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总是拒绝孩子?一个问题父亲到养育达人的心路历程

作者:双向养育 2017-06-27阅读:3250次

文/信仰在空中飘扬

为什么我们总是拒绝孩子?一个问题父亲到养育达人的心路历程

一个问题父亲到养育达人的心路历程——为什么我们总是拒绝孩子?

自我改变的过程中,在我看来,最大的改变就是将“理直气壮地拒绝孩子”变成了“以满足为原则,以拒绝为例外”,我想单独用一个章节,大篇幅记录一下自己关于拒绝孩子的思考和感悟。

通过育儿知识的学习和反思,我发现,大女儿的哭闹大都源自于“被拒绝”。现实中往往是这样的:提出要求被拒绝哭闹家长担心满足后会助长哭闹继续拒绝继续哭闹……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哭闹的循环模式。

为什么我们总是拒绝孩子?一个问题父亲到养育达人的心路历程

为什么我们总是理直气壮拒绝孩子的要求?

1. 童年经历的影响

现实中,我们虽然不认可上一辈的专制式育儿方法,但是,潜意识里,小时候的成长经历已经深深固化在了我们的大脑里,并且已经影响到自己的孩子。

最明显的当属对孩子物质要求的拒绝,这里必须讲讲自己的成长经历。小时候,受生活条件和物质匮乏的影响,买一个零食、买一个玩具、下一次馆子都是及其奢侈的事,大人和孩子都养成了简朴的习惯,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我记得小时候堂哥每天会有1毛钱的零花钱,我降低标准,向妈妈提出每天给我5分钱零花钱的愿望,结果还是被妈妈拒绝了。再到后来,孩子们渐渐都养成了简朴的习惯,甚至有了钱也不敢花。有一年村里的集会上,我自己做主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个剃须刀当作礼物送给了爸爸,没想到被父母批评说“乱花钱”并将剃须刀退回了商店,可能从那次开始,我觉得每个人都没有资格“乱花钱”,没有资格“享受”。当村里集会的时候,自己如果花钱比弟弟妹妹多,心里会有深深的罪恶感。

工作十多年之后,我发现自己存在一个问题,如果家人为我准备生日蛋糕或者生日礼物,我会非常的焦虑和不安,为了避免这种痛苦,我都会提前叮嘱太太千万不要给我过生日。后来想想,这种心理可能也是和小时候经历有关,一种强烈的负罪感使我不敢坦然享受,不敢做那个“乱花钱”、“坐享其成”的人。

讲了这么多小时候的事,是想说自己的童年经历已经影响到了自己对待孩子的态度。很多时候不想满足孩子,理直气壮的拒绝孩子的要求,当时的心理大都是以下3种情况:a、今天你已经买了很多零食和玩具、花了几十块钱了,怎么还没完没了什么都想买!这是在农村经常听到的家长对孩子的训话,不知不觉影响了我几十年;b、想要什么就给买什么,这是要宠上天吗?这是上一辈对年轻父母的评价,在他们眼里,孩子要什么就给买什么,一定会把孩子宠坏的;c、你已经有很多玩具了,为什么还要买?你已经有好几双鞋子了,为什么还要买?

太太和我一样出生在农村,虽然她说她的童年没有和我类似的心理,但是,贫穷是一样的,物质的匮乏是一样的,上面讲到的理直气壮拒绝孩子的3种心理,她也一个都不少。可以说,在面对孩子购买欲望时,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无休无止的购买欲望是孩子的过错。

2. 关于满足孩子的担心

不管是对待孩子物质上的要求还是精神上的要求,家长在每次拒绝之前一般都会给孩子讲道理,但是,孩子被拒绝后是不会跟我们讲道理的,她只会选择哭闹。很多时候,我们会有所担心,本来她的要求本身就是“无理取闹”,没有得到满足就开始哭闹,如果在哭闹之后再满足她,岂不成了纵容她“无理取闹”?岂不成了鼓励她“以哭闹解决问题”?于是,家长的拒绝看起来越发的“理直气壮”,孩子的反抗和哭闹也越来越变本加厉。

比如:到了饭店点菜,孩子拿到菜单就要自己点菜,而我觉得,你都不知道菜名,也不知道菜的味道,凭什么这种大人的事要由你说了算?!于是就进入了以下不断循环模式:拒绝—哭闹—拒绝—继续哭闹—继续拒绝……当时我认为,如果满足了她这种无理要求,会不会成为对她无理取闹的鼓励和纵容?

