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鸣,唐朝人这么治!难怪中国在唐代全球最强

作者:精诚名医汇 2018-03-14阅读:4411次

本文理论依据:《外台秘要》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走进 “精诚名医汇”。列位看官,今天为你说上一个症状,这就是肚子咕咕叫。

肚子为什么咕咕叫?有的人会说,那肯定是饿了呗。

如果真是饿得咕咕叫,那还好说。怕就怕,这叫声,源于肠鸣。


什么是肠鸣?《中医主症证治新编》里面定义明确:“肠鸣是指由于肠管运动而从腹部发出的特定声音的自觉及他觉症状”。伴发肠鸣的,往往有腹胀、食欲不振、嗳气等症。此类病症,在经过大便或者排气之后,会减轻一些。现代医学领域里的“肠道易激综合征”、“消化不良”患者,容易发生此类现象。青壮年多发。

其实,肠鸣不仅是现在的人才有。古人也有肠鸣的困扰。早在《素问·脏气法时论》里面,古人就记载了肠鸣这一症状,谓之曰“肠中雷鸣”、“肠为之苦鸣”。另外,古代的医学著作,比如《证治准绳》、《杂病源流犀烛》里面,都特别提到了肠鸣。尤其是《杂病源流犀烛》,特别开辟了“肠鸣源流”一节,详述其因由,并且列出了六个专门治疗肠鸣的方子。

可以说,肠鸣是古往今来,医家们都很重视的消化异常的表现。

那么,有了肠鸣困扰,我们该怎么办呢?在这里,我们想为您展示一张古代验方。它出自经典,经过了千百年的临床检验。组方如下——

准备柴胡、厚朴各3克,茯苓、橘皮、紫苏各2.5克,生姜3.5克,槟榔1.5克,水煎服即可。

这个方子源于哪里呢?源于《外台秘要》。它的本名,叫做“柴胡厚朴汤”。《外台秘要》是唐代出现的一部文献集成著作,记载了初唐以及初唐以前的医学精华,主要的编撰者,乃是王焘。这部书全书共1104门,均先论后方,载方6000余首。应该说,这部书体现了初唐最高的医学水准。一个民族的兴旺发达与否,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其民族医药的发展状况。所以我们说,《外台秘要》的出现,是中华文明在唐代独步全球的缩影。

那么,这部唐代医学著作里面的方子,是如何治疗肠鸣腹胀这件事的呢?

在这里,我们首先得说说,肠鸣这一现象的来历。

看官须知,肠鸣作为症状,基本不被视作一种疾病。考《中医百病症治大全》,将肠鸣分为脾肾阳虚、脾胃气虚、中焦寒湿、痰湿中阻、肝脾不和、肠胃湿热等类型。《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将肠鸣分为脾肾阳虚、中气不足、中焦寒湿、痰湿中阻、肝脾不和等。总地来说,痰湿和气滞两重因素,是导致肠鸣的最常见的因素。

这里面有一条关系链,很有意思。关系链的的第一节,是肝气郁滞。肝郁气滞,必然影响脾胃。脾胃一虚,气机升降失常,则中焦气滞。中焦气滞,水湿不化,则痰湿渐生。痰湿聚集又加重了气滞。痰湿水饮聚集肠胃,必然肠鸣有声。中焦气滞不运,也必然肠鸣频作。可以说,所有这些的背后,和肝脾不和,脾气虚弱、肝气失于疏泄有关系。

最主要的是,这类肠鸣气滞的人,在当代特别多见。这和饮食不节,暴饮暴食、吃饭速度过快、社会竞争压力较大、失于运动等等因素,都有关系。这类人的特点,就是肠鸣、嗳气、腹胀甚或腹痛,食欲不振,舌苔白腻,放屁或者排便之后,感受会好一些。尤其是肠鸣,终日发作,时时不停,影响工作和学习。

这个时候,前面提到的柴胡厚朴汤,就是不错的调治方法了。为了您看着方便,再把好方赘述一下——准备柴胡、厚朴各3克,茯苓、橘皮、紫苏各2.5克,生姜3.5克,槟榔1.5克,水煎服即可。

这里面,柴胡舒肝解郁,厚朴行气除满。配合橘皮理气、紫苏宽中,这一队药物主要的作用就是行气、除胀。在此基础上,配合茯苓健脾利湿,槟榔下气行水,生姜温散水湿,这就是针对痰湿中阻发力治疗。气行则水行。水行痰自消。两组药物相互配合,共同起到顺气化湿、消胀除满的作用。

你看,这就是唐代人应对肠鸣的办法,简约而不简单,质朴而见内涵。

当然,方药,是需要在中医师辩证指导下才可以应用的。引发肠鸣的,还有其他原因,就容日后为您详说。我们为您撰写此文,目的就是带您初步了解肠鸣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和调治心法,并弘扬祖国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

不过,从现代医学角度看,有些器质性病变,会引发肠鸣,比如肠梗阻等等。这个时候,必须及时就医,解除原发病才可以。

全文完。看官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