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管理该谁说了算? 员工最怕的越级管理

作者:創業者說 2017-07-07阅读:3716次

中国式合伙创业,形式可谓五花八门,有亲戚家人式合伙,有朋友邻居式合伙,有同学哥们儿式合伙,也有同陌生但志同道合者合伙……综观中国许多合伙创业型企业,形势不容乐观:要么“胎死腹中”,没开始就走向散伙;要么最初时合作友好,一旦企业开始盈利,分家成了不可阻挡的趋势,最终由于利益之争一拍两散。

事实上,很多合伙型企业之所以失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合伙人违背了合伙天规之一——管理规则。

很多企业合伙人在分股权时,为了保证公平,往往采用均等股权比例方针,而这恰恰是最不可取的股权比例。因为股权一旦完全均等化,那么企业管理谁说了算?遇到大事谁拿主意?谁来拍板?这些就都成了问题。

即便不是平分股权,公司到底谁说了算,也是很难解决的问题。有勇气选择创业的人,多半不是泛泛之辈,谁会愿意自己创业了还听从别人的指挥?如果合伙企业中最初就没有明确规定谁是真正的管理者,那么越往后,矛盾就会越多,最终企业将变成一盘散沙。

合伙案例:出资多的人说了算,还是掌握技术的人说了算?

王杰是一家装饰公司的老总,每每提及合伙创业,他总是心有余悸。

2011年,王杰与某大学的一位教授合作成立了一家科技型企业,专门研发一种“聚丙交酯”的新型材料。合作之初,他们曾口头约定,王杰主要负责出资,而教授负责技术方面的事务。于是王杰以600万的注册资金拿到了合伙企业80%的股权。

令王杰没有料到的是,就在技术研发即将取得成功时,该教授却要带着自己的团队成员脱离这家企业,这对王杰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据王杰本人透露,自两人合作以来,矛盾就从未停歇,一方面,王杰觉得自己作为公司最大的投资人,有足够的资格来管理公司,因此在公司财务、人事调遣等方面设置了诸多限制;另一方面,教授对于自己仅仅持有20%的股权一直耿耿于怀,因为他认为虽然王杰出资较多,但贡献却没有自己大,自己的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

如果当时的技术研发没有中断,研发成功后,作为大股东的王杰将会拥有该项技术80%的收益。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股权分配问题和谁才是真正的领导人之争,王杰和教授的矛盾开始公开化。最后,这位教授带着核心团队放弃技术离开了企业。而作为主要投资人的王杰,靠着转卖厂房收回了几十万元,投出去的钱几乎都打了水漂,创业可谓是彻底失败。

中国有句古话:“一山不能容二虎。”经营企业也是一样,如果企业没有最终拍板的人,合伙人谁都可以说了算,那底下的员工到底该听谁的?如果合伙人的意见一致还好,一旦出现分歧,那可就难办了。所以对于企业来说,谁说了算,很重要。

本文摘自《不懂合伙,必定散伙》,为您解读创业者必懂的合伙实战策略。懂合伙是解决核心问题的核心,懂合伙是合伙人的基本素质。资深企业观察家武帅,通过对大量创业公司的研究分析,精心解剖当下最典型的合伙创业案例,带你直击合伙创业中的生死法则,规避合伙风险,收获合伙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