比如:有一次送孩子上课,她的果汁只剩下最后两口,她急匆匆将果汁递给我就去上课了,我把果汁喝完顺手丢进了垃圾桶。她下课后发现果汁没有了,就歇斯底里的骂我,在我道歉后依然不依不挠,要求我必须马上去商场买一杯一模一样的果汁回来。这种情况下,如果我答应她的要求,会不会是对她这种“无理取闹”的鼓励和纵容呢?

这种担心到底有没有道理?

3. 孩子是如何进入哭闹循环模式的?

a、为什么小时候的我们不会反抗和哭闹?因为我们都被教育成了“听话的孩子”,因为我们从小养成了买东西由父母说了算的习惯。假如我们按照上一辈的“专制教育”来要求大女儿做一个事事都“听话”的孩子,我想她一定也会成为一个“乖乖女”。b、但是,我们没有这么做,我们打着“尊重孩子意愿”、“孩子的事让孩子做主”的口号,让孩子有了“当家作主”的精神,我们经常给孩子购买各种各样的玩具和衣服,让孩子养成了购买东西的习惯。c、我们虽然喊出了“孩子的事让孩子做主”的口号,但是我们又要求孩子自觉做作业,按时上学,按时弹琴……我们虽然经常给孩子买东西,但是我们仍然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牢牢抓住予夺大权,买与不买由自己说了算,没有真正从孩子的喜好出发,经常以各种理由拒绝孩子的要求。d、综上,我们提出了“放任教育”的口号,却在实施着“专制教育”的手段,我们提出的“孩子的事让孩子自己做主”的口号,实际上成为了孩子反抗的号角。

下面从孩子的角度,谈谈为什么没有得到满足就哭闹和反抗。当孩子的要求偶尔无法得到满足,孩子或许还能接受,当孩子的要求经常无法得到满足的时候,孩子就开始以哭闹进行抗争,偶尔通过哭闹得到一两次满足,进一步加深了她通过哭闹得到满足的信心。到后来,即使哭闹后也无法得到满足,孩子会觉得父母不爱她了,找不到一点安全感,剩下的只有恐惧。在多次愿望得不到满足之后,她的抗争已经超越了需求本身,比如想买一个玩具而被拒绝,她就大声哭闹和尖叫,此时,她的欲望和抗争已经超出了玩具本身,玩具已经不再那么重要,她是为了抗争而抗争。

很多时候,当她提出想买东西的时候,声音都非常弱小,带着“不敢说出口”的样子,在我鼓励后,才肯说出“想吃薯条”、“想买玩具”等要求,从她提出要求时小心翼翼的模样可以看出,她自己也觉得她的要求十有八九不会被答应,当真正被拒绝后,她马上开始无休止的哭闹……

为什么我们总是拒绝孩子?一个问题父亲到养育达人的心路历程

突破自己,满足孩子

1. 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

孩子的要求很高吗?经常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真的会把孩子宠上天吗?

其实,孩子的世界很小,无非就是漂亮的衣服、炫酷的玩具、美味的零食……无非就是几十块几百块的东西,我们真的买不起吗?其实都是因为小时候养成的节俭习惯和消费理念在作祟。

孩子买东西是为了浪费吗?孩子买零食就是为了吃,买玩具就是为了玩,不可能买回来就故意丢在一边,孩子买鞋子就是为了穿,不可能买回来就为了摆设。

吃顿麦当劳有什么大不了?喝杯饮料有什么大不了?即使不是健康食品,和孩子的心理健康相比,孰轻孰重可想而知,适当满足,以后再慢慢引导。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拒绝孩子的要求,并不是没有钱,都是前面讲到的3种心理在作祟,而不是真正的站在孩子角度,问问她是不是真的很喜欢。

案例:就在前几天,孩子看上一双回力的鞋子,太太没有答应她,理由是她已经有两双类似的鞋了,孩子很委屈的向我哭诉,太太一生气就走回家了。我问孩子:你是不是很喜欢这双鞋?答;是的。我又问她:妈妈不想给你买,是因为她担心你买回去不穿这双鞋子,你会浪费吗?答:不会的,我喜欢穿这双鞋子。我马上就把鞋子买下了。孩子说:爸爸,我觉得妈妈没有你对我好,我说:不是这样的,妈妈也非常爱你,只是妈妈和爸爸的方式不同,你和妈妈的事爸爸也不能干涉,你俩的事要你们两个自己解决。

