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吃饭,多吃菜的道理是不是正确的呢?

作者:一巴掌感悟 2017-06-28阅读:1861次

餐桌上经常听到许多人这样说:“少吃饭,多吃菜,饭没有营养,营养都在菜里。”更有一些过分关注自己身材的女性,把这一条奉为减肥的“至理名言”。从表面上看这似乎很有道理,然而,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对身体健康极其不利。

1、主食是主要的能量来源

从营养学的角度说,在合理的饮食中,人体每天所需要的总热量的50%至60%来自碳水化合物。米饭同菜中的大鱼大肉相比,要容易消化得多,有着其他食物不可替代的作用。

主食一般都有味淡的特征,除此之外就是米饭本身清淡的香气。为什么我们一辈子吃米饭都吃不厌,而大鱼大肉连续吃上三天就要倒胃口呢?这是因为大鱼大肉味重、色重,并且油重,吃多了,就会给胃肠造成极大的负担。

2、主食吃得少会气血不足

五谷指的是稷(小米)、小麦(面)、稻(大米)、黍(黏黄米)和菽(豆类),都是种子。种子都有生发之力,用以滋养人的生命力。同时,夏天我们经常出汗,汗为心液,过汗则心气伤,所以这时我们应该适当吃一些面食,以补心气。

不吃主食直接伤害的就是人体的后天之本——脾胃。食物入于胃,化出来的精华为气和血,供人体所有器官使用,而没有五谷的供养,气血何来?五谷是最佳的补气补血食物,绝对不能不吃。

3、菜吃得太多会油脂超标

有些人认为,多吃蔬菜不是坏事,但是蔬菜是“吃”油的,许多蔬菜是用过多的烹调油炒成的,有的菜就像泡在油里一样。这样的菜吃下去,就容易得高血脂、高血压、心血管病和肥胖病。可见,“少吃饭,多吃菜”并不科学。科学健康的饮食原则是主副食合理搭配。

4、究竟哪些食物属于主食

主食的任务是供应碳水化合物,所以富含淀粉和糖的食物都可以列入主食的候选;

同时,主食也能给膳食提供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蛋白质,所以蛋白质含量过低的水果蔬菜都被排除在外。这样算来,各种粗粮、淀粉类、豆类、薯类,还有少数富含淀粉的蔬菜都可以替代大米、白面做主食。

比如说,燕麦片、早餐谷物,都是货真价实的主食。绿豆糕、红豆沙也算,它们只是加了点糖,其实主要成分是淀粉和蛋白质。月饼是粮食做的,碳水化合物为最主要成分,当然要归在主食类别中。还有芡实、薏仁、莲子之类,和粮食的主要成分一致,也都算主食。

5、主食吃多少才算适量

在国家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平衡膳食宝塔”上,主食被设为最重要的基座,建议每人每天应摄入250克至400克,即半斤到八两左右,以保证人体的营养需求。

6、让您意想不到的“另类主食”

土豆是相当优质的主食,法国人用它替代面包是绝对明智的,因为按干重来算,它的蛋白质含量和大米相当,氨基酸平衡更好,而且富含维生素C和钾。山药、芋头、红薯也和土豆类似,也可以用来代替主食。

还有藕、葛根粉、豆薯、荸荠、菱角,它们都含有淀粉,也含有一部分蛋白质,和薯类相近,所以也都可以算主食。藕和土豆的成分比较相近,蛋白质的含量和质量都不逊色于大米。

所以,对于需要控制碳水化合物总量的糖尿病人和减肥者来说,吃这些“另类”主食时一定要注意,需要扣减“传统”的白米白面主食。无论你吃排骨炖藕也好,清煮荸荠也好,都别忘记,这是在吃主食呢,一日的碳水化合物总量是不能额外增加的。

居家主食尽可能丰富

营养专家提供的选主食的原则是,粗粮比细粮好,豆类、薯类比普通粗粮好。粗粮或豆类、薯类的营养价值要比精米白面高很多:全麦粉和普通的小麦粉相比,B族维生素要高出3倍。

从蛋白质角度来讲,红豆、绿豆等豆类的蛋白质含量是大米的3倍。不过,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40多种,每个人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也不相同,更实际的是,大家的口味不同,所以煮妇们可以在使家人尽量调整精细粮、主副食口味的同时,努力平衡膳食。

吃大餐喝小酒前先吃点主食

在大餐前先吃一点杂粮主食,如一小碗粥面、一两块玉米山药芋头,甚至是几筷子土豆丝或年糕片等含碳水化合物的冷菜等,就能避免酒类、油腻食物伤胃伤身的问题,起到保护身体健康的作用。而且能让你早生饱腹感,有效减少食物摄入,控制体重。

粗粮代替精致点心

如今宴席上的主食多是一些精致的酥香小点、抛饼、炒饭,甚至油炸食品。它们往往油脂过高,纤维含量极低,不能起到平衡营养素和保护健康的作用。如果能换成平凡的白粥、红薯粥,杂粮馒头,都是很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