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传一刻-第47期:马新童-中医之医法圆通

作者:中医家工作室 2017-07-10阅读:791次

讲者简介:马新童,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北京藏医院中医三科主任,中医全科副主任医师,曾任新疆和田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荣获和田地区第三届青年科技奖。临证善于四诊合参,用方独到,屡除沉疴固疾,近二十年已诊治约20万人次,涵盖30多个民族,被广大患者亲切地称为“马神医”。

马老师对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著作进行深入研究,并广泛应用于各科常见疾病与疑难杂症的诊治,探讨中医防病治病的规律,成果显著。发表论文:中医治疗“急症”案例举隅、伤寒论 “导法”探析、经方中胶饴应用辨析、从伤寒论中的“蛔”看中医的象思维、经方临床应用举隅等。

马老师读经典访名师做临床,经二十多年的学习实践,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中医诊疗体系和治疗经验:如在心脑血管疾病的诊疗方面,开创性的确立了针对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涩”法、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通”法以及复杂性脑血管疾病的“和”法三大治疗法则,创立了针对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治疗以及恢复的系列方剂:

❖ 自拟“调体”系列方剂治疗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等病。

❖自拟“脑泰”系列方剂治疗脑血管疾病。

❖自拟十二味病窦汤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缓慢性心律失常等病。

❖自拟十味胸痹心悸汤治疗冠心病,自拟五味头痛汤、八味头痛汤分别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具有显著疗效。

此外,对小儿脑瘫、阿尔茨海默病、脑萎缩、癫痫以及由于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精神情志异常等疾病的治疗有深刻的体会;对肥厚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等疑难病的治疗也有一定的研究。呼吸系统疾病方面,坚持继承与创新并举,用中药针灸并用法取得良好疗效。对老年慢性咳喘症,拟定了十味咳喘汤、十五味咳喘汤、十八味咳喘汤等系列咳喘方剂,取得了良好疗效。在不孕及妇科肿瘤方面,运用燮理阴阳、调和气血法,已治愈较多不孕症及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患者。

颜大夫推荐

道德本体,一元四质,象数理炁;中医之道,一以贯之,理法方药。扪心自问,我们对中医真正了解多少呢?中医流派之众、辨证模式之多是否已经令我们无所适从?但是如果站在足够高的高度,伤寒温病以及各个流派之间难道就不能通约吗?我们该如何破除成见,立足于临床呢?对于这些问题,马新童老师已思悟多年。下面,就让我们来听一听马老师的思考——医法如何圆通?

录音原文翻译稿:

尊敬的吴老师,巴山夜雨群的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大家晚上好!

非常荣幸受大家的邀请,能够在巴山夜雨群跟大家共同来聊聊中医的一些事儿。今天我和大家聊的是中医之医法圆通。

医之道,任非小,关性命,诚是宝。

医之理,很重要,花气力,抓主要。

边学习,边创造,通古今,明医昭。

我们讲中医是道呢,是法呢,还是术呢?自古以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莫一衷。我认为中医既是道,又是法,又是术,是道器合一的。她不同于单另的一种学科,是对宇宙人生真谛探索的一种方法和实践。

法的层面,介于道和术之间,是一种沟通道与术的桥梁。我们都说“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那么请问,阴阳为何?术数为何?看来我们绕不开阴阳术数,绕不开阴阳术数具体的应用。

道德本体,一元四质,象数理炁,显藏者象,对待者数,主宰者理,流行者炁,阴阳合炁,一炁化三,精气与神,升降出入,气血津液,四象更替,五行运转,六气分经,七曜悬朗,九宫八风,十方圆融。

医是源于道的,“法于阴阳”,那么阴阳在这里是什么呢?我认为取法阴阳有两个方面。第一是日、月、星的层面,取法阴阳就是取法日月星。第二是天地四时阴阳。在中医上主要是把这两块搞清楚。“和于术数”,我们都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都来源于河图与洛书,如果我们完全撇开河图洛书,讲的时候压根不牵涉这些,那么许多东西没有办法讲清楚,没有办法将中医这种特殊的思维方式贯穿始终。

我们都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本于阴阳”。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学中医的人,不懂得真正阴阳的实质,不懂得将阴阳贯彻始终,在临床当中就不是真正的中医人,就不是一个真正的中医学者,不是一个真正的中医临床大夫。

