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温通之要,气血调(四):治疗寒/热/虚/实,温通经络、调畅气血

作者:神黄中医说 2017-09-19阅读:1272次

艾灸温通之要,气血调(四):治疗寒/热/虚/实,温通经络、调畅气血

点击文章末尾蓝色“了解更多”,体验【中医智库】,获取更多中医知识、养生食疗方、名家医案。

温通之要,气血调

《说文解字》释“灸”为“长久当灼”之意,提示了艾灸治疗的操作特点。李时珍《本草纲目》还记载“蕲艾一灸则直透彻,为异也”,即艾灸治疗时,艾火的持续作用,可以激发作用腧穴(或部位)局部气血,并通过疏通经络,调整全身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艾灸温通之要,气血调(四):治疗寒/热/虚/实,温通经络、调畅气血

艾灸的温热刺激,虽然可以产生多个方面和层次的温通效应,其主要机制是通调十二经脉气血。这一认识在《内经》中已经被记载:“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其治以针艾,各调其经气”(《灵枢·经水》),即阐明了艾灸具有通调各经气血的作用。同时还指出“气血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素问·调经论》),气血“喜温而恶寒”的特性,故温灸治疗尤为必需。因此,艾灸治疗寒、热、虚、实诸证,其机制可以归纳为温通经络、调畅气血。

艾灸温通之要,气血调(四):治疗寒/热/虚/实,温通经络、调畅气血

医学真传

经络的不通,可以有虚实两个方面,气血不足可以导致经络不畅;气血瘀滞也可以导致经络不通。扶正祛邪、调和气血亦即通经之用也。故高秉钧《医学真传·心腹痛》有“夫通则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升,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因此,艾灸治疗的多种适应证和各种治疗效应,都是基于艾灸的温通作用实现的。

艾灸温通之要,气血调(四):治疗寒/热/虚/实,温通经络、调畅气血

当代学者陈日新提出了热敏灸,认为针灸治病的精髓是“气至病所”,艾灸疗法针对临床经络不通导致的诸多病症,以高效激发经络感传为途径,开通经络,疏通经气运行,达到治本的目的,对于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病常能取得立竿见影的神奇疗效。

下一期:艾灸温通之用,强弱与缓急(五):温通作用的强与弱

点击文章末尾蓝色“了解更多”,体验【中医智库】,获取更多中医知识、养生食疗方、名家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