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天气渐凉,阳虚体质赶快艾灸

作者:你东来我西往 2017-09-22阅读:2501次

艾灸|天气渐凉,阳虚体质赶快艾灸

中医养生立足中医学理论,以“治未病”为核心,主张三因制宜,其中包括形神共养、协调阴阳等一系列养生原则。治未病源于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其内容广博,一直以来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和防病保健,关键在于已病前的保健防病。古时就有记载“上工治未病”之说,出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意思是贤明的人,重在防治疾病而不是治疗疾病,等已经发现生病了才知道用药去医治,已经出现混乱了才知道需要治理,这就象你口渴了才知道去挖井,要打仗了才知道去制作武器,是不是太晚了些呢?可见,日常的预防是很重要的,而不是等到出现疾病了再治疗。

我们今天说的阳虚体质是指人体阳气不足而导致体质偏颇,以机体不得温煦,表现为平素畏寒,手足不温,喜热饮食,口唇色淡,易出汗,大便溏薄,形体特征多为形体白胖,肌肉松软,肉不健壮。

艾灸|天气渐凉,阳虚体质赶快艾灸

发病多为寒证,或易从寒化。现在有部分人是阳虚体质,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养生和预防保健将会越来越受重视,因此,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善阳虚体质是大家非常关心的事情。我们以体质学说和治未病理论为指导,建议大家可以采用艾灸的方法改善阳虚的情况。

足三里穴

艾灸|天气渐凉,阳虚体质赶快艾灸

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犊鼻与解溪连线上。足三里为强壮保健要穴,对于虚劳诸证有很好的疗效,也是日常保健常用穴。除采用艾条灸之外,还可以采用艾炷瘢痕灸,对于体虚易感冒之人效果很好,但是瘢痕灸会对身体皮肤有所损伤,具体采用还要慎重。

关元穴

艾灸|天气渐凉,阳虚体质赶快艾灸

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本穴有很好的强壮作用,是保健常用穴。具有很好的补阳作用,对于阳虚,脱证,虚劳无力,生殖系统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神阙穴

艾灸|天气渐凉,阳虚体质赶快艾灸

在脐中央。此处是禁止针刺的,多用艾炷隔盐灸法或艾条悬起灸,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也可用于日常保健,治疗虚寒性疾病,多用艾灸神阙,像我们之前介绍的腹泻及脾阳虚的调理,都用到了此穴。

肾俞穴

艾灸|天气渐凉,阳虚体质赶快艾灸

在脊柱区,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背俞穴穴性偏补,相应脏腑的虚症,可选用对应的背俞穴来治疗,肾阳的温煦作用对于人体是非常重要的,肾阳虚之人很多见,可以选关元,神阙,肾俞用灸法。

命门穴

艾灸|天气渐凉,阳虚体质赶快艾灸

在脊柱区,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有温补肾阳的作用。以上介绍的都是补益作用很好的穴位,其中以补益肾阳为主。

以上各穴可采用艾条温和灸法,每穴20~30分钟,以局部感觉温热逐渐向皮肤深处渗透为宜,不宜过灸或者重灸,以免造成损伤。灸法操作简便,效果持久,坚持操作,会逐步改善阳虚体质,同时要注意平时饮食、情志及运动的合理选用,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

除了艾灸,还可以配合拔罐法调理阳虚的身体,下面为大家介绍一则医案:

医 案

拔罐结合艾灸治疗阳虚体质,方法如下:患者背侧畏寒为主者取脾俞、肾俞、阿是穴;腹侧畏寒为主者取关元、足三里、阿是穴。肩背畏寒者加膏肓、肺俞;表虚多汗者加大椎、肺俞;腰部冷痛者加命门、腰阳关;腓肠肌抽搐者加承山;手足不温者加内关、三阴交;胃脘冷痛者加中脘、梁门,每次取8~12个穴位。每次灸30~40分钟,灸后以穴处潮红、微痒、蚁行感等为宜。

较严重情况可以在腹部闪罐,再艾灸,方法如下: 按顺时针方向,由左梁门→左天枢→左水道→关元→右水道→右天枢→右梁门→中脘→左梁门,循环闪拔,每穴闪罐10~15次,以患者自感腹部有温热感、腹部皮肤潮红为度。治疗隔天1次,5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艾灸|天气渐凉,阳虚体质赶快艾灸

首先以拔罐之法,行局部之气血,再施以温阳之艾灸,则会大大提高艾灸温阳之疗效。体质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综合了先天禀赋及后天的饮食、起居、运动、心理等生活因素相融合而形成,非一日一因所就,故应结合患者生活起居等情况予以健康指导。

体质的改变与饮食营养、生活起居、精神情志、运动锻炼、社会环境、自然环境、药物和疾病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可以使非阳虚质转变为阳虚质,也可以使阳虚质转变为非阳虚质。阳虚质在临床上主要是以平素畏冷,手足不温为主,而艾灸穴位温灸通过艾条的药性及温热刺激,起到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活血逐痹、补虚助阳的功效,可以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饮食起居,防病于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