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阴阳是什么呢?为什么古人没有讲“察色按脉,先辨阴阳”?这是因为阴和阳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别”是指入手的功夫,从何处入手而已。因此有《阴阳离合论》,阴阳可离可合。在一年四季中,有四个阴阳离合的日子,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还有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在伤寒例中有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决病法,这些是讲人法天地阴阳四时变化的规律,告诉我们大家任何的疾病都和时间有密切的关系,逃脱不了时间、空间和人本身,天、地、人三才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中医的法门非常多,我们知道中医有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这八法又源于什么呢?其实简单的说不是祛邪就是扶正这两法,不是治外感的就是治内伤的两法,或者加一个不内外。

和诸位一样,怎样学好中医也是我曾经很困惑的问题。在大量的阅读经典和临床后,我们会发觉许多看起来说的好的理论,临床上用起来却是十分得不实在。而有些东西说的可能很简单,用起来非常得方便,有时会有一种感觉——“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这时候我就悟出一个道理: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阅人无数不如明师指路,明师指路不如自己开悟。

如何开悟呢?开悟之道,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有句话叫做“尽信书不如无书”,又说“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其实我个人感觉,既要读书多,还要临证多,又要自己的体悟,要把古人的东西全部练到自己身上去,把古人所讲经典的东西全部在临床当中能够运用出来,能够体会出来。不是为了学而去学,是为了用而去学。所以我们先设定目标,我看书的方法不是把所有的医书从头到尾看一遍,而是哪个有用看哪个,是实用主义者。

古人对各个流派有个说法,比如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杂病法丹溪,热病法河间。这样说有没有道理呢?我们怎么去看这些问题呢?其实古人在行医生涯当中发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他发现用一种方法或一种模型、模式去解决一些问题时,可能也能解决,但是比较复杂,这时候我们能不能根据中医的理法另辟蹊径,另成一些模式、法式呢?中医的各个流派之间能不能通约呢?能不能汇通呢?我认为完全可以。只要站的角度足够高,完全可以统摄,不只是中医之间,中医和西医之间也能统摄,甚至人和天地宇宙也要统摄在一块,因为本身就是一体的。不是分开的的,正所谓“人禀天地之气而生,四时之法而成”。人是法天地阴阳四时的,因此必须和阴阳四时合才行,否则就生病,就是我们讲的疾病。

“在变易的征象中,领悟出不易之理,选用简易之法解决,是谓三易。中医之道法术,亦复如是。”因此我常常跟学生们讲,也跟同道们交流,中医的理是非常非常复杂的,她是天地宇宙之理,而她的法是这些理对人体来说具体的运用指导原则,具体的术是在法的统摄之下具体的操作步骤,这个步骤应该是清晰的,明了的,简单的,而且是可以反复重复的,这样才行。

我们看伤寒杂病论中说“辨某某某病脉证并治”,因此我们看病的顺序应该也是这样的,第一个叫观象,第二个叫识病,第三个是辨证,第四个是脉法,最后是治疗,这才是一以贯之。理法方药一以贯之,望闻问切都是切入点,临床运用的时候四诊要合参,这是最完美的。

许多的病在病人一进门的时候,你就有种感觉,你一望就知道他想干嘛,大概有什么问题,我把这种方法叫做抓大象的方法;有些病人还没进门,你听他说话的声音大致能判定是什么样的问题,一听就知道;有些问题必须要经过问才能知道;有的时候问了半天,好多信息都是不正确的干扰信息,你摸摸脉来体会一下,脉会告诉我们许多没有表达出来隐曲的东西。因此古人说“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这是医生的四个级别,其实每一门如果我们研究得透彻了,都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

我始终认为中医不过五六之学,如果懂得了五和六,中医就学得很好了,至少在理的层面来说已经很清楚了,五和六是可以来指导中医实践的。

五,五运五行,想对其运用自如建议学习傅青主、陈士铎医书中《石室秘录》、《辨证奇闻》;六,六气六经,想对其运用自如建议学习十个版本的伤寒论。想对阴阳有深刻认识与运用的建议学习《景岳全书.传忠录》与《郑钦安医学三书》。

可以说每天都在用五六看病,每天都在用阴阳五行的学说来诊治疾病,可以说无时无刻离不开。都说阴阳五行是玄虚的,在我这里它们不是玄虚的,它都可以有具体的实质,无论说是判断疾病预后转归,还是取法、取象、用药,都是时时刻刻离不开的。刚开始我用伤寒中的许多方子时,特别是在急性病、大病、重病中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我在很多病案中跟大家交流过,很多病人用上以后确实很神奇。但实际上我们每天在门诊中看的疾病,那种疾病是偏少的,反而是内伤杂病偏多,特别是在门诊工作的人可能会有深刻体会。这时用伤寒的释法,就会觉得有些怪,治病的速度不是那么得快,大家有这种体会吗?

