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是中医?中医理论可以完全摆脱阴阳五行吗?

作者:医师黄继斌 2017-07-17阅读:886次

一些人批评中医,打错了靶子

一些人批评中医,把火力对准了他们自以为的荒谬的中医理论,比如阴阳的概念,五行的概念,以为把这些驳斥了,中医就倒了,或者以这些概念不可证伪为依据,来否定中医。

其实这是拿着枪,打错了靶子,因为即使你把阴阳,五行的概念完全从中医理论和中医临证中抽离出来,也不会对中医的实践有太大影响,顶多促使中医革新自己的理论体系而已。

为了证明我的观点,我们现在做一个科学实验。

首先拿出四套书。

一套是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伤寒论》,《金匮要略》。

一套是日本古方派中医的奠基之作,吉益东洞的:《类聚方、药征及药征续编》。

一套是中医经方派的著名作品,黄煌先生的:《中医十大类方》,《张仲景50味药证》。

一套是被中日两国的医家,例如北里大学的矢数道明,小曾户洋,北中医的王宁元,中日友好医院的史戴祥先生共同推崇的医案,大塚敬节的《汉方诊疗三十年》。

之所以选择这四套书,是因为这四套书虽然年代不一,都是中医界公认的经典。

究竟什么是中医?中医理论可以完全摆脱阴阳五行吗?

现在,我们开始设定搜索关键词:阴,阳,金,木,水,火,土。

《伤寒论》、《金匮要略》:有阴阳的概念,无金木水火土。

《类聚方、药征及药征续编》:无阴阳的概念,也无金木水火土。

《中医十大类方》,《张仲景50味药证》:有阴阳的概念,但极少出现,也无金木水火土。

《汉方诊疗三十年》:有阴阳的概念,但是极少出现,也无金木水火土。

这个实验能够证明什么呢?

证明中医的理论体系可以不依附阴阳和五行的概念而存在,中医的实际临证也可以不依赖这些概念来支撑,所以,把火力集中对准这些理论,然后再振振有词地证明是中医是荒谬的学说,完全是无的放矢,打空枪。

究竟什么是中医?中医理论可以完全摆脱阴阳五行吗?

那么,可以完全抛弃的中医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等既有理论吗?

为了让大家更加客观地理解中医的这些语言,我们先让大家来看看中医的一剂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的方剂,桂枝汤:

吴谦《医宗金鉴》:凡风寒在表,脉浮弱自汗出者,皆属表虚,宜桂枝汤主之。

柯琴《伤寒论附翼》: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解肌发汗之总方也。

汪昂《医方集解》:此足太阳药也。仲景也发汗为重,解肌为轻,中风不可大汗,汗过则反动营血,虽有表邪,只可解肌,故以桂枝汤少和之也。

大塚敬节:用于有头痛,恶寒,发热等症状,且脉象浮弱者。常用于感冒初起,但有时也用于长期有发热、恶寒症状而无明显异常者。

汤本求真《皇汉医学》:大凡人之体质,千差万别。若穷极之则为二大别,其一皮肤粗疏而弛缓,有此禀赋之人,若患太阳病则为脉浮弱,自汗等之症状,以桂枝为主药之桂枝汤治之可也。

黄煌《中医十大类方》:自汗,恶风,发热或自觉热感;上冲感,动悸,肌肉痉挛拘急;脉浮,或弱,或缓,或数,或大而无力;舌质淡红或暗淡,苔薄白。

我们细细品鉴这些先生的论述,我们发现他们像画家一样,虽然语言不一,有的实在,有的玄虚,有的详细,有的模糊,但是他们在摹写的是同一个“象”:也就是如何用一个方,改善一组现象。

所以说,我们的确可以把中医称为一门艺术,因为医师在其中,有许多比较灵活的,可以自我发挥的东西,但这又是一门可以证伪的艺术,比如桂枝汤,如果你证明它不能改善外感风寒表虚证,那么它也就被证伪了。

究竟什么是中医?中医理论可以完全摆脱阴阳五行吗?

那么我们可以完全不要前人积累下的这些中医理论么?

很难,因为这些理论是前人辩证,组方,用药后的体悟和总结,它们类似于围棋中的定式,棋型,轻重,厚薄这些东西,学习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判断病情的轻重,把握当前的主次矛盾,正邪交争的形势,最终达到方证对应。

若没有这些理论指导,我们望闻问切,组方遣药,不就纯粹成了掷骰子么?

那么,我们可以用现代药理分析来取代传统中医理论么?现代药理可以对植物单体的成分和作用机制进行透彻的研究,但是对于植物本身,或者中药复方便力所不逮了。目前的科学发展程度,还没有达到,分析清楚中药复方的作用机理,进而指导临床运用的地步。

其实,无论是美国FDA的《植物药研制指导原则》,还是欧盟的《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日本的《一般用汉方制剂承认基准》,都承认了植物药与化药不同,承认植物药,其化学组成和活性成分,作用机制都不太清楚,所以并不要求植物药将其作用机制阐述清晰。

美国严格一些,要求进行三期或四期临床试验,欧盟,日本,韩国要求松一些,有历史渊源,并且保证安全性即可。

日本,韩国对于药品有着严格的监管制度,从它们的实践来看,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中药比西药更不安全。

究竟什么是中医?中医理论可以完全摆脱阴阳五行吗?

那么,中医究竟是什么?

我们不能用是否使用某种理论来定义中医,比如用五行学说,或不用,来判断是不是中医。

实际上,有的中医流派根本不用五行学说,有的中医大师比如吉益东洞,胡希恕等明确反对五行学说,当然,也有一些中医师流派遣方用药,依赖于这个理论模型。

但是,虽然流派各异,目的是一样。

我们可以假设,所有的中医医师,面对的都是一个黑匣子。中医借助于一系列思维模型,通过黑匣子外的一系列症候,对疾病本质进行揣摩,对疾病进程,主要矛盾进行判断,然后给患者下诊断,开出处方,目的只有一个——以尽量少的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这是一个:

输入中药,针灸等各种治疗方式→黑匣子→输出健康——这样的治疗模式。

究竟什么是中医?中医理论可以完全摆脱阴阳五行吗?

在很大程度上,中医只管输入和输出,不追求打开黑匣子,准许各种中医流派对黑匣子内的状况自由发挥,构筑自己的理论模型,或许这便是中医和西医的细微差别。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历代前贤积累下来的理论未必是使用中药的最优解。或许存在着一只中医界的AlphaGo,它告诉我们,我们使用的这些定式,都不够好。但是,目前这只AlphaGo还没有出现。

延伸阅读:

步入中医经方的世界:入门导读篇

步入中医经方的世界:阴阳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