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中医?越来越多的误区深入人心

作者:御方堂中医 2017-10-18阅读:1189次

科技的进步,社会的瞬息万变,生活压力的与日俱增,疾病也变得越来越错综复杂,越来越多的病被西医定义为“绝症”,而中医疗效的确切也让中医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很多患者开始转求中医,寄希望于中医能力挽狂澜。

然而,中医跟西医是两个完全不同系统的医学,在西医观念的影响下,很多人带着西医对疾病的理解去看中医。对中医,很多人知其疗效却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看病的过程中带着很多疑虑。有疑虑自然会影响到精神情志,而中医治病非常重视情志对疾病的影响。

同样看到一个感冒,妈妈看到的是孩子在咳嗽打喷嚏。而大夫看到的是孩子身体五脏系统的哪一层次受到了外邪的干扰,所以处理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处理方式不一样,导致了结果的不同。

误会的产生,是因为有了观察角度的限制而造成的,在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情况就是站在自身的立场,用自己的价值标准错误地解读了对方的言行,所以产生误解。

何为中医?越来越多的误区深入人心

中华文化两部奠基之作,《道德经》和《黄帝内经》,其成书的目的其实就是四个字:消除误解。

在此基础上衍生的诸多学问,无一不是这个目的:消除人对自然和社会的偏见,以达到交通无碍的境界。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达到古人“天人合一”的人生理想,这是一种人与自然沟通无碍,物我两忘的人生境界。而这个境界,是通过消除一层层的误会而达到的,这是学习的终极目的。

对生命信息的解读——辨证

如果能对人体的生命系统,以及它的运动规律,建立起一个正确认识,并且用一个理论模型表达出来,那么,我们对身体的一切表现,都会有一个正确的解读,这就叫辩证。这在养生保健方面太重要了,有了这个思想,就不会误读身体信息,做出错误决定。

同样的一个小儿发烧,有些是受凉感冒引起,那么就应该通过驱寒的方式来解决,有些发烧是体内肠道热结所致,那就清肠通便,还有长牙齿长个子时的发热。如果不会解读,通通的物理降温或者寒凉之药甚至吊瓶伺候,就是助纣为虐,孩子因此会留下脾胃虚弱、生长矮小、或者肥胖等等一系列问题。

医术与医道

医术指的是治病的方法,我们用到的针灸、草药、刮痧种种方法都可以视之为术,但是利用这些术之目的是什么呢?就是纠偏,纠正生命运动使之协调,这就叫治病。所以中医既包括可见的医术部分,也包括隐藏在背后的医道,两者是“术以载道” 和“以道御术”的关系。

但是,当我们失去了中医后面隐藏的道,也就是生命运动的规律,那么对中医的理解就完全走上了歧途,对中医产生了一个大大的误会。最常见的一个误会把中医手段当成当成了中医本身,即认为中医就是吃药扎针。

何为中医?越来越多的误区深入人心

其实中医最宝贵的,是她的思想体系和理论体系,有了这个系统,万事万物都可以囊括其中,为生命服务,这才是中医。而且,中医的终极目的,不是治病,而是万民无病,子孙无忧。

《内经》言:“夫子之言,上终天气,下毕地纪,可谓悉矣!余愿闻而藏之,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昭著,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之后世,无有终时”

误会一:中医是治病的技术

中医的目的是健康而不是无病,中医的宝贝是封藏在《黄帝内经》中,有完整、严密理论体系的生命科学思想。

这个思想的高度把天地人三者纳入到了同一个系统内来考察,所以简称为“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个思想不是泛泛而谈,而是可以推理可以运算的数理模型,以此道驭术,则万千方法都可以用来治病

这是大家对中医第一个误会:认为是治病的技术。其实不是,中医首先的目的,是无病,而不是治病。

误会二:中医是纯粹的经验医学

第二个误会,认为中医是没有理论指导的经验医学,因为这个误会,学习中医的朋友走上了注重手段而忽视了中医思想的路子,中医手段的滥用都是由此而起。

何为中医?越来越多的误区深入人心

这个误会导致了另一个现象就是中西医结合,试图用西医的观点去解读中医,走西医为体中医为用的路子。这一下,误会全来了,用狗狗的行为特征去解读老虎的表现,以为它在向你示好,不被吃掉才怪。这就是不懂规律妄解现象带来危险。

现在的中西医逃不出西药加中药的圈圈,这不是真正的结合,想做盟主结合各种力量,要懂各方力量才行。肤浅的结合,一则给病人带来痛苦,二则给中医带来灾难。

因此,了解中医,信任中医,选择中医,配合中医才能在治疗中发挥出中医形神同治的最大优势去治愈疾病。1病人对中医的信任程度

看中医,病人心中先要有“信”。何谓信?信者,诚也。心诚,则病人的康复之心与医生的治病之心相呼应;且心诚则五脏六腑自能和调,有利于中医取效。

何为中医?越来越多的误区深入人心

例如针灸,医生要治神,病人也要治神,不仅在针灸时完全放松,更要生信,则信心与针灸相合,经气易于激发。恰如撞钟,叩之大则大鸣,叩之小则小鸣。

中医治病,若欲取得满意的疗效,其关键不仅在药方或治疗手段,更在病者与医者在中医上达到“信”的统一,这样才能在治病的过程中排除不良的忧虑对疗效的影响。

2中医看病重在辨证

部分病人求医总会问,某某病(西医病)如何治?能否治某某病?中医治病的核心是辨证论治,辨的是人的体质与证候,而不是西医的病名。中医看病更关注的是病人此刻的症状和了解个人的体质,再根据四诊合参,抓主证,按证施方,而不是按西医的病名来用药。

