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鸿沟 | 7张图读懂医生对死亡的态度

作者:医脉通儿科 2017-07-04阅读:4129次

医脉通导读

医生,是一个比一般人更容易接触到死亡的职业。那么,他们是如何面对死亡的?

来源:医脉通;数据来源:医脉通e调研

诲死,人之天性。而医生比一般人更容易接触到死亡,那么他们是不是比常人更加坦然面对死亡呢?当面对生老病死这种无法超越的自然规律,他们又会如何选择优雅的离去呢?以下7张图帮我们读懂医生如何面对死亡、老去,也希望能带来一点思考。

根据调查显示,39%的医生能够公开谈论死亡,41.6%的医生能够接受在必要时谈论死亡。通过对年龄、学历、性别等属性的交叉分析,结果无明显差异。

图1:医生对公开讨论的倾向

图2:医生是否思考过自己的临终场景

图3:医生是否相信人死后有灵魂?

面对至亲的人即将离世,一般人恐怕都很难进行理性的抉择,姑息治疗在常人眼中似乎代表了放弃这个生命,甚至会带来较大的社会压力。那么拥有专业知识的医生又会如何选择呢?调查显示,当身边的亲友处于临终期时,57%的医生愿意选择姑息治疗,33%的医生愿意选择积极治疗,在当下,这或许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让“他”优雅地离开是不是比痛苦的活着更好呢?生与死的一线间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

同时,我们对“对待临终患者的治疗态度”与“对待临终亲友的治疗态度”做了交叉分析,发现了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33%愿意对亲人采取积极治疗态度的医生,当面对患者临终时,却高达57%愿意采取姑息治疗,是什么造成一部分医生有如此大的转变呢?

图4:医生对亲友临终治疗态度与患者治疗态度交叉分析

有人说,医生见惯生死,对死亡早就麻木了,但事实果真如此吗?76.1%的医生否认了这一说法,60.6%的医生面临患者死亡时,会感到有些失落、伤感,甚至是悲痛,而58.8%的用户觉得患者死亡会对自己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是人皆有恻隐之心,何况医者仁心?

图5:医生是否对生死麻木了?

在面对处于临终期的患者,63%的医生出于职业道德、医疗纠纷等关系,会倾向于积极治疗,27%的医生倾向于选择姑息治疗。在问到“当患者家属难以接受临终事实时,表达孝心或亲情要求积极抢救时,医生会如何做?”72.2%的医生选择了“向患者家属说明情况,如果对方不接受,则按照患者家属的要求去做”;另有25.4%的医生选择“避免医疗纠纷,按照患者家属的要求极力抢救”;只有0.6%的医生选择了“拒绝患者家属的要求”。这或许与国人整体对死亡的认知不足、临终关怀欠缺、医患关系紧张等社会问题有着重要关系。

图6:患者是如何面对死亡的?

图7:如果有新技术或药物,是否愿意推荐给患者?

结语:

尽管医学科技在不断进步,但依然无法跨越生死鸿沟。死亡作为万物发展的自然规律之一,对于人类个体显得如此特殊,这源于我们内心的恐惧,这种恐惧是人们生存的必备本能,那么如何理智面对生死,这对于个人和社会文明的发展都将是一堂必修课。而医生作为患者生死间的纽带,他们需要比家属更理智。

我们也真诚的期待本次的调研能够给更多人带来思考。面对患者生死,医生和家属都应该有更多的理解与相互支持。同时,也有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患者死亡对医生的身心将会产生何其大的影响。我们真诚的呼吁:不止是医生自己,医院与卫生部门应该给予医生以更多的关怀,因为每一次面对死亡的伤感、无奈,都会给医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而如何帮助他们排解、舒缓,我们的工作还任重道远。

END

投稿吧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期待您的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