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真的生气,还是为了掩饰担心、嫉妒和自卑

作者:习安心理 2017-07-20阅读:1643次

你是真的生气,还是为了掩饰担心、嫉妒和自卑

生气是一张面具,戴上它,你可以拥有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必去面对自己的脆弱与痛苦。

哀伤治疗大师库伯勒.罗丝(Kübler-Ross,1926-2004)在书中提到,生气往往只是一种表层的情绪,在这个情绪底下,其实还有许多没有被辨识出来的情绪。这些没有被清楚辨识的情绪,就这么在我们的内心酝酿、搅和、冲撞,让人感到不舒服,甚至影响我们的理性判断。

生活中让我们一开始感到生气,接着却又使我们为自己的愤怒感到困惑的例子,多到无法细数,其中像是:

与亲戚或朋友相约碰面,对方却迟到时

我们会生气:“拜托,居然迟到!会不会太没品了?”但仔细想想,会发现自己的情绪不只是生气这么简单,这里头其实还包括像是担心对方是不是在路上遇到了意外,或害怕对方是因为不重视我们自己才故意迟到等情绪。

与老师讨论孩子的事情,或到公家机关申办事务,却不如预期顺利时

我们会格外生气,可能是因为在我们心里,已预设了这些人是公家机关的员工,缺乏为民服务的热忱、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还会指责我们。于是,为了避免被拒绝、泼冷水,便采取先发制人的态度,例如预先想好许多证明自己没错的理由,或是更凶悍的表达方式。

重要他人没能确切理解我们所说的话时

我们会莫名地恼怒。这很特别,当别人听不清楚我们说的话时,通常只需再说一次,让对方理解我们的想法就好了,这实在不是什么值得生气的事情。但是,对于重要他人无法听清楚我们讲的话,常常会让我们很快地连结到对方“不专心听我说话”、“不理解我”,乃至于推导至可怕的结论:你不爱我。

遇到类似上述的情境,经过一番冷静后,问问自己:我到底在气什么?刚刚真的有需要如此生气吗?我当下选择生气的目的是什么?生气真的可以达到我要的目的、满足我的需求吗?如果不行,为什么我们会像自动化般跑出生气的情绪?如果生气可以满足我们的某些需求,是不是也让我们同时失去了什么?

你可能会发现,其实刚刚也没有必要发这么大的脾气。最糟糕的是,生了这场气,原本想说的话不但没有说清楚,还破坏了关系或气氛,得鼓起勇气去为自己刚刚的行为解释或道歉。

生气往往只是一种表层的情绪。在生气的外衣底下,包裹的其实是各式各样更深层的负向情绪,像是难过、失落、害怕、挫折、担心、焦虑等等。

生气背后暗藏的情绪

看过上方的例子,不难发现生气往往只是一种表层的情绪。在生气的外衣底下,包裹的其实是各式各样更深层的负向情绪,像是难过、失落、害怕、挫折、担心、焦虑等等。而这里所说的“负向”情绪,不代表它就是不好或有错的。情绪本身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只是因为上述这些情绪经常让人感觉不舒服,因此在情绪的归类方面,我们会习惯把它们归纳成“负向”的情绪。

这样的归纳方式,其实也让我们觉得这些情绪是不好的,应该要远离或尽可能避免。例如:

“拜托!我一个大男人在大家面前掉眼泪,不好吧?”

“遇到这么一点挫折就难过,你以为我是混假的吗?”

“如果让别人知道我害怕被责备,绝对会被朋友看不起。”

重点来了,既然情绪的种类不计其数,为什么我们总是习惯指派生气登场?我相信,人们做的每件事情大多朝“主观上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前进;既然如此,我们总是选择生气,应该也代表有某种“好处”会伴随生气而来。

如同前面〈男人不许哭〉里提到的,文化对于我们该如何表达情绪,虽然没有明文规定,却有很深的期待。因此,相较于表达出真正的情绪得提心吊胆会因此被嘲笑、批评、看不起,甚至丢了工作,选择生气似乎轻松多了,大不了被认为脾气不好而已。

然而,那样的生气只是一种用来掩饰真实自我的面具,无法替代内在最真实的情绪。

觉察——解放被文化禁锢的情绪

动画《海贼王》(One Piece)的主角路飞,在他身上,我们不但能看到传统文化所期待的,男性该有的坚毅和勇敢,同时也有真诚的特质:会因为挫折或分离而难过大哭;因为成功而开怀大笑;也会因为同伴被欺负而愤怒。虽然他表达情绪的方式总是很夸张,但至少能健康地表达自己当下的真实情绪,也不会将其他脆弱的情绪伪装成生气。

我常觉得,我们的环境对于情绪的规范是严格且不友善的,它逼着我们不得不戴上面具,从此压抑内在的情感。我们因为拒绝真实的情绪而免于被环境惩罚,却也因为得到环境的认可,而亲手遗弃了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被压抑、被禁止表达的情绪,并不会因为我们用生气去掩饰就烟消云散。原本该要表达的悲伤、难过、挫折、害怕、担心,少了眼泪、少了怒吼,可能会让人以为自己把情绪控制得很好,但这些满载的能量却会转化成其他形式压迫我们,最终演变成身体与心理的各种症状。

既然压抑情绪很可能带来负向的效果,而环境又不允许我们如实表达大部分的情绪,到底该怎么办?

改变现状的第一步,永远是从“觉察”开始:觉察自己是否正在使用生气的面具,觉察这个面具底下的自己正在经历怎样的情绪,甚至觉察自己不敢把这些情绪表达出来,是在害怕什么、担心什么?光是这样的觉察,就能帮助我们更清楚地辨识自己的状态。

透过自我觉察,可以避免经常陷入模糊或未知的情绪风暴,也可以更清楚自己是否正在压抑或否认内在的情绪与感受。一旦能觉察自己的情绪,知道自己正在用什么方式因应情绪,就更有能力决定是否要继续使用旧有的因应方式,或者,找寻更多元的方法来与情绪相处。

情绪觉察

1. 人们做的每件事都是朝对自己主观有利的方向前进。既然总是选择生气,就代表有某种“好处”会伴随着生气而来。

2. 因为表达自己真正的情绪得提心吊胆会被嘲笑、批评,甚至丢了工作,所以选择较轻松的方式——生气。然而,生气只是用来掩饰真实自我的面具,无法替代内在最真实的情绪。

3. 一旦能觉察自己的情绪,觉察自己正在用什么方式因应情绪,就更有能力决定是否要继续使用旧有的因应方式,或者,找寻更多元的方法来与自己的情绪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