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艾灸 : 护肝壮阳气最佳时机!

作者:艾蓬轩艾灸 2018-02-04阅读:3390次


立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时间为2月4日,这时太阳到达黄经315°时。立春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

立春养生歌

立春解冻万物苏,候鸟溶冰陟被负。

天人合一食为本,顺应自然待换符。

温热毒邪常沁扰,忽寒忽暖识时物。

运动体健是关键,养阴益阳慢减服。

立春气候特征

春意味着风和日丽,鸟语花香;春也意味着万物生长,农家播种。故《立春》诗云:“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左河水)。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险负冰。”

意思是说,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缓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而上游动,此时水而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而。立春时节,万物复苏,大气乍暖还寒,气温忽高忽低,气压变化较大,但气候仍以风寒为主,因为当阴气和阳气进行交流的时候,便会出现风,尤其初春,更是多风。此时在我国北方,冷空气还古据着主导地位,甚至有的年份还会有强冷空气向南侵袭,造成较大范围的雨雪、大风和降温大气。

立春养生要点

1、起居养生

民间谚语说:“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早在《黄帝内经》中就载:“春三月,此谓发陈,大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也就是说,立春以后的睡眠,应遵循“晚睡早起,与日俱兴”的原则。

2、饮食养生

立春饮食调养要注意阳气生发的特性。《素问,藏气法时论》曰:“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因此立春应少吃酸性食物,宜多吃辛甘发散之品,如香菜、韭菜、洋葱、芥菜、萝卜、豆豉、筒篙、茵香、菠菜、黄花菜等。

3、情志养生

立春养生应以养肝为主,养肝切忌“怒”。生气发怒易导致肝脏气血郁滞不畅而成疾。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绪易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发精神病、肝病、心脑血管等疾病。因此,立春时应注意调养精神,保持乐观情绪,力戒暴怒,尽量保持心态平和,以使肝气顺达,肝气正常生发。

4、运动养生

立春时大气虽已转暖,但仍很寒冷。此时运动应选择踏青、散步、慢跑、打太极等强度不太大的方式,以微有汗出为度,避免运动后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否则易损耗阳气,对养生不利。踏青是立春时较为适宜的运动。因为此时多去户外游玩,能与大自然生发的春气相呼应,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放松了心情,有利于调养肝脏。

立春节气| 艾灸养肝护肝

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字。在中医的理论中,春季与肝相对应。肝的生理特点主疏泄,在志为怒,恶抑郁而喜调达。所以从立春开始,人们就应该着手养护肝脏了。

立春时人体内阳气开始生发,此时艾灸,可以养阳助生发,调肝养肝,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代谢机能得以正常运行。此时艾灸对全年的健身防病都是十分有利的,甚至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艾灸推荐穴位:肝俞穴、太冲穴、太溪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

肝俞穴是肝的背俞穴,是肝的元气在身体背部汇聚而成的“水潭”,肝俞是养肝不可缺少的穴位。

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大约相当于储存肝经元气的仓库,刺激太冲,能很好地调动肝经的元气,使肝脏功能正常。

足三里穴、三阴交穴是补脾胃的要穴,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靠它们运化,所以养肝必须把脾胃这个运化气血的“机器”保养好。

太溪穴是肾的原穴,是储存肾脏元气的仓库。肝属木,肾属水,树木需要水的浇灌才能健康成长,所以养肝必须要滋阴。用太溪调动肾脏的功能,能够更好地“滋水涵木”。

艾灸方法:选取以上2-3个穴位,用艾条悬灸,每穴每次施灸15-20分钟。

“湖北蕲艾厂”为您提供更多的健康知识。查经络、查穴位在首页的右下角有一个“艾灸学堂”的工具,可以学到更多穴位知识。还有“您哪里不舒服”等常见疾病的艾灸方法和更多的艾灸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