中医的辨证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医疗效的核心保障,中医本来是没有所谓的辨病的(此病指的是西医的病名,而不是六经病)。

正如,在古代的张仲景、华佗、孙思邈等名医并没有现代医学病名的概念,他们是根据辨证来处方用药的。

用西医的病名来指导中医的处方用药不符合中医治病的思维,仅提供一个病名并不能准确地指导处方用药。

3中医如何看待西医的检查报告

今人生病,总是担心万一是大病怎么办。于是做各种检查,要排除各种可能。若机器真的查出了问题,则心中庆幸,为能查出疾病而认为检查值得。若机器查不出问题来,则忧心忡忡,然后反复检查,越查越忧虑。

其实,生命是动态的,各种指标都处于变化之中,暂时的指标异常并不意味着一定生病。相反,机器检查不出来(现代医学认为这不是病),但如果已经在经络穴位或体表诊察出异常了,说明初病只在无形的气化层次,此时当及时治疗,使疾病消失于无形之中。因此重视感觉比检查更重要。

举个例子临床诊治某不孕患者,针灸配合汤药治疗后,检查其抗精子抗体已经恢复正常。病人很奇怪地问:“中医怎么知道这个抗体,并且能把抗体恢复呢?”中医亦有自己的诊断,您属于胞宫虚寒,气血不畅,冲任失养,因而不孕。中医把冲任气血调和平衡了,其不正常的指标自然能就恢复正常。

中医不依赖现代医学的指标,中医只是使阴阳平衡、脏腑和谐、百脉通畅,诸病自能痊愈。

4心态对康复的重要性

中医治病最重治神。乐观的情绪有利于机体阴阳平衡、气血调和,从而有助于康复。邪不压正,正旺足可胜邪。

然身病易治,心病难治。怨恨恼怒烦忧愁悲恐,这些负面情绪都有“心”在其中,心不能得正,则五脏六腑都不会得正。因此说,治病,不管是身病还是心病,先要治心,根本也在治心。若不能消除这些负面情绪,心神不明,百病难消。

悲观失意、沉沦绝望是自绝生机。如果病人继续反复沉浸在负面情绪之中而不能自拔,则疾病早晚会反复,甚至陷入不治。负面的情绪是大病之源,极大地影响身体健康。

例如,临床实践发现,对于肿瘤病患,只要信心不灭,多可救治。而病人一旦失去信心,则百无一治。

治病是依赖外在的药物还是依赖自己的信心,这是一个每位大病重病慢性病患都要面对的问题。与其把所有的希望寄托于药物不如痛下决心,努力试着把不良情绪排解出去。

5生活调适对康复的重要性

中医养生讲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之理,故在病家更是需要注意合于自然的生活方式。生活、饮食、起居等行为顺应自然,可以借天地之力以助康复。

中医极为重视饮食的忌口。因食物皆有偏性,其偏性能影响脏腑气血,因此,病人对于饮食要有所忌口。

人生于天地,当顺应天地间昼夜的消长、更替来作息。病家更是要注意夜则入眠,晨则起床,使起居合乎天地规律方能利于康复。

中医既是通过调理机体阴阳的平衡来治病,而阴阳的平衡与人的生活、饮食、作息是否顺应自然规律,这对康复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6医患配合对疗效的影响

汉代名医郭玉提出了为医难以取效的“四难”,其曰:“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难也;将身不谨,二难也;骨节不强,不能使药,三难也;好逸恶劳,四难也。”

各种慢性病的治疗,需要患者与医生一起努力。在治疗过程中若见症状变化,需常与医生沟通,不建议滥试偏方。若频繁更医,有可能会耽误治疗。

求医治病,目的在于疗效。疗效的取得需要医患双方努力,而不能完全依赖于医生尽心。否则,患者纵能求得名医,但不能配合医治,终是难以取得满意疗效。

7中医能不能根治疾病

常有人问,某某病中医能根治吗?所谓根治就是彻底治好,不再复发。然而决定疾病会不会复发的根源在于病者,任何急慢性病症,中医可以治愈或者暂时控制症状,但能不能保证不再复发跟病人重视养生,避风寒、调饮食、畅精神,慎起居有密切的关系。

例如,中医可以迅速把感冒治愈,但若病人再触冒风寒,还是会复发,这不算是根治。因此疾病会不会复发,自身的调护才是关键。

何为中医?越来越多的误区深入人心

中医是治“病的人”,而不重在治“人的病”。生病是由于人体的阴阳失衡,正气不足,外邪入侵导致,因此强调病者是疾病过程中的主体。医生通过医术去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让病人机体主动抗邪外出而治愈疾病,病人也需重视自身的养生,身心配合,生活中积极主动去调护才能利于阴阳平衡以驱邪外出,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