后来经过了十年、二十年,体会越来越深刻,我觉得许多的方子有时显得笨拙。倒过来我又想“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我又研究了东垣的东西,我发现他的方子量很小但是味数多,靶点就比较多,用起来每每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有能补伤寒方的特点。

说研究东垣的东西,说用他的理就说大话了,我是临床医生,就是用他的方子,研究临床上怎么去用,反复体会,发现里面隐藏了许多的秘密。反复体会他的方子,这个功夫反复地去锤炼,就长到自己身上了,就把他化了,就自出枢机了。可能你用的方是仲景或者东垣的方,但是里面的具体运用是你在运用,就是你在使用这个方,这才是你的东西。

我觉得学医的人有时真的像个修行的人,虽然不在庙里,但天天病人围绕着你,当你解决不了病人的问题时,就会苦恼。作为一个医生,不能为病人解决问题,叫什么医生呐。但是有些问题确实不能解决,因此我们是不是应该在临床上去判别哪些是我们能治的病,哪些是不能治的病呢?我对此有一些看法,分享给大家。

病分四类:不治而愈25%,能治愈25%,迁延难愈25%,死证不治25%。不治而愈者,得天地和谐人不妄治;

能治愈者,天时地利人和而已;

迁延不愈者,天地人三才不合谐;

死证天冲地克人力不及。

所以我们首先得有一个认识,我们任何的治疗是有边界的。当我碰到一些非常危重、极难治愈的疾病时,用了伤寒法,发现有些力量仍然不够,这怎么办呢。我又回过来看了千金、外台等,包括深师和其他一些医家的东西,发现许多的疑难重症、死症,在千金、外台中很多都有答案,只是我们水平太低,根本看不懂古人在说什么,不理解他们说的病到底和现在有什么关联。因此我提倡先说继承,先不要说创新。

我曾经非常狂妄,自以为在临床上取得了一些效果,创了一两百首方子,后来发现自己真是“偶然获益,便觉天下无敌”,我觉得《大医精诚》里面说的便是我这种人。当时看了古人很多治疗的方案后,叹为观止。古人用药的精准,象数理气四个层面一以贯之,我被折服了,太牛了。我们只有信受奉行、依法奉行,才能出现很好的效果,只有真信才能真学,才能真用,才能真效。对许多所谓的疑难杂症,我们身体力行去做的时候,有困惑,有顿悟,有超脱等等方面,非此道中人难以体会。

当我用伤寒的释法,碰到湿温、暑温这类疾病时,经常感觉不太会看了,用药总感觉不能丝丝入扣,总有画蛇添足的感觉。当我学习了温病的许多东西,比如《温热经纬》、《温病条辨》等方药时豁然开朗,觉得理法方药一以贯之,用起来非常方便,我认为其实就是一个三焦的辨证方法,它可以和伤寒通约,但是它这个方法是简易之法。

就拿这几天来说,根据现在北京气候,我门诊上用的最频繁的依次是三仁汤、甘露消毒丹和东垣的清暑益气方,不论是外感的疾病,还是内伤的疾病,这三个药方用的频率是较高的。我们可以用五运六气来说,可以用湿气来讲,可以用病人的体质和气候的关系切入,不管怎么切入,活在当下,当下怎么解决,这是我们临床大夫所必须要面对的,而不能彻谈空理。

其实我在临床上有体会,温病是伤寒的一个发展,它是对伤寒有力的补充,完善了伤寒当中许多或言不详的东西,有些东西确实自出枢机,有它独到的地方。受伤寒的影响,而又自出枢机,确实如此,不能一概的否定。而它的方子非常好使,临床上的疗效也非常好。我们是临床医生,以临床是否见效为标准,而不是空谈谁对谁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当我用伤寒的方子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比如用建中类的方子时,见了越来越多的病人后发现用这些方子的疗效在降低,因为病情复杂了,绝不是一点点简单的释法能解决的。正当我苦无对策之时,我发现了深师建中汤类的方子,使我别开眼界,水平又上了一个台阶。现在我把深师建中类的方子发上来,供大家参考。

