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避免孩子进入“极度无聊”的空虚境地?

作者:詹晶明 2017-07-05阅读:4355次

如何有效地避免孩子进入“极度无聊”的空虚境地?

【聊爸-詹晶明】

唯有生活的热情能销毁一切无聊。

昨天的《极度无聊》一文,引起了很多朋友的关注。这个问题真的很现实,就在昨天下午,我的工作室来了一对母子。那孩子很快就发现了我工作室有一个天台,很高,站在上面可以看很远,而且这个天台上还种植各种蔬菜花卉,尤其孩子在通向这个天台的时候,还要经历一段有些挑战性的狭窄楼梯……,这一切都构成了对孩子惊喜发现的强烈刺激。

但是,几乎在场的所有成年人都有反对让孩子上去这个天台,原因是危险——高是危险的;护栏不够完善,危险程度加重;楼梯过于狭窄,陈旧,也是一种危险等,总之,孩子被她妈妈从天台上赶了下来。

还好,孩子没有吵闹,因为说当时是赶了他下来,还不如说是诱惑他下来的——准备吃生日蛋糕了——这是孩子们最爱的一项喜悦活动。戴上生日皇冠,点燃彩色生日蜡烛,分切漂亮美味的生日蛋糕,然后是唱生日歌,说生日快乐的祝福话……

在然后,一切热闹又将要归于平静的时候,我和孩子的母亲在谈一些微店经营上的话题,还有一些专业的商业模式问题——就是那些孩子不感兴趣,也不太能懂的事。

就在此时,孩子跑到妈妈身边,试探性地问:“妈妈,我可以上天台吗?”

——上面很危险,你不能自己去天台玩的。

孩子不会轻易放过的,说:“那妈妈你陪我上去玩吧,好吗?”

——不行哦,妈妈与你师爷爷正在说些重要的事情呢!

孩子还是不依不饶:“那我现在干什么呀?”,还伴随着一脸的委屈情绪。

就在这一刹那,我们都异口同声地说了句:“孩子进入极度无聊了。哈哈”

孩子很快说:“是呀!好无聊呀,妈妈,我都不知道要干什么了!”

——宝贝,我们回家!

这妈妈太聪明了,没有向孩子妥协答应他上天台,但也没有斥责孩子太无理吵闹,或者揭穿孩子在用无聊的情绪攻击自己的真正意图。

我想这位妈妈不会找不到事给她孩子干的,也不是她不知道孩子此刻还有很多应该做的事情还没有做,而是她完全接受了孩子的“极度无聊”情绪,决定放下自己,陪孩子度过这个麻烦的心理黑洞期。

可是,孩子发现自己的目的并没有因此而达到,就很不耐烦地逼问妈妈:“那什么时候回家呀?”

——现在,马上就回!

“那你刚才还看手机?”

(这孩子开始明显玩赖了,他其实不是想回家,而是想上天台玩,所以才这么步步紧逼妈妈,逼迫或诱使妈妈不小心回答一句“乖,再等我几分钟,妈妈跟你师爷爷再几句话,就马上回家”,这样他就可以继续问——那这几分钟我做什么呀?)

——我没有看手机哦,宝贝!

我读懂了这对母子的内心正在较量的那股劲,就也开口跟孩子的妈妈说:“回家吧,我们也谈得差不多了,有事留言,或者以后再说,反正不是很紧急的事情,快回家吧!”

孩子听我也这么说了,就彻底放弃了今天要上天台玩的期望了——一个上了小学的孩子其实非常敏感,他能很快的感知到事态的发展方向的。

孩子妈妈也笑笑地说了句:“这就是极度无聊,哈哈,老师我回去了!”

——好的,快带孩子回去吧,拜拜!

