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家庭教育,父母都喜欢和孩子玩这些游戏

作者:亲宝宝 2017-07-21阅读:4971次

文/小妖精

回想自己的童年,那个时候没有各种兴趣班,除了正常的学校教育,假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与小伙伴在各种玩耍中度过的。特别是每年的暑假,下河抓鱼、上山抓知了,这都是我和小伙伴们最喜欢的游戏项目,大自然成了我们最好的假期“兴趣班”。这种野外疯玩的模式,让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从小就具备了一种观察探索自然界的能力,感谢农村环境给了我们这项重要的福利。

这样的福利,对于现在的孩子们越来越少了,因为他们除了参加正常的学校教育,假期里就被各种数学、英语,画画,钢琴和舞蹈等兴趣班给淹没了。这也导致很多父母们现在常说,孩子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有时真的想让他们少学点,但又怕今后缺少竞争力……光听听这些话,就觉得现在的父母们教育孩子都有着满满的焦虑。

成功的家庭教育,父母都喜欢和孩子玩这些游戏

01

这让我想起了爱因斯坦的父母,他们相对于现在的父母来说,这层焦虑感可能会少一些。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的人生中,有一个高中退学的插曲。1894年6月,爱因斯坦的父亲因慕尼黑的工厂难以为继,全家移居意大利米兰。但父亲要求15岁的爱因斯坦继续留在慕尼黑,完成高中学业。

当爱因斯坦遵从父亲的要求被迫留下来后,一方面他不适应一个人在慕尼黑孤零零的求学生活,另一方面他也不喜欢当时的学校教育,老师们也不喜欢他这个学生。因此,第二年,他没经父母同意就退学了,独自一人从慕尼黑来到米兰,当他出现在米兰家里时,父母都吃了一惊。

退学成了既定的事实,爱因斯坦的父母也只能安然接受。于是辗转找关系,在瑞士苏黎世帮他找到了一所学校。在这所崇尚自由教育的学校里,让爱因斯坦喜欢上了学习。他寄住在老师温特勒家,温老师知识渊博、性格温和,他喜欢爱因斯坦,爱因斯坦也很喜欢他们一家人,彼此之间由从师生情谊发展出了深厚的友情。从此,他的成绩变得出类拔萃,在这里他也开始思考时间和空间问题,这个问题最后催生了相对论。

虽然爱因斯坦的退学故事被后人们赋予了很多传奇的文学色彩,但不管怎么演绎,它所传递的教育理念都是:让孩子拥有一位良师益友,给孩子创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去充分学习探索,继而打开思维,提升认知能力。就如玛利亚·蒙台梭利说的:“教育不应只是传授知识,必须用一种新方式释放人类的潜能。”

成功的家庭教育,父母都喜欢和孩子玩这些游戏

02

如果你想让孩子明白什么导致了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最好让他在浴缸或水池里摆弄各种玩具,看着它们浮浮沉沉。还可以问TA:“如果在那条船上放一辆金属小车,会怎么样?”鼓励孩子们预测和猜想结果,并最终给出拯救泰坦尼克号的答案。这样做远比给他介绍泰坦尼克号的示意图和建造过程要有趣也有效得多。

怎么才能打开孩子的潜能呢?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开放思维。让孩子从自身出发认识世界,就如爱因斯坦那样,孩子其实会按自己的方式学着成为一名科学家的,关键在于家长要认可孩子在他能力范围内做到的事情。

如果孩子指着牛叫狗,不要说:“那不是狗,你连牛和狗都不分?”孩子刚生下来时你怎么教,长大后也要怎么教。你要告诉他:“那是一只牛,牛会哞哞叫!”孩子很快就会意识到,四条腿的动物不一定都是狗,牛和狗各有特点。

关于这样的教育理念,在《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这套书里都有涉及。书里的200个游戏,涉及到对孩子思维力、认知力、合作力以及表达力的培养。这些游戏能够帮助父母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互动,而且实操性很强,更重要的是让深陷“教育焦虑”的中国父母,能更好地思考给孩子什么样的能力才是最有价值的。

