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胃方法多,尤其是第三条你做对了吗

作者:静影沉璧 2018-03-26阅读:5440次

小静说:

胃炎可能是一个最老生常谈的问题,是多种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和慢性炎症,常伴有上皮损伤、黏膜炎症反应和上皮再生。胃炎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很过关于胃炎的误区我们需要了解。


误区一:慢性胃炎都是由急性胃炎演变而来的

它们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疾病,急性胃炎大多因饮食不慎、进食被细菌污染的食物所致,细菌一般为沙门菌、嗜盐菌等。有时急性胃炎可由化学、物理因素的刺激引起,如饮用烈酒、浓咖啡、某些刺激性药物(如吲哚美辛,商品名消炎痛)等。急性胃炎患者多有上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有时可伴有腹泻,经治疗大多可痊愈。至于慢性胃炎,则是慢性胃粘膜发炎,如果不治疗,可能迁延很久,并非由急性胃炎演变而来。


误区二:胃粘膜活组织检查初次为萎缩性胃炎,下次为浅表性胃炎,是由于检查错误所致

慢性胃炎在早期时,腺体没有萎缩,称为浅表性胃炎。后来腺体渐渐萎缩,则为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的胃粘膜病变严重程度并不相同,有些区域已呈萎缩性病变,有些则仍为浅表性病变。进行活组织检查时,由于采取标本的部位不同,就可能导致初次为萎缩性,下次为浅表性,故并不表示检查失误。

误区三:慢性胃炎主要靠药物治疗

治疗慢性胃炎并非主要依靠药物,合理饮食、生活规律和讲究心理卫生与药物同等重要。特别是饮食调养,在治疗慢性胃炎中占有特殊地位。因为,不当的饮食,如过烫、过冷、辛辣等刺激性强的饮食,对患病的胃粘膜是劣性刺激,可引起病情加重。相反,合理的饮食,对胃粘膜可起保护作用,能改善病情。另外,愉快而稳定的情绪,有助于胃液等消化腺的分泌,而恶劣的情绪不仅会抑制胃液的分泌,还会促进胃的收缩,因而可加重病情。

导致慢性胃炎的原因究竟有哪些?

胃粘膜损伤

例如长期摄食粗糙性、刺激性食物、过热性饮料、酗酒、咸食,食物中某些化学刺激剂,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和氯化钾、碘、铁剂等损伤胃粘膜的药物等。

内科某些慢性疾病,如慢性右心衰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胃粘膜淤血缺氧,尿毒症时血尿素氮增高都可引起胃黏膜对刺激物耐受性降低,使其易于损伤。

免疫机制

胃体萎缩为主的慢性胃炎患者血清中常常能检测出壁细胞抗体和内因子抗体,尤其是伴有恶性贫血的胃萎缩者检出率相当高。

十二指肠液反流

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不全,十二指肠内容物大量反流入胃。十二指肠内容物主要有胆汁、肠液和胰液,它们减弱胃粘膜屏障功能,使胃粘膜遭到消化液的作用,产生炎症、糜烂和出血等。当促胃液素分泌过多,而促胰液素、胆囊收缩素分泌相对或绝对减少时,幽门张力降低,使十二指肠液自由地反入胃内。吸烟也可影响幽门括约肌功能,引起肠液反流。

年龄因素

慢性胃炎与年龄关系很大,慢性胃炎的发病率总是随年龄而增加。肠化、幽门腺化生和萎缩性改变也随年龄而程度加重、范围扩大,但炎症细胞浸润程度与年龄关系不大。

遗传因素

恶性贫血家庭成员中,提示有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是B型胃炎或胃窦为主的萎缩性胃炎,此种因素未被证实。

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对人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胃病都是因为日常饮食不节、生活不规律、精神压力较大导致的。要想调养好胃,首先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作息习惯,避免饥饱失节,保持乐观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