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汗,是这样好的!

作者:健康卫视济宁新媒 2018-02-17阅读:3886次

不知什么原因,一天到晚流虚汗,特别是半夜。

我终于明白原因了,这个月除了下雨基本是都在针灸,针灸次数过多,时间又长,造成体内正气外泄引起的。
找了一个适合我喝的方子:滋补甜汤——黄芪桂圆红枣糖水,外加一个鸡蛋。以后每天都这样煮着吃吃,身体肯定会好一点,以前都是用桂圆、红枣、生姜煮茶喝的。
先说说自制玉屏风散
“玉屏风散”是中医预防体虚感冒的专方,主要提升患者的“正气”以抵御外邪,适合于健康人和亚健康人。此外,还能治疗症状轻微的早期感冒,比如伤风后出现鼻塞、怕冷等症状。
玉屏风散取名十分贴切形象,“玉”者,有珍贵而坚固的意思;“屏风”,室内门前挡风的家具;“散”表示该药为散剂,就是将药物研磨成粉后均匀混合而成。“玉屏风散”像是给体质虚弱的人的体内加了一面结实坚固的挡风墙,使风邪无法侵入。
只有三味药物
中医方剂里有“玉屏组合少而精,芪术防风鼎足行”之说,意思就是玉屏风散药味组成少而精,只有黄芪、防风、白术3味药物。黄芪是健脾补气药的代表,于内,可大补脾肺之气,于外,可固表止汗,特别适合于治疗肌表卫气不固导致的体虚盗汗,是方中的主打药物;白术则能健脾益气,帮助黄芪加强益气固表的功能,为辅药;防风异名叫“屏风”,可以解表祛风。
可以说,前两味药,以扶正为主,而防风则以祛邪为主,本方剂正是“标本兼治”的巧妙结合。
怎样判断自己是否属于肌表卫气不固呢?一般来说,有如下情况者可“对号入座”:消瘦,容易感冒,畏风怕冷,稍微活动就出汗较多,或患有过敏性鼻炎(如遇冷风即喷嚏不断)等。
自制玉屏风散
玉屏风散在药店内有成药出售,可按说明书服用。不过,齐文生主任医师说,在家也可自制散剂,非常方便。
1、直接服用:黄芪、白术、防风的用药比例为2:2:1,10克黄芪,10克白术,5克防风,3味药物共碾为细末(药店可以提供研磨服务)为1剂,混合均匀,早晚各1次,温开水送服,1天服完。
2、煎服:上述药物放入药罐,煎汤剂当茶饮,每日煎1剂,分2—3次服用。
几组玉屏风散剂量方子
黄芪30克、防风30克、炒白术50克,共为粗末,每服9克,加生姜3片,水煎服,每日2次。现代常将此作为汤剂服用,药量酌减。
本方的用量,各书不尽相同。例如《世医得效方》为黄芪180克、白术120克、防风60克,《医宗金鉴》为三药等分,本方是采用《成方切用》引《景岳全书•古方八阵》方的用量,与《丹溪心法》方相同,惟黄芪为炙者。今仍从丹溪原方,其它用量可供参考。
本方主用于气虚、卫表不固、自汗不止,容易感冒风寒之证。
表虚、卫外之气不固,津液外泄,故自汗不止;阳气不能卫外,故易患感冒。本方以黄芪补气,实卫固表为主药;白术健脾补气而壮肌腠,以助黄芪益气固肌表之力作为辅药;防风本为风药,善走全身皮表,黄芪得防风而固表之功更为增强,且疏而不留邪,防风得黄芪可祛全身之风邪而不邪正,故用为使药。三药相合,有黄芪固表而外有所卫;有白术固里而内有所据;防风遍行周身既驱已有之风邪,又防再来之风邪。表里皆固,风邪不得入侵,使人体如得屏风之围护,固以”玉屏风”名之。