书的作者是美国的白玛琳博士,她从事蒙台梭利教育已经超过了50年,被誉为“国际幼教教母”。在她看来,父母如何成为孩子的教育家,给予孩子持续一生的驱动力非常重要。

“教育是一个由孩子自己进行的、自然的过程。教育不是靠听大人讲话,而是要靠亲身经历。”蒙氏教育鼓励父母通过日常家庭游戏与孩子互动,这些游戏强调日常化、可操作性,需要父母耐心与坚持。

成功的家庭教育,父母都喜欢和孩子玩这些游戏

03

比如,选一个天气晴朗的夜晚,带上手电筒,和孩子一起出门散步。与孩子聊聊夜晚与白天会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在夜晚一切都变得不同了?影子、声音、气味发生了哪些变化?然后再和孩子一起安静地坐在某处,听一听、闻一闻、看一看,让孩子感受一下周围的环境。晚上带孩子散步,是带他认识周围世界的好机会。可以鼓励孩子自己提出问题、收集线索、讲述故事。

如果在散步的夜晚刚好碰上有月亮,和孩子一起看月亮,可以问他:“你觉得明天晚上的月亮会是什么样儿?”回家后,可以鼓励孩子把观察到的月亮画在本子上,并标注上日期和时间。最好能坚持观察记录一段时间,让孩子对月亮的阴晴圆缺产生兴趣。

在蒙氏教育里有很重要的一条:传授知识给孩子并不是主要目的,更重要的是揭示和开发孩子思维的能力。

再说一个简单的游戏:和孩子一起洗衣服,只需要一堆脏衣服和一台洗衣机即可。

让孩子帮忙,先给脏衣服分类。如果孩子年龄比较小,可以直接对他说:“我要先按颜色分类。”如果孩子年龄较大,可以和他说:“我要按类型把衣服分开。”然后跟他讲为什么要这么分类。丝质的衣服要和棉料衣服以及牛仔裤分开,因为丝质的衣服要轻轻洗。

将衣服放进洗衣机后,让孩子看看要放入多少洗衣液,洗涤不同衣物时都要按下哪些按钮,哪些衣物需要更多的水清洗,哪些衣物用的水较少。

在这个过程中,妈妈们不要嫌麻烦,也不要担心孩子小不明白这么复杂的东西。游戏的目的不在于教会孩子洗衣服这件事,只需让他在旁边观察,洗衣服游戏玩多了,孩子某天自然而然就会知道衣服该怎么洗的。

在这件事上,我有比较深刻的感受。小时候我妈妈做菜时,我经常站在旁边看,观察她炒菜的每个步骤。当然,我妈妈并不知道蒙氏教育理念,她也不是把炒菜当成一个游戏来和我玩,会让我参与进去。只是没时间来管我,只要我不吵不闹就好了。

就这样日积月累看妈妈炒菜,记得我第一次独立尝试做菜,完全凭之前积累观察的记忆完成的,做得还比较成功,所以,对我来说会炒菜,是得益于之前不经意的积累。

成功的家庭教育,父母都喜欢和孩子玩这些游戏

大家可能会觉得孩子就像空瓶子,父母需要往里面填满他们成长所需的信息和技能,事实并非如此。孩子生来就有探索周围世界的欲望,会抓住一切机会学习关于世界的知识。一岁不到的孩子会经常把抽纸当成玩具,不厌其烦地抽出来,散落一地;又比如他们喜欢翻来覆去往桶里盛沙土或大米;奔跑着追泡泡;开着水笼头让水流个不停……

无论孩子年龄大小,他都能通过看、摸、尝、听,嗅了解世界上很多的事物,并且会对此展开讨论、探索、解释和实践。

父母给孩子什么样的能力最重要?教育家玛丽安·齐默说:“我不‘教’科学;我们要一起高兴地研究科学。”

成功的家庭教育,父母都喜欢和孩子玩这些游戏

《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这套书分成4册,每一册包括50个游戏,分经典语言游戏、数学游戏、探索游戏和沟通游戏。适合2-10岁的孩子家庭使用,父母可以借助这套书,在每天一个游戏中,尽情开发孩子的各种潜能。

戳这里,抢先看“蒙氏教育”经典游戏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