孩子因为放弃了上天台的内心期待,也就心情放松了下来,再加上妈妈已经开始带他回家了,于是,他的所有思维也随即转移到,回家可以玩什么的想象中了。无聊的情绪就此被解除掉了。

也许在有些父母遇到此事时,当即就会发孩子的脾气了:“你怎么这么闹腾呢?你怎么就没有事情可做了呢?你书包里不是还有作业没有写完吗?你不可以安静一下,看看书吗?还有,你不是喜欢下棋吗?你也可以左手跟右手下棋呀,你不是之前在家都会的吗?!……”巴拉巴拉巴拉的,而孩子却依然会固执不屈地与父母发生冲撞,或者严重的哭闹。不欢而散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结局。

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为了能让我们的孩子快乐成长,我们的内心的智慧和耐心都需要更足够哦!

如何有效地避免孩子进入“极度无聊”的空虚境地?

如何培养孩子,让他难以进入无聊情绪呢?

这个问题的解决,比起协助孩子化解极度无聊情绪,显得更重要哦!

1有意识地延长孩子的热情长度

一个孩子对一件新鲜事物的热情程度是有限的,这个有限性就是孩子的热情长度。

因此,我们父母在看到孩子兴趣高昂地玩什么东西的时候,一定要想到他会腻的,会有不想玩的那一刻即将到来。

比如,在我们聊爸的志愿者群里,有位妈妈发上了孩子初学用剪刀剪纸片的小视频,我们很快就发现了孩子用的剪刀不是儿童剪刀,这是一个危险的行为,另外我们也发现了孩子在剪纸片的时候,非常随意,很快,很急。

当然,孩子的妈妈很快就给孩子换了一把儿童剪刀,不仅有趣,而且安全,因为那剪刀不是平口的,而是锯齿的。很有意思,孩子很喜欢,兴趣很快再次提高。

如何有效地避免孩子进入“极度无聊”的空虚境地?

这样一来,我们孩子的热情就会高涨起来,接下来,我把这孩子的妈妈与孩子一起玩剪纸的故事与大家分享一下——

自从有了这把刀锋是波浪型的儿童剪刀,原来那把普通的直口剪刀就被孩子嫌弃了,他不喜欢了,说不漂亮。

不过我家孩子,不愿意按照剪纸上的线条剪,而是很随他意,剪啥样就啥样,最后剪了个这个(上图下面那张),说是一只小虫虫,还说要送给班里的一个好同学(流汗表情)。

我与这孩子的妈妈说:“你在孩子旁边也剪纸呀,剪个漂亮点的,他很快就能学会的哦!”

——我在他旁边剪了一片树叶,我跟他说妈妈剪了一个好漂亮的树叶,还问孩子是妈妈剪得好看,还是宝宝自己剪的好看,他很开心地说:“我剪的好看!”。真是无言以对(抓狂的表情)

——后来,我也不问他了,他剪他的,我剪我的。

哈哈,我又告诉这位妈妈说:“树叶当然不好看了!不是孩子分辨不清漂不漂亮,而是树叶真的不好看。在孩子的眼里——毛毛虫呀,小蝴蝶呀,大恐龙呀,哪怕是小狗小猫呀,都比树叶,小花,小草,大山要好看,因为孩子是在名词的想象里产生故事,再因为故事的生动而觉得有生命力,最后产生美感的。”

我接着说:“如果你边剪还边编故事说——哎呀,我剪了一只小狗了,那狗笼子也要剪一个了,否则,我们的小狗晚上住哪里呢?狗笼子要怎么剪呢?剪个大笼子,还是剪个小笼子呢?(我偷笑的表情)我还没有见过哪个孩子不上我的贼船的。哈哈……”

如何有效地避免孩子进入“极度无聊”的空虚境地?

与孩子一起玩耍,就是这样,充满了想象力,充满了对生活热情的态度和积极性,我们的孩子就很快学习到了!在热情洋溢的生活中,孩子是很难进入到无聊境地的。

假如我们去强行教孩子剪纸动作规范,干涉性建议孩子如何如何剪才好看试试,哈哈,亲爱的爸爸妈妈们,我们会很快就结束了孩子对剪纸的热情而产生厌倦和无聊情绪了哦。

2给予对孩子发现能力的刺激

比如我们很累了,陪孩子玩也会有些体力不支的时候,我们可以刺激孩子的观察里,与孩子一起玩安静的,有所不同发现的游戏呀!这样,我们就不用太大消耗体力了,但却能让孩子玩得很嗨!

