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情感模式,普遍是在找妈妈

作者:良师雅集 2017-07-20阅读:5774次

中国人的情感模式,普遍是在找妈妈

作者:武志红(北京大学心理学硕士、心理学家、作家,良师雅集实修课导师)

中国人的情感模式,普遍是在找妈妈。男人找老婆是在找妈,只要一个女人给他温暖的感觉,能让他放低戒备,自己可以做被照顾的小孩儿,那他很容易就被收服了。

女人同样也是如此,她们渴望宽厚无私的爱与照料。无论是东方文化下的萝莉爱的大叔,还是婚恋标准中让女人放心的宽厚男人,其实都是“妈妈”——一个被阉割的、具有母性的男人。

中国人的情感模式,普遍是在找妈妈

为什么中国人会处理不好亲密关系?

号称最重视孩子的中国父母,其实是最忽略孩子的。中国父母有一个极有问题的观念,认为孩子小的时候怎么对他都没所谓,越大就越应该尊重他。但实际上,孩子越小遭遇的伤害就越严重。

现代心理学的说法是,神经症的根是3-6岁间的伤害,人格障碍的根,是1-3岁间的伤害,而最严重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与重型人格障碍的根,则是1岁前的伤害。可以说,孩子越小,越需要精心的照料和关怀,而对于一岁前的婴儿,怎么爱他都不过分,那时无溺爱一说。

但是,因种种原因,中国人在婴儿期,普遍没有得到高质量的母爱,甚至婴儿期是最受伤的一段时间。

作为新精神分析学派的客体关系理论认为,母亲对孩子的心理塑造,是决定性的。三岁前,母亲几乎就是一切,爸爸的作用主要是支持妈妈,给妈妈爱与安全感,而不是直接对婴儿发挥作用。

但是,中国的产假一直很短,原来是四五十天,现在好一些,也不过三到六个月,其设计只是为了给妈妈们一个身体恢复的时间,而不是为婴儿成长设计的。并且,中国家庭中的老人又习惯将孩子从妈妈身边抢走。于是,社会与家庭一起制造了母亲与孩子的普遍性分离。

更糟糕的是,我们一直是男权社会,媳妇刚进入一个家庭时,常常是孤立无援。丈夫将自己父母放在第一位,儿女放在第二位,妻子是最末位,这给妻子造成了严重伤害,而且情感上留下了一个大空洞。有了儿子后,这个空洞就可以弥补了。

于是,她将自己对丈夫的欲望转移到儿子身上,儿子总是害怕被母亲的需求所吞没,于是便想逃离。但是,中国人必须孝顺,不能逃离妈妈,而容易将逃离妈妈的动力转移到老婆身上。

中国人的情感模式,普遍是在找妈妈

在重男轻女严重的广东潮汕地区和客家地区,最容易见到这种局面。常见的结局是,男人对妻子很负责,要什么给什么,并且绝对不离婚,但就是不能给妻子情爱,并且一有条件就去找二奶,将情爱留给二奶。

为什么不能将情爱给妻子。从心理分析的角度看,妻子是合法的性伴侣,众所周知的性对象,所有人都知道他应该和她做爱,而他为了表示自己其实没什么性欲,就会无意识地掩饰对妻子的性欲,因为这会令他想起母亲对他的情欲。如此一来,被丢在家里的妻子、一个内心严重缺爱的妈妈,她生的孩子,男孩会继续与母亲的情欲纠缠,而女孩,则容易成为妈妈“被讨厌的内在小女孩”的投射对象,结果更缺母爱。

我们第一个爱上的,都是自己的妈妈,如果与妈妈的亲子关系构建不好,成年之后,就很难处理好与另一半的亲密关系。童年的内心模式在成年的情感关系中呈现出来,形成了一个轮回。

中国人的情感模式,普遍是在找妈妈

为什么萝莉爱大叔?

中国的女性中,很大一部分人爱扮演萝莉,她们的照片,她们的模样,总是一幅嘟着嘴的样子。嘟着嘴,其实就是要吃奶。

萝莉渴望的不是男性的生殖器,不是成熟的性爱,而是要母爱,要被包容要安全感,但同龄人只有活力、热情,并且和她们一样是小孩。但大叔不同,大叔是妈妈,是没有乳房的“妈妈”。

大叔自己,其实是雄性被阉割了的男人,而且多数还是因为和母亲太过于亲密所以自宫的。这样的男人,面对有成熟魅力的女性,会自卑,觉得自己缺乏男性力量,但萝莉就让大叔有了用武之地——喂奶。日本和韩国流行援交,即女中学生找大叔保养,即来自这种心理。

