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食粥,这5类人享有定制个性化“粥谱”

作者:健康报 2018-02-04阅读:3276次

今天是腊八节,喝腊八粥是百姓过节不可或缺的“节目”之一。腊八粥为中国节令小吃,其味多样,清香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极好的冬令食疗佳品。

制作腊八粥主要是选用谷物类和豆类做原料,其中粳米、糯米、薏米赤小豆、花生豆、核桃仁等都是不可缺少的。粳米有补中益气、养脾胃、和五脏、除烦止渴、益精等功用;糯米具有温脾益气的作用,适于脾胃功能低下者食用,对于虚寒泄利、虚烦口渴、小便不利等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薏米具有健脾、补肺、清热、渗湿的功能,经常食用对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症也有良效;赤小豆具有健脾燥湿、利水消肿之功,对于脾虚腹泻以及水肿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花生豆具有补肾纳气、益智健脑的作用,经常食用可以强筋壮骨。

同时,腊八前后也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此时除了可以喝腊八粥,若能常食一些温中暖胃药粥,可周身温暖,能更好地抵御寒冷侵袭。

白豆蔻粥

制作:

白豆蔻3克,生姜3片,大米50克。将白蔻、生姜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或将豆蔻、生姜研细,待粥熟时调入粥中,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

功效:

可温中散寒、健脾止泻,适用于湿阻中焦、脘腹疼痛、纳食不香、肠鸣泻泄、恶心欲呕、肢体重困等。

《本草纲目》言白豆蔻“主治积冷气,止吐逆反胃,消谷下气,散肺中滞气,宽膈进食”。《药理研究表明,白豆蔻水煎液能促进胃液分汤,增进胃肠蠕动,制止肠道内异常发酵,驱除胃肠积气,所以有良好的芳香健胃作用。

韭菜粥

制作:

新鲜韭菜30克~60克,大米100克,细盐适量。韭菜洗净、切细备用,大米淘净煮粥,待熟时调入韭菜、细盐等,煮为稀粥服食,每日1剂。

功效:

可补肾助阳、固精止遗、健脾暖胃,适用于脾肾阳虚所致的腹中冷痛、泄泻或便秘、虚寒久痢、噎膈反胃、阳痿、早泄、遗精、白浊、小便频数、小儿遗尿、女子白带过多、腰膝酸冷、月经痛、崩漏不止等。

韭菜有温暖脾胃的作用,故对脾胃虚寒、慢性泄泻、虚寒久痢、腹中冷痛、噎膈反胃等,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胡荽羊肉粥

制作:

胡荽(香菜)30克,羊肉100克,大米100克,调味品适量。将胡荽洗净、切细,先取羊肉、大米煮粥,煮至粥熟时下胡荽及调味品等,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

功效:

可解表散寒、温中止痛,适用于风寒感冒、麻疹疹出不畅、脘腹冷痛等。

胡荽有发汗透疹、消食下气之功。《食经》言其“调食下气”。《医林纂要》言其“升阳散气,辟邪气,发汗,透疹”。常食胡荽羊肉粥,既可预防感冒、头痛,又可温暖肢体,防治冻疮、脘腹疼痛等,还可防止小儿出疹性传染病。

链接:

腊八节喝粥 五类特殊人群有讲究

清代营养学家才燕山撰写的《粥谱》中称腊八粥能调理营养,易于吸收,是食疗佳品。只有合理的选择和搭配腊八粥的食材,才能使每个人享用美味的同时,又符合了均衡营养的要求,更有利于身体的健康。然而喝腊八节粥,五类特殊人群需要注意。

1 老年人

腊八粥里可多选择花生、核桃仁等坚果。花生被誉为“长生果”,锌元素含量丰富,能增强大脑记忆,还抗衰老 ;核桃仁含有较多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和抗氧化物质,具有增强体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而且核桃仁中所含的维生素E更是公认的抗衰老的维生素。

2 孕妇

怀孕早期一般都有妊娠反应,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可减少呕吐,香糯软烂的腊八粥是不错的选择。孕中、晚期胎儿生长加快,需要补充足够的能量,对铁、钙的需要量增加,粥里可以多加一些含钙丰富的芝麻、黄豆、大枣,含有较丰富铁的黑米、大豆和坚果类食材 。

3 儿童

腊八粥里可以多加些切碎的坚果仁和水果干,增加香甜的气息,帮助他们高高兴兴地把这种健康食品吃下去。消化不良的人做腊八粥时可以考虑少放黄豆、黑豆等,以防胃肠胀气,可以放点暖身的糯米和养胃的糙米。豆子等食材在烹调之前要充分浸泡,煮后就会更加柔软,容易消化。

4 慢病患者

患有高血脂和心脑血管病的人群做腊八粥时应尽量少放含油脂高的花生。可以多放富含膳食纤维、能够调节血脂的粗粮和豆类。黄豆具有降低血中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病的功能 。同时,不妨在粥中加一些白菜和芹菜,丰富食材、口感的同时更增加了营养功效 。

5 糖尿病患者

熬腊八粥时血糖生成指数高的大米和糯米尽量少或者尽量避免放,代之以荞麦米、燕麦米、薏米或大麦。含糖丰富的大枣、葡萄干、桂圆要少放或不放。荞麦米中的铬元素能调节胰岛素活性,有降血糖作用;燕麦薏米等粗粮富含膳食纤维,食用后可减慢血糖的上升 。同时,做粥时将水分少些,煮粥时间短一些,也有使血糖缓慢升高的作用 。糖尿病患者喝腊八粥时不要放糖,如果想吃甜食,可以放些木糖醇等甜味剂。

文/湖北省远安县中医院主任医师 胡献国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营养科

主治医师 林秀红

整理/林伟吟、孙艺洋

编辑/管仲瑶

原创声明: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