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知道用艾灸祛湿的最佳时刻跟手法,你知道吗?

作者:医药人健康交流 2017-07-24阅读:5754次

随着一年之中最热的“三伏天”的到来,人们的身体都纷纷感染上了风湿,艾灸祛湿也是很多人选择祛湿的一种方法,但是正确的艾灸时刻你真的知道吗?艾灸是一种被广泛运用的中医疗法。对于很多病症都有明显的疗效,并且很容易上手,已经被很多人了解与重视。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下艾灸的基本疗法。

艾灸的功效:

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

艾灸的作用:

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

艾灸的作用广泛,现代研究认为,艾燃烧生成物的甲醇提取物,有清除自由基作用,并且比未燃烧的艾的甲醇提取物作用更强。施灸局部皮肤中过氧化脂质显著减少,此作用是艾的燃烧生成物所致。艾的燃烧不仅没有破坏其有效药物成分,反而使之有所增强。艾燃烧生成物中的抗氧化物质,附着在穴位处皮肤上,通过灸热渗透进入体内而起作用的。

按照具体时间来分便是:

凌晨3点到上午9点是一天的春季,叫日春

上午9点到下午3点是一天的夏季,叫日夏

下午3点到晚上9点是一天的秋季,叫日秋

晚上9点到凌晨3点是一天的冬季,叫日冬

上午大自然和人体的阳气都开始升发,借助这个时间艾灸可以事半功倍,特别是针对阳虚、气虚质的人,如怕冷,手足不温,免疫力低、大便不成形等。

当然根据不同体质和病症,艾灸的时间也不一样,如调理脾胃功能,可以在早上9-11点灸,养肾在下午5-7点灸。一般艾灸养生保健一般为:上午10-11点;下午2—4点为宜。

艾条的常用艾灸方法

温和灸: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施灸的部位,在距离皮肤2~3厘米处熏烤,使被施灸部位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感为宜,一般每次每穴灸5~7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回旋灸:施灸时,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保持2~3厘米的距离,但位置不固定,而是以施灸部位为中心,均匀地想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施灸。以穴位局部皮肤红润、灼热为度。

虽然艾灸可以治祛湿,但是总所周知,祛湿效果最好的食物莫过于薏米了。薏米的祛湿功效早在古代就有记载,《本草纲目》记载:薏米能健脾益胃,补肺清热,去风渗湿。

1、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

2、红豆,在中药里称作“赤小豆”,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因为它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

薏米红豆粥

材料:薏米10克、红豆20克、芡实5克、枸杞2克。

做法:1、将薏米、红豆等洗净。

2、红豆、薏米浸泡1小时。

3、然后将所有材料盛入炖盅,放入适量的水,文火炖3小时,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冰糖,即可食用。

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既要祛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说到祛湿,不得不提中医学推荐的是百草芳颜,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就记载过,以“五谷为养”,百草芳颜是精选人体所需的多种五谷杂粮合理搭配。它是由红豆、薏米、枸杞、红枣等精心现磨成的,没有添加任何色素香精的,纯天然效果好。

注意艾灸出现问题时的应对方法

晕灸:艾灸后偶然出现发热疲倦、口干、头晕、烦躁等现象,不必过于担心,可以尝试活动活动身体,饮用适量温开水,或针刺合谷、后溪等穴位,可迅速缓解不适症状。

过敏:若出现局部活全身过敏性皮疹者,一般于停止艾灸后几天内可自然消退。在此期间应服用抗组胺药和维生素C等,多饮水。如兼有发热、奇痒、口干、烦躁不安等症状时,可适当应用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强的松),每天服20~30毫克。情况严重这应及时去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