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西医|为何中医失宠了?

作者:AM糖果的爸爸 2017-08-28阅读:5526次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相信这两年不少父母又重新当了回爸妈哈!小编也刚刚有了宝宝,跟那些二胎父母一样,还沉浸在幸福中,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啊,一则新闻,不知道牵动多少父母的心!

这则新闻剑指“茵栀黄口服制剂和茵栀黄注射液”,我这心啊,瞬间被提溜到嗓子眼啊,相信那些二胎父母更是焦虑!因为宝宝一般情况下都有黄疸,核黄疸还会导致脑部疾病,所以估计很多父母在黄疸不退的情况下,选择使用茵栀黄。

然而,当有一天我看到药监总局的公告,我TM就不能淡定了,因为宝宝也服用了茵栀黄!

CFDA关于修订茵栀黄口服制剂说明书的公告(2017年第96号)

根据药品不良反应评估结果,为进一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决定对茵栀黄口服制剂说明书【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项进行修订。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所有茵栀黄口服制剂生产企业均应依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按照茵栀黄口服制剂说明书修订要求(见附件),提出修订说明书的补充申请,于2017年9月29日前报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备案。

修订内容涉及药品标签的,应当一并进行修订;说明书及标签其他内容应当与原批准内容一致。在补充申请备案后6个月内对已出厂的药品说明书及标签予以更换。

各茵栀黄口服制剂生产企业应当对新增不良反应发生机制开展深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茵栀黄口服制剂使用和安全性问题的宣传培训,指导医师合理用药。

二、临床医师应当仔细阅读茵栀黄口服制剂说明书的修订内容,在选择用药时,应当根据新修订说明书进行充分的效益/风险分析。

三、茵栀黄口服制剂为处方药,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用药前应当仔细阅读茵栀黄口服制剂说明书的新修订内容。

特此公告。

药监总局用词很苛刻,很严肃!严肃的行文,让我不寒而栗!

关于茵栀黄的问题药监总局在2016、2017年连发两次公告,并且茵栀黄三个字用红色特别标注,可见问题不一般啊!

中医 /西医|为何中医失宠了?

国家药监局截图,茵栀黄三个字用红色做了特别强调(尊重版权,禁止盗用该图标志等,否则,后果自负)

中医 /西医|为何中医失宠了?

来自网络词条搜索

问题的焦点就在于,目前茵栀黄这种中成药的不良反应还不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绝对有,导致新生儿出现很多问题!

我们不是药剂专家啊,我们只能希望药剂师好好做研究啊!别老拿“尚不明确”说事啊!

这个问题让我联想起最近的中医风波,好多学者集体反对中医,我本来是笃信中医的,但是茵栀黄的事件,让我不得不权衡中医和西医,孰优孰劣?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怀疑中医,甚至不再相信?

一、理论体系庞大,涉及面广,入门难。

中医世家的前辈会告诉你“中医治本,西医治标”,光是“本”这个子就得解释半天,甚至几年,你都不一定懂得什么是“本”。

中医理论体系庞大,庞大到你无法想象,你会说西医也有庞大的理论,这里我可以武断的说,西医的理论体系比起中医理论体系,真的是小巫见大巫!

中医 /西医|为何中医失宠了?

浩渺的宇宙

也曾读过《黄帝内经》,听过曲黎敏教授对于《皇帝内经》的解读,瞬间觉得自己渺小的不能再渺小,瞬间觉得世界好空灵啊!

中医理论真的是博大精深,这个词用的太定性,现代人喜欢定量的东西,有多么博大,有多么精深,大能不能用长宽度量,深能不能用潜水器测一下,这我只能说,难啊!

曾经跟一位养生专家聊过,她说有时候中医入门就像一层窗户纸,你捅破了,就知道其中的奥秘,你捅不破,面前永远是模糊的!

听着玄不愣登的,不明觉厉的样子!

反观西医理论,到是本是本,纲是纲,容易上手!

二、入门了,理论玄之又玄,时间久,反馈慢,难坚持

不少大学开设中医学科,好不容易入门了,对中医理论有那么一点顿悟,但中医理论太玄,讲天时地利人和,讲阴阳五行,讲气之运化,讲浑然天成,讲。。。。。讲的那些太晦涩难懂,知道的你是在学中医,不知道以为你在研究神学呢?

理论玄幻难懂是摆在中医面前的一大问题,好在我们有中医理论传承,不好的是这期间也发生了断代,不然中医会发展的很好很好!

中医 /西医|为何中医失宠了?

网络配图 华佗像

断代的例子,比如神医华佗,他因为给曹操看头痛病,说要做开颅手术,结果曹操怀疑华佗要杀他,于是干掉了华佗,他的医书也被狱卒焚毁!可惜可惜!

从这个例子你可以看出,中医也是可以做手术的,神医华佗敢给曹操做手术,没两把刷子,他敢这么说?所以谁说中医只是弄药?

中医需要时间,所以大学四五年时间真的不够用,大学里你参加点什么篮球赛、弄点文艺晚会、偶尔泡泡妞,留下读书的时间真的少之又少?

还有个问题就是反馈慢,现在都是临床医学了,所以医学研究特别注重病理反馈!啥意思呢,比如你测试治疗流感的药物,西医直接研究流感病毒类型,有的放矢,各个击破,可以拿小白鼠研究,而中医呢,需要反复的配药,研究病人反馈,你见过中医拿小白鼠研究的吗?

所以病理反馈上,中医就慢了好大一截!让你看不到学海的岸边啊!西医又体现了自身优势!

三、学术氛围,人心不古

现在正儿八经做学问、做研究的不多了,赚钱才是硬道理!

教育产业化严重,大咖疯狂吸金!学者参与商演!。。。。。。(此处省略一万字)

悬壶济世的不多了!

中医or西医,路在何方?

中医治本,西医治标,各有千秋吧,我们不能因为怀疑,就全面否定中医!

但中医也要学一下西医的方法,现代可以有条件允许这么做,青蒿素不都已经精确到分子式了吗?

那么路在何方?并驾齐驱发展,互相借鉴进步!

中医 /西医|为何中医失宠了?

敢问路在何方?

关注我,聊聊有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