曾用此方加味,治愈一女青年经常很感冒病,每一发病即鼻塞,全身起小粒状浅红色痒疹,影响睡眠及学习,每月可发生2~3次。经多方治疗,数年未愈。我用:生黄芪9克,白术5克,防风6克,连翘10克,忍冬藤20克,苍耳子9克,白藓皮20克,红花6克,苦参12克,丹参12克,桑枝30克,水煎服。其进6剂,症状消失。嘱上方隔日一剂,再服6剂,然后改为隔2~3日服1剂,再服7剂。半年后追访,来再发生过感冒病。
我还曾用此方合加附子汤随证加减(兼盗汗者,加生龙、牡各20~30克(先煎)、地骨皮9克、炙鳖甲15克(先煎);兼心悸气短者加生龙齿15克(先煎)、珍珠母30克(先煎)、浮小麦30克、茯苓15克)治疗几例久治难愈的自汗症,都收到了良好效果。
对过敏性鼻炎患者,如属卫气虚、表不固,风邪乘之而频发频止者,我常用本方加白芷9克、细辛3克、辛荑9克、苍耳子9克、荆芥穗9克,再随证加l~2味药,常收满意效果。
对卫气不固容易患感冒的人,我常用本方为细末,每次用3~5克,煎水去滓,饭后服,一日3次。要注意用量不可过大,轻量常服,效果反而明显。用开水彻泡后服用亦可。以上个人用法,谨供参考。本方3味药,用相同的量,水煎服,名黄芪汤,洁古老人用此以代桂枝汤,治疗春夏发热有汗,恶风寒,脉微弱之证。如恶风重者,可加桂枝。
本方既可对卫气虚、表不固而易患感冒之人,作为预防之用,又可治疗气虚表疏、患感冒、自汗而表证不解又不可用疏散发表之剂的患者。注意对卫气不虚,表有实邪的感冒,不可使用。
黄芪的介绍
黄芪是一味古老的中药,黄者,色黄;芪者,长也。早在东汉时期的第一部药书《神农本草经》中就将其列为上品。黄芪年消耗量十分庞大。而药用部分是根,一旦根部被刨取,整个植株不再存活。黄芪的野生资源在大量采挖的情况下日渐稀少。为此确定该植物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处方名】黄芪,绵芪,棉芪,口芪,北芪,生黄芪,炒黄芪,炙黄芪等。
处方中写黄芪、绵芪、棉芪,口芪、北芪均指生黄芪。为原药材去杂质,润透切片,生用入药者。
炒黄芪为黄芪片用麸炒至深黄色,筛出晾凉人药者。健脾和胃功效增强。
炙黄芪又名蜜炙黄芪,蜜黄芪。为黄芪片用蜂蜜拌匀,炒至不粘手时取出摊晾,而后入药者。补气润肺功效增强。
黄芪别名:王孙、黄耆、戴糁、戴椹、独椹、蜀脂、百本、百药绵、绵黄耆、绵耆、绵芪、箭芪。
黄芪作为中药性味归经: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无毒。
功效:入气分,可升可降;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行水消肿,托毒生肌的功效;
用于:内伤劳倦,神疲乏力,脾虚泄泻,肺虚喘嗽,胃虚下垂,久泄脱肛,阴挺,带下,吐血,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盗汗,水肿,血盖,痈疽难溃或溃久不敛。
使用提示:内服:煎汤,10~30g(大剂量120克);或入丸、散、膏剂。
1.补气升阳宜炙用;益卫固表、行水消肿、托毒生肌宜生用。
2.气虚体弱,倦怠乏力,食少懒言者,宜与人参或党参相须为用。
3.若脾虚食少,便溏或泄泻者,可与白茯苓、薏苡仁同用。
4.体弱表虚,肌表不固之自汗,及虚人易感风邪者,宜与防风、白术同用。
注意事项:凡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内停阴虚阳亢及痈疽初起不宜使用。
