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疗那几天痛经的艾灸疗法!

作者:小川灸 2017-09-11阅读:1615次

《素问·上古天真论》

“(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女性从13、14岁左右月经初潮开始,以后的每个月,这位被我们亲切地称为大姨妈的亲戚都会如期而至,让我们每个月的那几天只能安静地做个小仙女,痛经严重时甚至会影响我们正常的工作生活。

艾灸|治疗那几天痛经的艾灸疗法!

痛经,也就是中医所说的经行腹痛,痛经有原发和继发之分,原发性痛经又叫功能性痛经,多见于未婚女性,多于初潮后的一两年内出现,是指无器质性改变的痛经;继发性痛经是指盆腔器质性疾病,如由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等引发的痛经。二者应予以鉴别。

如果热水袋已经失去作用,那么就试试艾灸吧~

我们先来了解下需要艾灸的穴位:

肾俞穴

肾俞穴在背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中医认为“经水出诸肾”,说明月经和肾的生理功能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将两手搓热后上下来回摩擦肾俞穴50~60次,两侧同时或交替进行,可以有效地缓解经期腰痛。

艾灸|治疗那几天痛经的艾灸疗法!

关元穴

关元穴在小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3寸。关元是隶属于任脉的穴位,任脉位于胸腹部正中,总督一身之阴经(中医认为背为阳,腹为阴),对于女子而言,“任主胞胎”,任脉主女子的子宫与胎孕。现代医学认为关元穴可调节内分泌,治疗生殖系统疾病。艾灸此穴可培元固本,补益下焦。

艾灸|治疗那几天痛经的艾灸疗法!

地机穴

地机穴属足太阴脾经,在阴陵泉(胫骨内侧髁下方的凹陷中)下3寸。地机穴和脾理血,调燮胞宫。可作为日常保健穴位,找到该穴位周围最敏感处,用拇指指腹由轻到重的按揉,每次按揉3~5分钟,每天进行1~2次。孕妇慎用。

艾灸|治疗那几天痛经的艾灸疗法!

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缘后际。足部的三条阴经在此处交会,三阴交还被称作妇科主穴,可延缓衰老,推迟更年期,保证女性魅力~艾灸此穴可调补肝、脾、肾三经气血,有消谷化食、调经止痛之功。孕妇慎用。

操作:在上述几个穴位处进行隔姜灸,一般每穴施灸5~7壮,每日灸1~2次。可在月经前几天或一个星期开始艾灸,如果不是经量较多经期也是可以继续艾灸的。一般艾灸十天为一疗程。

艾灸|治疗那几天痛经的艾灸疗法!

这里特别给大家推荐一个缓解月经疼痛的小妙招:

去药店买来酒精棉球,痛经时塞到两侧耳朵中,3~5分钟即可有效缓解疼痛。

其原理是“肾开窍于耳”,酒精温热,可以很好地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对于缓解痛经十分有效。好多女生会把痛经归咎于某一次大姨妈时吃了雪糕或者着了凉,十个人痛经,有九个就这样把自己的痛经说成是宫寒,实际上问题可能并没有这么简单,还有更复杂的原因。有的家长不但不重视,反而还会开玩笑说痛经没什么大不了,以后生了孩子就好了,这样的说法也是不可取的。

艾灸|治疗那几天痛经的艾灸疗法!

关于痛经,我们至少应该知道自己属于哪种症型,才能够有针对性的调理治疗。

痛经的中医分型

气滞血瘀

表现为经前乳房胀痛、经期间出现小腹胀痛、心烦易怒、经量少或行经不畅。可取适量玫瑰花、佛手泡水代茶饮用。

气血虚弱

表现为经期小腹绵绵作痛或小腹阴部坠痛,喜温喜按,月经量少、经色淡,可伴有面色苍白或萎黄、少气懒言、神疲乏力等症状。平时可用少量黄芪和大枣泡水饮用。

阳虚内寒

表现为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月经色淡量少,伴有腰膝酸软、手足不温、小便清长等。可服用生姜红糖温经散寒,养血止痛。

肝肾虚损

表现为常在月经结束后一二天小腹绵绵作痛,月经量少、色淡、质稀,常伴潮热、耳鸣、头晕等症状。可经常食用或泡服枸杞子。

除了上面说到的代茶饮之外,还可以采取贴敷、泡脚等方法缓解痛经症状。同时月经期应避免着凉,少洗头。如果痛经实在难以忍受,建议吃止痛药缓解并进行系统的治疗,可去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