讲了这么多满足孩子物质要求的理由,那么,是不是说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拒绝孩子?当然不是。下面讲讲自己关于如何合理拒绝孩子的一些体会。

如何衡量良性的拒绝和恶性的拒绝?假如你想尽一切办法,仍然无法合理的拒绝孩子,拒绝将会对孩子带来无尽的痛苦,我觉得这可能就是恶性的拒绝,那么,如果有条件满足的话,我觉得还是应该尽量满足孩子的愿望。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出发,对孩子经过耐心的解释,取得了孩子的理解,孩子被拒绝后依然还可以开开心心,那么这种拒绝就应该是良性拒绝。请看下面2个案例:

案例1:对于类似的物质类要求,可以引导孩子做出选择。比如:6月4日我带大女儿去海洋世界玩,孩子前前后后看到各种各样不同的玩具,每次看到喜欢的玩具,孩子都会表示出强烈的购买欲望。于是,我告诉她,买太多玩具的话,家里没地方放,而且自己也没有时间玩。问她能不能把所有的玩具都看完之后,做一下比较,从今天见到的所有玩具中选择出1个或2个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宝贝考虑了一下,很快就答应了。后来,她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水母,放弃了公仔(家里实在是太多公仔了)。虽然我拒绝了她的要求,但是,她依然是非常快乐的。假如孩子出现了选择困难,不忍心放弃喜欢的玩具,我觉得我会主动提出多为她买一个,毕竟:以满足为原则,以拒绝为例外。假如孩子在买衣服的时候同时看上了很多件衣服,也可以采取这个办法,让她自行选择。

案例2: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比如:6月4日我带孩子去海洋世界的时候,观看完白鲸表演后,有一个收费项目:摸一下白鲸并与白鲸合影,100块。本来我是主张满足孩子所有愿望的,可是与白鲸亲密一次的价格实在太坑爹了。我说:摸一下白鲸就要100,你摸爸爸不行吗?免费的。售票员全笑了,女儿还是不放弃。我说:100块实在太贵了,爸爸加班一晚上才能挣100块。宝贝说:没关系。

我问她:你为什么想摸白鲸并和白鲸合影?你是不是以为买票后就可以和它玩?她说:是啊。

我接着说:白鲸不会和你玩,你摸它一下拍张照片,马上就结束了,不信你问问售票姐姐可以和白鲸在一起多长时间。她去问了,姐姐说只有1分钟。宝贝说:那算了。

当我站在孩子的角度,合理的引导孩子放弃了这个要求的时候,我更加深深的体会到《双向养育》中讲到的“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的深刻含义。

2. 满足孩子看似“无理取闹”的精神要求

案例1是我育儿心理过程的一个转折,因为我从这个案例中找到了答案。

案例1:有一次送孩子上课,她的果汁只剩下最后两口,她将果汁递给我就去上课了,并没有交待我要为她留住果汁,我把果汁喝完顺手就丢掉了。她下课后发现果汁没有了,就歇斯底里的骂我,在我道歉后依然不依不挠,要求我必须马上去商场买一杯一模一样的回来。按照以往的方法,即使不骂她,我肯定不会满足她的。如果我答应她的要求,会不会是对她这种“无理取闹”的鼓励和纵容呢?但是,这一次,我想尝试一下改变。我非常诚恳的向她道歉,并且答应了她的要求,由于卖果汁的商场距离遥远,我和她商量后,决定先将她送回家,然后自己再去商场买果汁。在回家的路上,大概上车10分钟之后,她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她突然对我说:爸爸,你别去买果汁了。我说:为什么不买了?没事的,我可以去买。她说:我怕你太累了,我不想喝果汁了。

案例2:大女儿在冰箱里找豆腐乳没有找到,妈妈说是昨天姨姥姥不小心把豆腐乳瓶摔碎了,改天去超市再买一瓶回来。没想到孩子马上发飙了,要求必须马上去买一瓶回来,而且要求必须姨姥姥本人去。我没有责怪她,跟她说爸爸很理解她的难过,然后跟她解释说姨姥姥现在带妹妹,没有时间去超市,能不能爸爸去买或者等改天姥姥有空了再去买。大女儿回到自己房间,关上房门,一个人在里面哭泣。过了一会儿,大概10分钟的样子,她自己走出来告诉我:不用去买了,下次去超市的时候再买一瓶就行了。试想一下,假如孩子大发雷霆的时候,我去指责她或者惩罚她,将会是什么后果?