师十位小建中汤:

黄芪40 当归20人参30肉桂60

白芍40生姜40半夏40附子10

炙甘草20大枣20

(深师此方无饴糖是什么原因?答:中满不食甘故也,加小半夏汤化饮邪,可补仲景方建中类方的缺陷。半夏一升(130),生姜一斤(240),根据具体情况折开,可参考此量)

师十位建中汤:

黄芪30 当归20人参20桂心20

白芍40炙甘草20生姜60大枣20枚

附子10茯苓20麦冬30生地160

厚朴10龙骨30饴糖80

原方四服。此方实为深师小建中汤加减法而成!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甚至辅行诀中的大阳旦汤,不知道大家看了以后有什么样的感想和体会。我想到当我们反复去考虑一个问题的时候,其实古人早已在那里等我们了,见与不见都在那里。我们是自出枢机另闯一片天地呢,还是向古人学习,在古人肩膀上再往前走,而不是说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自认为自己高明。其实古人的东西在临床当中的实际效果会折服我们的。

在桂林古本伤寒论当中,对于用六经治疗奇经八脉的思想,对我就有很大的启发。他把八脉为病与六经的关系、八脉内伤以及各自的脉,甚至连怎么治他都全部展示出来了,非常的详细也很系统。

假令督脉为病,脊背强,隐隐痛,脉当微浮而急,按之涩,治属太阳。

任脉为病,其内结,痛疝瘕,脉当沉而结,治属太阴。

。。。

督脉伤,柔柔不欲伸,不能久立,立则隐隐而胀;

任脉伤,小便多,其色白浊;

。。。

八脉内伤,其脉何似?师曰:督脉伤,尺脉大而涩;任脉伤,关脉大而涩;冲脉伤,寸脉短而涩;

。。。

督脉伤,当补髓;任脉伤,当补精;冲脉伤,当补气;

。。。

阳维伤,则调卫;阴维伤,则养荣。

作为一个临床普通的医生,我是跟古人们学习,谁能帮助我们通向中医的彼岸,我们就听谁的。我们临床上应用的时候会发现,这些东西都是大经大法,如果不知道真正的地方在哪里,即使悟十年八年,可能一辈子都悟不出来,可能举手投足就已经错的十万八千里了。可能经过百折困顿后,看到这些东西,会觉得是那么的亲切,那么得一针见血,那么得实在。

其实我刚才是做了简单的举例,想通过举例说明一些问题。我们是真的中医吗?我们对中医真正了解多少呢?很多中医人到了六七十岁、七八十岁说“我中医没有真正入门”,我觉得这不是客气话,而是对自己内心客观的判定,到底我们对中医知道多少。

中医的理就是天地的理,中医的法就是天地运行规律的具体的一个操作之法。术是由法所生的,“十年成药,百年成方,千年成法,万年成理”,其实我的本意是说,因为人这一辈子是有限的,对一个药的体会只有几十年,而一个方的形成需要百年的验证,一个法的确立是需要千年验证,而理是万年不变的,一个真正中医的理法方药都是需要用心去学习,用心去体悟,要有体会。不光是学习,而是要体会,把这些东西全部变成自己的东西,融入到自己的血液当中,甚至融入到自己的灵魂当中,一以贯之,这不是生而知之的。“十年成药,百年成方,千年成法,万年成理”,我是指这个意思。

我们都说“合方治疑难”,但是我们现在临床上发现了许多问题,莫名其妙的合方、没有源头的合方、泛泛的合方,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另外对很多事物的把握是不精准的,是模糊的,而且对它的适应范围是不清晰的。

我在临床上也经常用合方治疗一些疾病,反复的体会,甚至对很多药物的比例剂量做了严格的控制,为什么要控制呢?我们看看张仲景老先生是怎样说的——“某某某汤主之,或宜某某某汤”。什么叫“主之”,就是说这就是我们经过了验证的东西,不要去问为什么,只要去用就可以了。