一个女孩若从父母那儿得到了足够多的爱,那么到了大学毕业的年龄,应该寻找独立与激情。假若这个时候有人对她说,你不用工作,我来照顾你,每个月给你多少钱,正常女孩一般都会拒绝。但是,萝莉有可能答应,因她们只是生理年龄成熟了,而心理年龄,还停留在要拉着爸爸的手探索世界的阶段。

中国人的情感模式,普遍是在找妈妈

我有一位来访者给我讲过,她们当地非常重男轻女,而女中学生和大叔在一起的事情,并不罕见。甚至,女孩们都没要大叔的钱,而只是希望从他们身上获得一些关注和爱。她们往往是多子女家庭中被忽略的孩子,与大叔的关系中,还会重复她们之前被忽视的关系模式——那个男人有自己的家庭,不会将所有的贯注倾注在她一个人身上。但是,因为性的原因,这个男人对她的关注,还是会胜过原生家庭。

至于大叔,他们多是从小就是懂事、少年老成、父母不用操心的好孩子,儿童的那部分天性,一早就丢了。他们和萝莉在一起,在“喂奶”的同时,也从萝莉身上找回了一些孩童的感觉,这是对自己的一种补偿。

中国人的情感模式,普遍是在找妈妈

为什么会有小三?

小三有三种类型:一种是想要物质上的满足,一种是真的想赢得那个男人,还有一种是做小三上瘾。

做小三上瘾的女人一般会比较折腾,然而,一旦男人真要放弃家庭转而选择她时,她马上就抛开了。因为她们只想构建三角关系。她们通常受恋父情结的折磨,小时候没有得到父爱,有的还感觉与妈妈的竞争中一直是失败者,所以长大后要修正这个错误。但是,又不能完全把“爸爸”夺走,因为这样会对不起“妈妈”,会让自己很羞愧。

中国人的情感模式,普遍是在找妈妈

我一位朋友,才24岁时,已做过十次以上第三者。与她在一起时间最长的一个男人对她说,他很爱她,一度想与妻子离婚,与她结婚,但他不敢,因为他明白,她真正关注的,不是他,而是他的老婆。所以他隐隐知道,虽然她总逼着他离婚,但若真离婚了,他也就失去她了。

盛可以的小说《道德颂》就在写一个做小三上瘾的女子,她认为三个人的关系要比两个人的有趣得多,可以时刻处于战争状态。她一直以为自己对手是一个强大的女人,但后来发现,这个女人其实已奄奄一息了。随即有了失落,为了应对失落与愧疚,她将肚子里的孩子杀死了,还是一对双胞胎。

很多女性的堕胎与流产,是因有这种无意识的竞争与羞愧。多名女性说,她们总隐隐觉得,她怀的是父亲的孩子,虽然事实上绝无可能,但这种感觉很真实也很折磨她们。

我还有一位朋友,做过四次第三者,每一次都是在男人表示自己如何爱自己的恋人时爱上了对方。尽管她是大美女,但她的童年很悲惨,在与妈妈和妹妹的竞争中是绝对的失败者,父亲根本不关注她。她之所以构建三角恋,就是为了制造一次同样的轮回,在新的三角关系中击败另外一个女人,那样就好像是修正了她童年的错误。

她的一个逻辑也很奇怪。她说,一旦她得知对方有老婆或女友,她就会觉得他可以更爱她。并且,尽管她条件很好,但她对男人的要求很低,只要是周末或假期能有他来看望自己一下就很满意了。也就是说,潜意识一遍遍驱动她去构建三角关系,好击败另一个女人,但她的信心是如此之低,所以她根本不敢奢望自己会成功。

广东潮汕和客家地区,重男轻女现象很严重,我见过多个这样的家庭:有一个儿子是最小的,前面有七八个姐姐。这种家庭的女性,自我价值感极低,她们即便去做第三者,也常常是甘于做二奶,而不会去逼宫。

这导致这两个地区有了奇特的平衡。有条件的男人大范围地包二奶,而二奶和正妻之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相安无事,原因常是,她们都来自重男轻女的家庭,她们不习惯独享一个男人,觉得分一部分爱就可以了。所以,这些地区的女人无论受多大的委屈都不离婚,而另一部分女人甘愿去做二奶。

自我价值感高的女人,是没办法与另一个女人分享一个男人的。同理,真正有爱的能力的男人,也不能安心地构建三角关系,因为他有共情能力,他就会深深地体会到女人的痛,这份痛会折磨他不让他构建三角恋爱。

中国人的情感模式,普遍是在找妈妈

为什么没有人可以爱?