从以上2个案例可以看出,对于基本的道理和对错,孩子心里都是知道的,她的无理取闹可能只是她用来和父母对抗的手段,当孩子的无理取闹没有受到批评反而得到了满足之后,孩子自己抚平了情绪,意识到对错并做出了改变。

案例3:大女儿回家洗澡,要求妈妈和她一起洗,但是妈妈已经洗过澡了,妈妈向孩子解释说自己已经洗过澡了,没有答应孩子的要求。可是,孩子很伤心,在阳台上大声的哭泣,并且扬言:如果妈妈不陪我洗澡,我今天就不洗澡了。而妈妈觉得她是纯粹的无理取闹,我都洗完澡了,凭什么还要和你再洗一次?于是,妈妈说什么都不肯答应陪大女儿一起洗澡,大女儿哭的越发厉害了。

当时我在想,孩子心理可能非常委屈,她可能会觉得:我的愿望只是和妈妈一起洗个澡,妈妈现在有时间和我洗澡,为什么不肯答应我?其实,伤心的背后就是对失去妈妈爱的恐惧,担心妈妈拒绝和她洗澡是不爱她了。

假如我是妈妈,我马上就答应孩子的要求了,等满足她的要求之后,待她心情平复下来,再耐心和孩子聊一下,告诉她妈妈也很喜欢和她一起洗澡,如果她想和妈妈一起洗澡,以后最好能提前和妈妈约定。可是,这是我一个人的想法,解铃还须系铃人,我无法干涉太太和女儿的事,这是太太和女儿的事,我又不能干涉,后来,两个人哭来闹去,最后各自让了一步谈了一个中间方案,大女儿洗澡,太太在旁边陪着……

3. 无条件的爱,无条件的给予和满足

满足孩子,不仅要被动满足孩子提出的要求和愿望,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发现孩子的兴趣,发掘孩子的爱好和特长,比如发现孩子喜欢溜冰,就带她溜冰,喜欢捞鱼,就带她捞鱼,喜欢玩水,就带孩子去水上乐园,喜欢游戏,就陪孩子寻找好玩的游戏。

自从意识到了这一点,我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带娃模式。以前都是孩子提出想去某某地方玩,我如果有空才会陪她去,而现在我彻底改变了这种被动模式,将每周的周日设定为父女活动日,如果没有特别的事情,我都要抽出周日一整天专门陪大女儿,陪吃陪喝陪玩陪逛陪学习,只有在全身心的陪伴下,才会有更多的沟通和引导机会,才会有更多的思考和收获。

说来惭愧,之前问孩子想去哪里玩,她几乎每次都会说:晓港公园,因为我之前带她玩过的地方太少了,在她的世界里,海珠区这个小小的晓港公园成了世界上最好的地方。为了弥补以前的不足,拓宽孩子的视野,我现在每周都有意带孩子去一些新颖的地方,比如:海洋世界、野生动物园、各大儿童公园、各大游乐项目等等。

满足孩子,必须是无条件的,因为,爱是无条件的,只有无条件的爱,才能让孩子产生足够的安全感,才能让孩子充满自信和勇气。而有条件的爱,往往是“你必须听话,爸爸妈妈才爱你”,假如对孩子的爱附加了条件或者在付出的同时一味强调父母的辛苦和不易,孩子在父母身上获得满足的同时,也会接收到强烈的压力和“负债感”。关于无条件的爱、附条件的爱和溺爱,双向养育公众号有一篇文章描写的非常准确和细腻,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文章的题目叫做《养育孩子,爱与溺爱的尺度在这里》。

4. 你怎么对待孩子,孩子长大后就会怎么对待你

这是一个看似非常功利、却又不得不说的理由。假如你尽力满足孩子的愿望,等你老了,孩子也会尽力满足你的愿望;假如你压制孩子的愿望,等你老了,孩子也会压制你的愿望;假如你对孩子说:有的吃就行了,不能你想吃什么就给你买什么,等你老了,孩子也会用同样的方法对待你。不是因为孩子功利,而是你已深深影响了孩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综上,当我将孩子的要求从拒绝为主变作了“以满足为原则,以拒绝为例外”之后,孩子心中的爱渐渐大过恐惧,孩子也越来越开心。

养育不是父母对孩子单向施予,而是和孩子共同成长的人生旅程!添加微信公众号:

bingqilin2345

这里有教育专家的免费讲座,加入双向养育研习社,与百万父母共同学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