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处方:平冲降逆方

作者:军芳话养生 2018-01-15阅读:2861次

组成:1):内关,公孙,太冲,涌泉,中极

针灸处方:平冲降逆方

内关

针灸处方:平冲降逆方

公孙穴

1)公孙。公孙,公之辈与孙之辈也,言穴内气血物质与脾土之间的关系也。脾经物质五行属土,其父为火,其公为木,其子为金,其孙为水。公孙名意指本穴物质为脾经与冲脉的气血相会后化成了天部的水湿风气。本穴物质来源于二个方面,一是太白穴传来的天部之气,二是由地部孔隙传来的冲脉高温经水。冲脉的高温地部经水出体表后急速气化与天部的气态物相合,形成了本穴天部中的水湿风气,故名公孙。(冲脉为经脉之海,其特点是"主渗灌溪谷",其来源是位于人体重力场中心部的高温区胞宫,故其气血物质温压较高。而本穴位处人之足部,在地球重力场的制约下,冲脉流行至公孙穴的物质为下行的水液,流行的通道是冲脉的体内经脉,故冲脉气血出公孙穴后会急速气化。

2)足太阴络穴。络,联络也。本穴物质为天部的水湿风气,其运行为横向输散脾胃二经,有联络脾胃二经各部气血的作用,故为足太阴络穴。

3)冲脉足太阴之会。理同公孙穴名解。

功能作用:

以水湿风气的形式运化脾经之气。

定位:

在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

主治:

1. 胃痛,呕吐,腹痛,腹泻,痢疾等脾胃肠腑病证;

2. 心烦,失眠,狂证等神志病证;

3. 逆气里急,气上冲心(奔豚气)等冲脉病证。

操作:

直刺0.6—1.2寸。

配伍:

1、配丰隆、中魁、膻中,有健脾化痰的作用,主治呕吐痰涎,眩晕不已。

2、配解溪、中脘、足三里,有健脾化食,和中消积的作用,主治饮食停滞,胃脘疼痛。

3、配束骨、八风,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足趾麻痛。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急慢性肠炎、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精神分裂症等。配中脘、足三里主治胃脘胀痛;配丰隆、膻中主治呕吐、眩晕。

针灸处方:平冲降逆方

太冲穴

针灸处方:平冲降逆方

涌泉穴

针灸处方:平冲降逆方

中极穴

中极穴, 位置:体前正中线,脐下4寸。 经属:任脉、系足三阴、任脉之会,膀胱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乙结肠,伤气机。 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中极穴位于人体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具体找法如下:将耻骨和肚脐连线五等分,由下向上1/5处即为该穴。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生殖器疾病、泌尿疾病、尿频、尿急、生理病、生理不顺、精力不济、冷感症等。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穴位按摩治疗膀胱炎、穴道指压法治疗圆形脱发症。

取穴方法:

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

主治疾病:

小便不利,遗溺不禁,阳痿,早泄,遗精,白浊,疝气偏坠,积聚疼痛,月经不调,阴痛,阴痒,痛经,带下,崩漏,阴挺,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水肿。

配伍:

1).配大赫、肾俞、阴交、三阴交、次髎治阳痿、早泄、遗精、白浊、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阴挺等症(肾气虚型);

2).配阴谷、气海、肾俞治遗溺不止;

3).配大敦、关元、三阴交治疝气偏坠;

4).配水分、三焦俞、三阴交、气海、委阳治水肿;

5).中极透曲骨、配三阴交、地机治产后、术后尿潴留;

6).中极透曲骨、配气海、膻中、足三里治尿潴留(老年人气虚)。

2):太冲,公孙,气冲,3):章门,期门,涌泉,气海,4):耳穴:神门,肝,肾,交感,心,耳穴帖压法。功能:调肝肾,平冲逆。针法:平补平泻或泻法。主治:

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心胸、咽喉,或惊悸不安,或胸闷喘逆,或咯血吐,或头晕目眩,甚至昏厥不知人事。惊恐和情绪受刺激时易发。或见寒热往来。舌苔白,脉弦或弦数。

临床应用:

1).咳喘:病发时胸闷喘逆甚者,1方加列缺、肺俞以宣肺止咳,降气平喘。

2.少腹冷痛,脐下悸动:1方加灸关元、命门以温肾散寒。

3.咯血吐血:若气上冲胸兼见咯血吐血者,1方可加气冲、中都以疏肝降逆、和血止血。

4.惊悸不安,1方加巨阙、神门以调心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