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心理学家马斯洛(他有一个不快乐的童年)

作者:爱悦慧心理 2017-07-10阅读:1830次

你所不知道的心理学家马斯洛(他有一个不快乐的童年)

微笑是不是很迷人呀

◆◆◆

做个好学生真难

有时候,阅读完整本书,再写读书笔记,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儿。

要想写好它,考验到的不仅是阅读理解能力,还包括记忆力、归纳总结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比如,如果是一本好书,而且书的容量也比较大,你的思考或者启发肯定就会比较多,这时候用一篇读书笔记来概括所有的想法,当然比较困难。

而且如果是分几次阅读的,那么先前那些能够引起你感悟、震动、思考的内容,在写读书笔记的时候,你会忘了当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即便有备注,也很难完全了解那个当下的“意识流”。

还有,若是写作能力欠佳,不能做到“我手写我心”,你便会很懊恼,无法恰当、到位或者准确地描述出自己的感受,得承受“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之痛。

最重要的是写不好读后感,一方面你会觉得愧对好书,一方面又觉得愧对自己所花的时间和精力。

◆◆◆

犯难了

当我读完这本《马斯洛传-人的权利的沉思》,我就意识到,写读后感,很有难度。

你所不知道的心理学家马斯洛(他有一个不快乐的童年)

这本书断断续续读了一周。每天晚上会花上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再加上今天的4个小时,这本35万字,300页的传记,大概用时11小时。于我这样的快速阅读者,的确算慢的。

不过这也说明,这本书的容量实在挺大,而且写得也很丰富,给到我的思考也很多,自然而然读得就慢下来了。

但是,我不敢说,能写出,与我大脑中的想法完全一致的读后感。因为开篇所说的那些能力,都还有所欠缺。

为了更加全面的整理反馈,读后感便分成了几篇,具体会是几篇,我现在也不清楚。根据时间线索,就从童年开始吧。

◆◆◆

童年不快乐呀不快乐

本书的主人公—马斯洛。

是一名美国心理学家。可他并不是原装的美国人。他父亲是一名犹太人,原本家住俄罗斯,14岁时,为了反对专制的父亲(马斯洛的祖父)离家出走,飘洋过海来到美国。

马斯洛算是犹太移民二代。移民在美国,通常不被主流社会所接纳,而且那个时期,社会中还隐隐存在一些反犹太人倾向。因此,内向敏感的马斯洛小朋友在童年时期,就能够特别明显感受到被排斥、被孤立。

如果说家庭够温暖,那即便在群体中被孤立,也不会感到特别痛苦。可是,可怜的马斯洛小朋友,不仅爸爸不疼,妈妈不爱,而且他们对彼此也没有爱意,家庭氛围是冷冰冰的

比如,他的父亲认为小马斯洛是个不成才的白痴,而且长得又丑,甚至在一次家庭聚会上当众说:“难道亚伯不是你们见过的最丑的孩子吗?”(呵呵,是亲爸吗?)

母亲也经常恶狠狠地对小马斯洛说:“上帝将严厉惩罚你!”(呵呵,是亲妈吗?)

如此糟糕的境遇,难怪他会说:

“我是一个极不快乐的孩子,我的家庭是一个令人痛苦的家庭,我的母亲是一个可怕的人……我没有朋友,我是在图书馆和书籍中长大的”。

你所不知道的心理学家马斯洛(他有一个不快乐的童年)

◆◆◆

一言不合,就看书

对,最后一句,才是重点。竟然有人会说自己是在图书馆和书籍中长大的。(这绝不是吹牛)

马斯洛小朋友从5岁起就是一个书迷,他经常到街区图书馆浏览书籍,一待就是几个小时,以此来躲避家中的紧张气氛。

这真是一个好习惯。他没有将痛苦转移到游戏机上,网吧里(那时候没有网吧,应该也有其他儿童不宜聚集地吧),或者在街上变成一个小混混;或者只在家里,与妈妈对着干,成为一个暴躁、歇斯底里的孩子。

这些选项,他都没有选。而是选择了书本。

所以,其实有时候,看似无法解脱的处境也是有的选的现在咱们一些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中,还反过来指责父母,家庭氛围不够和谐,对他们太少关心,以至于(**成瘾)。

你所不知道的心理学家马斯洛(他有一个不快乐的童年)

可是,比一比小小马斯洛,这些借口是不是太逊了?

图书馆不仅成了小马斯洛的避难所,而且还是他的精神粮仓,强韧了心性。

他描述自己童年很不开心,然后又说,“奇怪的是,过着这样的童年生活,我居然没有得精神病。”我猜,这大概是书籍帮了他吧。

毕竟他读得书,相对同龄的孩子,也太多了点,“在儿童阅览室里,我读了每一本书,当我读完这些书后,图书馆的人给了我一张成人阅读卡。”

我们可以假设,小马斯洛被妈妈严厉责骂后,心情很不爽,但是到图书馆看到一本风趣可爱的儿童漫画书就破涕而笑了呢。

看吧,即便是小朋友,也能从阅读当中获取力量。

◆◆◆

别让父母背锅啊

小马斯洛的故事,告诉我们,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看,那些童年遭受一些痛苦或者打击的孩子,长大后未必就会一无所成。

一些家长,听了很多育儿专家和心理专家的意见,将自己的孩子看成是“豆腐块”,认为不能磕着,也不能碰着,否则,心理创伤难愈合,长大了不得了(一事无成或者净找麻烦。)

其实,就像马斯洛自己后来所倡导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所说,人的潜能是无限的,童年过得好坏,很难对整个人生有决定意义的影响毕竟孩子一天天长大,未来怎么能一锤定音呢

从这个角度说,一个人能否成功,个人未来能否过得幸福,与他的童年生活虽有一些联系,但并不是最紧要的。若是有朋友将自己的不幸福仅仅归责为父母,“当初要不是‘原生家庭’怎样怎样,我就不会……”这些统统都是借口而已。

SO,

一个幸福的童年,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

但是,童年幸福并不能确定未来一定幸福;

童年不幸福也不能确定未来一定不幸福!

你所不知道的心理学家马斯洛(他有一个不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