因为医之理太深了,打个比方,我经常给朋友和同学们讲,这就如同说电视机的构造非常复杂,有很多回路,这是高级工程师需要了解的东西,临床医生只要干一件事,就是按频道。第一要搞清楚哪个频道是哪个,比如这个频道就是中央一台,第二就是不要把频道按错了。如果能按的很好,在当代来说,水平是不低的。对于一般的常见病、多发病,包括部分疑难杂症,效果是非常好的。如果你还想提升自己,达到一个圣贤的境界,就要去研究经典。

第一个境界是通过学习经典、各家学说提升自己;第二个境界是用经典证明自己是对的,功夫都长在自己身上了;第三个境界是举手投足间完全将理法方药浑然一体,不拘一格,怎么做都是有理的,你的理法方药是一以贯之的。当然这样境界的人确实很少,很难遇见。

所谓各个学派的创始人是如何产生的,就是用了以前旧有的方法或手段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时候在充分的继承古人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探明机理,运用现有的东西进行化裁、整合、打磨,最后形成了一套新的方案。源于古人而有所提高、有所创新,这才是一条正路子,自古以来所有名家概莫能外。

我们看看是不是这个道理呢?张仲景就是研究了“《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学习了古人的这些东西,然后当时对于寒疫,根据他老师张伯祖老师的东西进行了整理,发表出来的,据说有十三稿之多。仲景的东西经过了十三稿修改,但我们现在一稿都拿不出来。因为总是觉得今是而昨非,以前觉得某些观念是正确的,过一段时间发现不是那么确切,还有一些漏洞,不断地在否定之否定。

事物的发展也是这样的,否定之否定,你说不行就会有人说行。在中医当中这种例子比比皆是,从这个角度看是绝对不可能的,但是换一个角度换一个思维方式,可能非常简单。因此我认为各种释法是并行而不背的。无论是六经辨证方法、卫气营血辨证方法、三焦辨证方法、气血津液辨证方法、八纲辨证方法、经络辨证方法还是五运六气辨证方法,我认为每种方法都是我们切入的一个模型、一个门而已,真正进入大门里面完全是可以通约的,看到房屋的内景的时候是完全一样的,是完全可以通约的。

因为入的门不一样,所以路边的风景不一样。但这无关紧要,关键是看我们能否保持敬畏之心,保持一个学习的心态,保持一个客观的、冷静的心态,就像一个婴儿一样去看这个世界。而不是说还没有听完,还没有看完,还没有了解完,就贴了很多标签,这样我们就不能够进步,无法与圣贤交流。

我是从临床而来的,从小(十三岁)受舅父影响,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易经、佛学、参禅打坐等等方面的修学,我感觉到其实现在的中医是残缺的医学,是不完整的医学,我们许多东西都说不清楚,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失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没有深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当中,而是各说各的话,这样就根本无法与古人、天地、宇宙去沟通。

真正的好医生是体悟出来的,还真不是学出来的。连张仲景先生都说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博闻强识次之。我们不是生而知之的,那我们只有学而知之,博闻强识。因此我们不要带任何的成见,对任何事物保持一种敬畏的心理。用心去体察,不要轻易地说对错,好多东西不存在说对错,只是说适不适合而已。

我的好多朋友都说,马大夫、马老师请你把你完整的体系拿出来。这个完整的体系我恐怕这辈子也拿不出来,原因在哪里呢,因为我的体系就是没什么体系,全部是用古人的方法解决现在的问题。如果说有体系,那我和古今世间的体系是完全一致的,毫无差别的。我要拿出来,该怎么去拿?到今天为止我也没有想好。

问曰:可有一法统百法。答曰:无一法可舍,无一法可取!法为不定的方,方为一定之法。感恩大家花了一个半小时听我讲课,非常感谢能跟大家共同分享中医的一些故事和道理,体会医法圆通。

翻译:王春颖

编辑:朱丽莉

校对:蔡果宏

声明

本文章来源于马新童老师2015年6月10日在巴山夜语论坛的讲课,由“中医家”委托中医志愿者整理为文字稿。中医在线论坛联盟提供支持。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有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欢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推荐下载:全新中医家3.1.1。五十万中医人专属软件,只专注中医领域。【社区】以医会友,广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医打造个人品牌,提升医患互动,创建自己的工作室。【会议服务】全国中医会议培训随时报名,轻松加入中医名师互动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