人的内心既有对爱的渴望也有对爱的绝望。当爱的渴望级别很高时,就很容易建立亲密关系,但如果爱的绝望很深,也升不起对爱的渴望,就很容易成为橡皮人,也就是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超级宅男和超级剩女。

很多人会认为剩女是择偶标准太高,其实是她们害怕去爱,害怕渴望得不到满足会痛苦。不让情感升起,就不存在失望了。根据我接触的个案,只要是想结婚的都结婚了,在这一点上,真的可以心想事成。

中国人的情感模式,普遍是在找妈妈

有人说,爱情发生的概率是很低,这反应了他自己内心的局限,因为对爱绝望,范围才会那么狭窄。

一个圆有360度,可有人非得在第361度上找到爱,那他永远找不到;有的人有36度,那么他就有十分之一的可能性;有的人能在180度上找到,那么他就有一半的机会。

真正的爱是活出来的,幸福不在于找对一个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说,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纳,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很深的学习。当做出这一点后,两个人的关系会越来越深,而且也不容易审美疲劳。

完整的爱情,会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1=1。你跟我想象的完全一样,这是激情期。心理学上说,这是情结与情结对上了,其实你看不见我,我也看不见你,但是,你和我头脑中想象一模一样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彼此都活在幻觉中。

第二个阶段是,1+1=0。处于这一阶段的人会觉得,我人生的痛苦都是因为你。婚姻战争中最常见的问题是试图改造对方,当筋疲力尽,发现对方完全是另外一个人时,还愿意接受那个真实的他,那才是爱。

有了这样的发现和意愿后,就可以进入第三个阶段,1+1=2,你是你,我是我,但是我们在一起。

中国人的情感模式,普遍是在找妈妈

为什么婚姻没有安全感?

婚姻最好是从爱情开始,那样就会构建有深情的夫妻关系,而夫妻关系是一个家庭的定海神针。

但是,中国的婚姻大多数建立在安全感基础上,中国式婚姻的最高境界是彼此成为亲人,想起对方就觉得亲切,但实际上又很少想起他。

并且,对于安全感,中国人有单一的物质化界定,比如房子、车子。没有房子就不能结婚,所以说,丈母娘推动了中国的房价。选爱情还是物质,这样的选择题的出发点就是错误的,为什么不能先有爱情然后再有物质条件呢?中国人总是在劝那些在婚姻关系中没有爱情的人,别贪心,不可能得到一切。

然而,抹掉激情,只要安全感,反而形成了一种悖论。因为——

真正能够制造安全感的只有爱。

中国人的情感模式,普遍是在找妈妈

伴侣关系,也许是最难的关系。

也可以说,

这是检验一个人心理健康的终极标准。

因为,情侣,或伴侣,常是我们人格的对立面,如同我们的镜中人,有些地方和我们相像,但有很多关键地方,和我们完全相反。所以,处理好情侣关系,就要处理好我们人格的对立面,这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我们常说,爱是为了幸福快乐,但其实,追求人格完整或圆满的动力,远胜过追求幸福快乐!如果说,追求圆满是亲密关系的第一定律的话,那么,真实,就是亲密关系的第二定律了。

我们常常在亲密关系中委屈自己,试图通过讨好对方来获得爱,但,真爱必须要从真实开始。并且,真实中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恨”。我们在亲密关系中,很容易变得难缠和作,因为这是亲密关系的重要价值所在——我们期待能表达自己的恨,并在亲密关系中将它转化为爱。

如果你严重隐藏了恨,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处理恨,那么,爱也活不出来。

7月29、30日,本文作者、北大心理学硕士、心理学家、作家武志红老师,将在广州开展实修课堂【拥抱真我,活出真爱】为你深度剖析亲密关系中的奥秘。

课程专为高端家庭、人士设计,从理论、练习、学员背景出发,皆为精英人士面临的亲密关系问题量身定制。

中国人的情感模式,普遍是在找妈妈

武志红老师一直致力于呼吁全社会的人关注我们内在的心理健康。他说:“希望大家能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

他从北大心理学系本科和硕士毕业,开始由浅入深地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已经25年了。

这期间,他听过上万人的故事,累计咨询时间超过6000小时,写过300万字的心理学著作。

他会用心理学为我们解读,如何照顾我们受伤的内在,如何调整内在情绪的创伤,如何处理与家庭、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

面对现代越发急躁不安的社会,他将教我们如何与自己的内心对话,与自己独处,去更好与他人和平相处。

他让我们理解到生活中真正痛苦的来源,让我们更好的去面对心理的坏情绪,解析痛苦,最终破除,拥抱真我,活出真爱。

中国人的情感模式,普遍是在找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