我昨天让一个做不太稳的三岁孩子,在我的房间里找有红色的东西,先是问他认不认识红色,他说正确之后,我就让他在房间里去找所有有红色的东西出来,指给我看,哇塞,那孩子是从上到下地看呀,找呀,每找到一个都很兴奋,当然我也很兴奋了,不过我只是会一直问——还有吗?再找找看,我还看见有一个东西是有红色的哦!

孩子更专注了,更耐心,更细致地在找了。终于找到了一个大母鸡瓷具上的鸡冠是红色的,哇,他很开心呀!

然后,我又问——那宝贝,你身上还有哪些地方是红色的呢?

好吧,下轮的发现又开始了。

这个过程我们的体力是没有什么消耗的,但对于孩子来说不仅掌握了对颜色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培养和训练了孩子的观察力,今天每一个细小的发现,都在积累着孩子在未来时光里,快速发现无聊世界里的乐趣能力哦!

一个拥有快乐、积极人生的人,往往都是一个善于发现快乐和美好细节的人,对吗?

3从小有节律地培养孩子独立玩耍的乐趣

孩子从两岁起,我们父母就可以开始逐步地鼓励孩子一个人玩耍,并给予孩子独立玩耍的乐趣了!

首先,我们需要注意的关键事项是——培养孩子独立玩耍的基本原则是,只能让孩子玩某一件玩具,或者做某一个手工,或者听某一个故事。这个“唯一性”非常重要。

有的父母想,如果孩子有更多的选择,那不是更能让孩子一个人多玩一会吗?这个玩腻了,还有下一个别的玩具可以玩呀。

这样的思考实在是太错误了!孩子在众多的玩具,事件中往往思考的问题都是比较和决策,而不是玩耍或者专注的行为,所有,孩子一次玩的玩具越多,他玩耍的热情就会越低,他更容易快速采取放弃的态度。

如果孩子当下只有一个自己熟悉的玩具玩,他反而会玩很长时间,还会动脑筋把这个玩具,玩出很多新花样出来哦!

其次,就是要在平时陪孩子玩的时候,多给予孩子超越玩具本身意义,功能,甚至价值的玩法,给孩子编很多有趣的故事,对话,情节创造性地赋予在这个玩具上。那么孩子就会学会自己创造性的玩这个玩具了,这是孩子能独立玩耍的非常重要的前情准备哦!

一个人孩子玩玩具,如果玩不出新花样,他是坚持不下去的,是会很容易放弃的;反之,孩子就能一个人玩到废寝忘食,不知疲倦。

最后,为了培养孩子好好地独立玩,我们父母必须在孩子玩耍的过程中,有一定频率地去打搅孩子,也就是去捣一下乱,这样孩子就会很安心一个人独立玩,之前聊爸的文章中有说这个问题的心理实验——孩子过于专注的时候,是很容易跌进一个黑洞而产生恐惧的。

我们父母一定要在孩子跌进黑洞之前,去打搅一下他——捣乱,比如把搭好的积木,被我们认真的,不小心地搞到了一部分,或者把孩子的漂亮剪纸給剪坏了等。让孩子有些急,但又能自己挽回的程度就好了。

让孩子嫌弃我们,就是在鼓励孩子独立玩耍,也是在给孩子增加独立玩耍的乐趣和信心,当然,如果我们还用很惊喜的眼光赞赏孩子的创意,并请求孩子教我们父母玩时,我们的孩子就会完全获得独立玩耍的乐趣和信心。

而此时的独立,在孩子的内心并不孤独,因为父母在孩子的意识里是一直陪伴着的——比如父母来捣乱,比如他在准备怎么教父母等等。

总之,孩子在我们如此充满热情的陪伴下,一定不会无聊,而且还会从心理上远远地自觉避开无聊哦!

如何有效地避免孩子进入“极度无聊”的空虚境地?

如果对于已经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常常处于极度无聊,无力行为的状态时,我们该如何陪伴,激发他们的生活学习热情,明天聊爸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