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ACT接纳与承诺”心理疗法的六边型

作者:心理探微 2017-07-28阅读:1422次

怎样理解“ACT接纳与承诺”心理疗法的六边型

ACT接纳与承诺疗法是认知行为治疗的最新发展,被称为认知行为治疗的第三浪潮。

该疗法的目标是提高心理灵活性:即提高心理改变的能力或坚持功能性行为以达到价值目标的能力。

该疗法设立的健康心理(灵活)和病理心理(僵化)两个心理模型,为人们能够对自己的心理立体性地掌握和理解提供了方便,具有形象化的特点。

这两个模型具有普遍性、分化性和联系性:所谓普遍性,是说,人的心理具有模型的特点,而且每个模型有一定的心理特质。所谓分化性是说,健康的心理是灵活的,病理性的心理是僵化的。所谓联系性是说,灵活和僵化不是固定不变的,是有联系和相互转化的。另外,每个角所表示的特质与相邻的两个角特质呈三角形,这个心象的产生是有基础的。

两个模型六个角的内容是对应性的,如:1.接触当下/不充分的自我认知;2.以己为景/概念化自我;3.接纳/回避;4.解离/融合;5.价值/价值不明确;6.承诺行动/持续无为。

我对这相对应的六个概念做简单的解释:

1.接触当下/不充分的自我认知:接触当下即眼前、此时此刻之意,是身心合一、知行合一的心理状态。但由于价值观不明确,受概念化自我的影响,特别是融合了一些非常理性的、回避了一些不该回避的东西,自我认知往往是不充分的。

2.以己为景/概念化自我:在整个的接纳与承诺心理疗法的心理模型中,以已为景是最难以理解的概念。因此,从对应的概念化自我入手理解就容易些。我们先看看祝卓宏教授是怎样解释的:

概念化的自我是指自己成了语言归类和评估的对象,用“我是...”表现,它充满了内容,成为内容性自我;其中,所谓的内容就是自己向自己兜售的故事和人生,包括自己的想法,感受,记忆等。自我意识不断发展的自我则是指当下流动的持续的个人体验,成为体验性自我;由于自己会对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类,所以与概念化的自我有相似;同时由于归类并非是总结性的,评估的,而是描述的非评估性的,并且变化的比如“我现在感觉到/看到、听到......现在正想......”之类的语言表达。观察的自我是自身最重要的部分,也是语言层面上最不熟悉的。也称为:语境下的自我,超验的自我,虚无的自我和观察的自我。观察的自我不是语言关系的目标,而是语言使用的结果,并且对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就是“我”,其规则是直证关系。这个我没有界限,因为不可能再没有“以自我出发点”的情况下体验任何事物。

再比如:我是老师。其中的“我”是不变的,而老师这个角色却是变化的。我是观察性的自我,如同一张白纸,没有任何内容。而纸上可以写任意的字或画,纸上的字或画就是概念化的自我,没有任何字画的纸就是以己为景。

概念化自我是用概念化的语言限制自我,使自我变得狭隘,导致不灵活的行为模式。比如,来访者对自己的描述是“我是社交恐惧症患者”,而不是“我害怕社交”。

3.接纳/回避:接纳是没有限制的、选择的开放性心理状态,对不好的事物和痛苦的情感腾出空间,不与之斗争,给它们喘息的空间,接纳它们的本来面目。而回避是试图避免、摆脱、压抑或者逃避不想要的不好的体验。接纳就是不回避,不回避就是接纳。

4.解离/融合:解离意味着退一步,与各种念头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被其所左右。而融合与解离相反,融合意味着和各种念头纠缠在一起,以致被其所左右。如疑病症患者,“我有病,我好痛苦,我害怕它的到来”等。这说明,融合是语言过程对行为的过度和不恰当的控制。而语言通常会限制行为范围,扩大某一感觉的影响力,在语言的影响下,人们的认知内容和认知对象混同,把对事件的解释与事件本身混同。融合往往是心理问题的始作俑者。

5.价值/价值不明确:价值是做值得做的事,是行为的指南针。人的行为应当是在价值的导向下做出取舍。价值不明确是指由于不良的社会环境和过去历史经验导致来访者无法选择有意义的方式生活,缺乏价值感和自尊感。

6.承诺行动/持续无为:承诺行动是在价值观的导向下做出有效的行动。价值往往都是潜在的,通过行动付诸实施,价值才会显现出来。持续地为,或者不为、或者冲动盲动,指的是来访者为概念化的自我进行防卫,表现为缺乏有效投入各个生活领域的活力和行动。从短期效应来看,可能是有益的,比如避免了体力的付出。但从长远来看,由于缺少有价值的行动,必然导致生活质量的退化。

ACT接纳与承诺疗法的两个模型大体勾勒出健康心理和病理性心理的特征,每个心理特质者互相的关系,不是孤立的,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这也说明我们的心理具有整体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