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思维原创 “针灸必先诊脉”的是与非

作者:金华佗中医 2017-10-18阅读:3835次

中医思维原创 “针灸必先诊脉”的是与非

《灵枢•终始》:“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二泻一补,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人迎二盛,泻足太阳补足少阴,二泻一补,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故可日二取之也。”

所以有学者提出了“针灸必先诊脉”的结论。

看似很有道理,然而临床是否如此呢?

我们先看支持的例子:

《灵枢·经脉篇》在十二条经脉循行文字之后,都有类似的脉诊论述:“肺手太阴之脉……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大肠手阳明之脉……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由此可见脉诊在针刺治疗中的受重视程度。

中医思维原创 “针灸必先诊脉”的是与非

《素问·脉要精微论》更说“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现五藏有余不足,六府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可见,诊脉是判断患者脏腑虚实、形体盛衰的重要因素,诊脉后对针灸治病更有把握

《灵枢经·终始》:“终始者,经脉为纪。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这里更把脉诊提到了极高的地位。

更有甚者,《素问.缪刺》“今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处,不入于经俞,命曰缪刺。”至此发展出了后世的《络病学》,也是对针灸中对“脉”这一现象重视程度的体现。

这些都足以见得以脏腑辨证为核心的脉诊在中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问题来了,离开脉诊是否无法针灸

阿是穴笑了。

《灵枢》有云:“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所谓易陈者,易言也,难入者,难著于人也”。

针灸之前如何克服这一点?针灸学徒如何克服中医的定势思维?

中医思维原创 “针灸必先诊脉”的是与非

老子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而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首先,部分注家对脉诊在针灸中的定位有误解:

《灵枢·九针十二原》中的“凡将用针,必先诊脉”是针刺的基本原则之一,许多篇章的语义都可按此原则去理解.但遗憾的是,后世医家未能理解“凡将用针,必先诊脉”的深刻含义,将《素问·长刺节论》中的“刺家不诊,听病者言”错误的理解成“刺家不必诊脉,但听病者言”,将《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本来描述脉象的“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理解成针刺手法,同时还将本来描述脉象改善的“气至”理解成“针下气至”等等。

针灸之脉是脉诊之脉

如手少阴心经: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其中描述的经脉循行部位的局部病变,也是经“脉”病变之反应,那么这里的针灸是不需要诊寸口之脉的。

同样,是动所生病里面明确描述的症状,也成为后世寻找“奇穴”的思路,毕竟这些穴位与症状直接具有明确的联系,那么针对这些症状,一旦出现,就可以针灸,例如艾灸至阴穴调整胎位,或许不需要诊脉以判断病变脏腑等等,而另一个被忽视的问题是:经络诊断到哪里去了?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不同的疾病常有特异性的经脉局部红疹、斑点等体现,而这里的诊脉,是针灸必先诊脉的另一层意义吗?

师古而不泥古。

参考文献

胥荣东 , 李辉,"凡将用针,必先诊脉"释义[J].针灸临床杂志 , 2006 , 22 (9) :1-4

【一键找到好中医】想要咨询更多中医药养生知识,请搜索添加客服微信号【jinhuatuokf】

【三好中医师承,尽在金华佗。】想要跟三甲医院名医学中医,请搜索添加课程顾问微信号【jinhuatuo01】

中医思维原创 “针灸必先诊脉”的是与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