[服用量]:每日500毫克左右可以提高免疫能力.或每日分次服用每次250毫克的剂量也有很好的疗效。
[安全性]:根据临床应用,黄芪无任何副作用,但大剂量服用会导致胃肠胀气和腹泻.
黄芪不可大量服用,在发热和阴气不足的状态下也不可以服用,疼痛湿气条件下也不可以使用.
[价值]:黄芪是非常好的单味补药,但是可能在低的服用剂量(100-200 mg/day)配伍其他免疫补药的方法下会更有效。黄芪这药是一个常用的补气药,补而不燥,在中医界有"十药九芪"的说法,可见黄芪是用量最大的中药之一。黄芪不仅可以用于治疗疾病,而且用黄芪补益身体也是很好的选择。古人在《冷庐医话》中就有"黄芪粥"的记载。
方法是:选用优质黄芪30-60克,加水适量,煎取浓汁去渣后,加入粳米2两、红糖少许,继续煮至粥快熟时,再加入陈皮末1克,煮沸片刻即可。早晚服食,可健脾养胃,补益元气。
另外还有黄芪煨大枣,黄芪煮黑豆则更是补益上品。常服可令人精神焕发,体质增强,养颜润肤,延年益寿。
参考
(l)使用黄芪应当注意患者的体型:黄芪体质--面色黄白或黄红隐隐,或黄暗,都缺乏光泽。浮肿貌,目无光彩。肌肉松软,腹壁软弱无力,犹如棉花枕头,按之无抵抗感以及痛胀感。笔者称之为“黄芪腹”。平时易于出汗,畏风,遇风冷易于过敏,或鼻塞,或咳喘,或感冒。大便不成形,或先干后溏。易于浮肿,特别是足肿,手足易麻木。舌质淡胖,舌苔润。
(2)中老年人应用黄芪的机会较多:缺乏运动,营养不良疾病、衰老,均可导致肌肉松软,腹部尤为明显,腹肌萎缩而脂肪堆积,并可伴有水肿等。这种人即《金匮要略》所谓的“骨弱肌肤盛”的“尊容人”。中老年中这种体型尤为多见。因此黄芪应用于中老年较多。
(3)黄芪须多服久服方能见效:《伤寒》不用黄芪,《金匮》罕见四逆,可见黄芪是内伤杂病的用药。岳美中先生经验,“黄芪之于神经系统疾患之瘫痪麻木消削肌肉等确有效,且大症必须从数钱至数两,为一日量,持久服之,其效乃效”。黄芪以10-30g为常用范围,大剂量可达120g甚至更多。本人曾见家乡皮肤科老中医孙老先生黄芪用至500g。但用量过大可以导致胸闷腹胀,食欲减退,并可出现头昏潮热等。尤其是肌肉坚紧,大便秘结者少用或慎用。多汗而发热、咽喉红痛者,不宜使用。
(4)张仲景用黄芪有一个剂量段:黄芪大量治疗水气、黄汗、浮肿(5两),中量治疗风痹、身体不仁(3两),小量治疗虚劳不足(1两半)。现代应用可以根据张仲景的用药经验适当变化。如用于治疗浮肿,量可达60-100g,治疗半身不遂,骨质增生疼痛等,可用30-60g;用于上消化道溃疡,可用15-30g。
(5)黄芪证的脉象没有特异性。防己黄芪汤用于脉浮,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则主治脉沉,所以,使用黄芪不论脉浮脉沉,关键是看体型和肌肉是否松软。
黄芪有生黄芪、炙黄芪之分,炙黄芪偏于补气,生黄芪偏于生肌敛疮。因此,口腔溃疡患者如果伴有身体困倦、无力、气短、多汗、反复感冒等明显的气虚症状时,最好选择炙黄芪来泡水喝,常用量为10—15克;患者若无上述气虚症状,则最好选择生黄芪泡水喝,常用量为6—9克。

黄芪——其利尿作用在20克以内明显,30克以上就趋向抑制;其对血压影响,15克以内可升高血压,35克以上反而降压。有气虚症状时,用炙黄芪,无气虚症状,则用生黄芪。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的健康信息,仅供大家参考交流,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