过度焦虑:很长的一篇社交焦虑

作者:爱心蝠 2018-04-25阅读:4242次

我为什么把社交焦虑症拿出来说呢?字数多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我自己就是患者(自己怀疑),所以想更仔细的说说这个病症。

社交焦虑症,又称社交焦虑障碍,这是一种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忧虑或恐惧的精神疾病,在心理学上被诊断为社交焦虑失协症,是焦虑症的一种。社交焦虑症的起病很早,常在儿童和青少年期就开始,甚至早至3~4岁的学龄前儿童,经常会被认为是怕生害羞、性格内向,在青年期症状比较明显,随年龄增大有减轻或缓解趋势。

社交焦虑症的主要体验是当患者处在被他人关注的社交或工作场合,比如公众演讲、面试或者向老板汇报业务时,会感到明显和持久的害怕,同时伴有脸红、出汗、颤栗、恶心和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并主动采取回避行为且伴随痛苦体验。

同时,患者特别害怕外界对自身的负性评价,他们会将周围人看作潜在观众,并认为他们可能会对自己做出负面评价,由此刻意关注自己的外部形象,如衣着、面部表情、姿势、行为等。患者会从“观众”的语言、行为得出对自己的(自以为的)评价,并形成一个歪曲的自我印象(例如:为什么xxx这样看着我,是因为我的样子很好笑吗?是因为我的样子很丑吧)。

可以想象,如果任由社交焦虑发展而置之不理,将会带来怎样的严重的后果。它会使你和朋友们曾经亲密的关系疏远,推辞掉老板对你的信任和提拨,丢掉一份美好的爱情……更严重的是,随着社交焦虑程度的加深,个体可能会演变为抑郁、依赖成瘾等严重问题。

一般人对参加聚会或其他会暴露在公共场合的事情都会感到轻微紧张,但这并不会影响到他们出席。而真正的社交焦虑症患者则会产生难以承受的焦虑和恐惧,严重的案例里,患者甚至会长时间的把自己关在家里孤立自己。有研究表示,社交焦虑症可以分为轻度和重度,轻度患者对社交行为会有明显的抵触反应,重度患者则会达到自我孤立的程度。重度社交焦虑症在医学上还有个更“有名”的名称——社交恐惧症

哪里有问题,哪里就会有研究。心理学家们研究发现,社交焦虑症患者有其特殊的处理外界信息刺激的方式,即认知偏差,包括注意偏差解释偏差记忆偏差

注意偏差(注意偏向)是指社交焦虑者对外界的负性信息较敏感,优先对这些信息进行选择性注意。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正常人自然也会出现这些现象,但他们可以很好的调适自己。社交焦虑者就没那么幸运了,我们对自身和外在环境抱有负面的想法,更容易将注意力聚焦在负面的信息,尤其与自己有关的,并且这已经成为他我们习惯性、自动化的行为方式了。

例如,你到朋友家去玩,看到一群人在聊天,这群人停止了谈话,你觉得他们为什么这样?你是班上的班干部,一次班主任找你谈话,你觉得他会批评你还是表扬你?

这是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模糊场景,不同的人对此会有大相径庭的解释,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和正常个体相比,社交焦虑个体更可能以负面的方式来解释模糊性社交事件,这就是所说的负性解释偏差。就像上面提到的社交情景,他们更倾向于解释众人停止谈话是因为大家不喜欢自己,老师找自己谈话是因为要批评自己等等。

社交焦虑者的这种思考方式,会极大歪曲外界的真实反馈信息,更倾向以消极的方式来理解工作、聚会或者会议中的不明确信息,非常不利于正确的认识和表达自己。负面信息会进一步提高焦虑情绪水平,导致各种矛盾和失误,形成恶性循环。

在生活中,社交焦虑者会选择性注意负性的外界信息,表现出注意偏差,并且倾向于以负性方式来解释社交情景,这必然会促进焦虑者对负性事件的记忆增强,这就是记忆偏差。在脑中不断回忆这些记忆各种细节以及随之而来的羞耻、恐惧和各种难受的体验,加之自己的主观预期又被经验所证实,这会给社交焦虑个体带来巨大的压力,即使以后遇到相似的社交场景也会自动回忆起那难受的经历,从而严重干扰个体的社交/工作能力。更严重的是社交焦虑者会回避往后类似的社交情景,宅在家中,社会功能严重受损。这很像乌龟在遇到危险时自动把头缩进壳内,进行自我防卫。

对于社交焦虑症的治疗,一般的程序是通过逐步递增社交的情境而增加对恐惧的耐受性,从而达到消除社交恐惧反应的效果。

1、要不断地告诉自己,这种恐惧是可以消除的。如果不行,试试自我暗示,想象自己是某个不会害怕社交恐惧的个体(亲测有效)。

2、查找出自己产生社交恐惧的事物种类,并试图挖掘心灵深处的根源。

3、做些放松心灵的事情,比如运动、看书、看喜剧、听音乐。多做运动,强健的体魄可以增加自信心,而自信心可以抵御恐惧。

4、辨别自己的内心的自语,以积极的自我谈话取代负面的、焦虑性的自我谈话。

5、在一个假想的空间里,不断地模拟发生社交恐惧症的场景,不断练习重复发生症状的情节,并不断地鼓励自己勇敢面对这种场景,以便从假想中适应这种产生焦虑紧张的环境。

对于社交焦虑者,要改变自己害怕犯错的思维方式,认识到人无完人,要允许自己犯错。恰当的表达自己的负性情绪,这同正性情绪一样重要,极力压抑自身的焦虑、恐惧或是愤怒,不仅会导致自身情绪崩溃,还不利于工作或是其他社交情境中外界对自己的真实想法或建议的提取,这样反而不利于自身。

有句话叫“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其实指的是一种处事态度,一种心理调适。走自己的路,表达自己的情绪,不仅要敢于让别人去说,更重要的是自己也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社交焦虑者要主动抓住生活中各种机会来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在不断的实践中来提升能力,而不是消极的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