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谌予诊疗糖尿病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倡导较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

作者:神黄中医说 2017-10-15阅读:1209次

祝谌予诊疗糖尿病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倡导较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

点击文章末尾蓝色“了解更多”,体验【中医智库】,获取更多中医知识、养生食疗方、名家医案。

倡导较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

祝谌予诊疗糖尿病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倡导较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

祝谌予教授早年曾跟随名医施今墨先生学习中医,学业既成,又东渡曰本在金泽医科大学系统学习西医四年,由于受施今墨先生的影响以及求学经历的原因,其力倡中西医结合,认为中、西医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只有相互佐证和补充,扬长避短,才能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提高疗效。对于自己的学术思想,祝谌予教授曾经撰文阐述:我的学术思想主要是继承了老师施今墨先生的思想,概括起来有两点:一是力倡中西医结合,二是力倡辨证论治。祝谌予教授本着古为今用,西为中用的原则,在学术上兼收并蓄,学贯中西,力主中西医结合,是我国近代中西医结合事业开创性人物,他指出:过去中医治病由于客观条件所限,没有或者不懂得用西医化验指标来参照,对疾病的疗效判定只能依据主观症状的改善或消除,实际上是不够完善的。在临床中祝谌予教授始终贯彻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的路线,每遇疑难病症,首先采用西医各种检查手段,明确诊断,然后再按中医辨证,确立治疗方案,因此疗效卓著。

祝谌予诊疗糖尿病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倡导较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

祝谌予教授认为所谓中西医结合有几个必由途径:首先要认真学好中医和西医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通过临床实践逐步加深对其理论体系的认识。在中西医结合的过程中,大致分为三个层次:要经历低层次和较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实践,进而探索理论上结合的研究工作。如中药西药混用、中药西用、按中医辨证定方后依现代药理选择药物加减等即为低层次中西医结合的实践。

较高层次中西医结合的实践就是要将西医诊断和化验指标纳入中医辨证,将西药定性纳入西药中用一一用中医理论指导运用中西药物。在临床中祝谌予教授对一些没有症状的疾病,如临床症状不典型的糖尿病,平时并无任何症状,只有在体检时才发现血糖增高。传统中医对此就无证可辨,也无方可出。祝谌予教授研究糖尿病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把西医的病因病理、诊断方法、化验指标及药理研究有机地结合到中医治疗中。空腹血糖高考虑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其原因可能是周围炎症浸润,造成胰岛细胞受损,不能正常产生姨岛素;也可能机体自身的免疫识别出现问题,抗体攻击胰岛细胞所致。于是就从清热和活血方面去治疗,其治疗瘀血型糖尿病组成降糖活血方时选用广木香、当归、益母草、赤芍、川芍为主,该方本为对防治新生儿溶血病有效,药理研究证实其具有抑制免疫性血型抗体的作用,故又称之为抗免疫方,祝谌予教授选用该方治疗瘀血型糖尿病是取其既能活血化瘀又可抑制免疫反应的功能,中西医理均能解释。餐后血糖高可能是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或者胰岛素受体灵敏度降低,以致胰岛素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于是选择从健脾燥湿去治疗,就可以将血糖降下来。虽然随着现代医学发展,知识更新、理论发展,科研成果曰新月异,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一思路确实提高了临床疗效,值得总结思考。又如对已在服用降糖西药的糖尿病人,祝谌予教授通常嘱其在服用中药治疗期间不要緣停西药,而是要监测血糖下降情况逐渐减量,渐至停服,体现其客观的科学态度。

祝谌予诊疗糖尿病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倡导较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

高层次中西医结合的实践应该是理论上结合的探索。理论上的中西医结合相对比较困难。如用现代医学研究中医的阴阳,通过内分泌、生物细胞学等多方面研究可以看出,阴阳并不是虛无缓缈的。再如当时中国医学科学院修瑞娟教授从事的血液微循环的研究,揭示了红血球在毛细血管中的运动形态(变形、集聚)和血液流变的规律。祝老运用于观察糖尿病患者的微循环,发现一部分糖尿病患者有微循环障碍,血流有异常改变,据症辨证为血瘀证;用活血化瘀法治疗,不但微循环障碍解除,血糖也降下来了,因而走出了一条以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的新路。李振中同志根据祝老提出的活血化瘀治疗糖尿病的理论以及篩选的药物,发展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理论与治疗。

祝谌予诊疗糖尿病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二)强调辨病辨证分型论治

点击文章末尾蓝色“了解更多”,体验【中医智库】,获取更多中医知识、养生食疗方、名家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