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道:人体身上有5个“排湿口”,每天坚持按摩5分钟,湿气全无!

作者:健康青衣袖 2017-08-04阅读:3758次

湿邪,可说是现代人健康的最大敌人之一,10个人里有八九个人有湿邪潜伏。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其实这些病都跟湿邪有关。古话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

什么是湿气,湿气不是水或者水汽一样的物质,而是像鼻涕一样,黏黏的东西,特别存在骨缝关节处,而本来体内正常的水分受凉之后变成湿气寒气,所谓湿性重浊,寒性凝聚,导致气滞血瘀,人体就不舒服,是身体各种毛病的症状源头,中医就有:万恶源于湿。

中医认为,夏秋之交热而多雨,湿气较重。如果人体内湿气重,日常的表现是困倦欲睡,不想吃东西,面色苍白,大便稀或者大便黏腻,有时候感觉皮肤有被蚤子叮着一般难受,痒痒的像挠痒,不过也快消退,因此,湿气重是脾胃虚的症状。

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常与消化功能有关比如脾虚、夏季喜好冰冷饮料、冰冻水果西瓜、冰冻啤酒烧肉串、海鲜冰激凌;

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家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比如:居住环境影响、气候潮湿影响、夏季雨水多淋雨、早晚雾霞天气、水中作业游泳等

湿气大家都知道,但你知道它可以分为内湿与外湿,外湿多由气候潮湿,或涉水冒雨,居住潮湿等外界湿邪所致。内湿则是湿从中生,多由脾失健运,不能运化精微,以致水湿停聚所致,即所谓“脾虚生湿”,但外湿和内湿又相互影响,外湿就犯,必伤及脾。脾失健运,则湿浊内生;而内湿由于脾虚,脾阳虚损,水湿不化,又易于感受外湿。

中医认为,“湿气”会引发和恶化多种疾病,夏天天气炎热,大部分时间都待在空调底下,导致体内的水液无法排出,饮食上喜欢吃凉菜冷饮、冰冻西瓜、饮料等,这些习惯影响了脾胃运转,导致身体发沉无力,头脑昏沉,脸黄油腻,湿疹长痘,皮肤瘙痒等症状,这些都是湿气的表现。三伏天夏气主湿,且有暑热,是一年湿气最重,最需要注重祛湿的季节,也是最佳季节。尤其是长期吹空调的人群,都会加重体内的湿气。

湿邪入体,起初舌苔厚腻泛黄、皮肤起疹起痘,稍重时胸闷乏力、体态困乏、咽喉肿痛、大便不成形;进一步发展,会出现痤疮、关节疼痛,体型肥胖,头脸油腻,脸上长痘、长斑;久而久之还会导致肥胖,引发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女性的一些妇科病如白带异常,瘙痒也与湿气有关。
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中医最怕湿邪。湿是最容易渗透的。湿邪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这就好比冬天的时候,如果气候干燥,不管怎么冷,人都还是能接受的,但如果湿气重,人就很难受了。南方的冬天比北方的冬天更令人难受,就是因为南方湿气比较重,寒湿袭人。湿气遇热则成为湿热,这就好比夏天的桑拿天,又热又湿,让人喘不过气来,明显不如烈日当空、气候干燥的时候来得痛快。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驱风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风湿,就往往是慢性疾病,一时半会儿治不好了。湿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也是不好处理的健康问题……

为什么现代人的病那么复杂,那么难治?因为他们体内有湿,体外的邪气总是和体内的湿气里应外合,纠缠不清!

下面一图来看看自己的一个湿气情况

一级寒湿:在表皮

症状:皮肤骚痒,长湿疹,头脸油腻,长痘 ;

湿气引发的很多症状,最开始很轻微,以下面11种症状最为常见:

1,口干舌燥,口干口苦;2,轻微肥胖;3,轻微便秘,大便不成形;4,关节阴雨天痛,肚子胀,胸腹胀满;5,喉咙发痒,咳嗽;6,有口气;7,头晕,没有精神;8,轻微的荨麻疹,湿疹;9,痘痘;10,失眠。11,肛门涩痒。

二级寒湿:在肌肉

症状:酸,困,累,乏,如肩颈肥厚,酸困,腰酸,乏力;

如果你对这些轻微的症状置之不理,这些症状会一天天加重,最终身体会得上一些小毛病。

其中以狐臭,反复发作的痘痘,脚气,脸上长斑,脱发,肥胖,贫血,痔疮最为常见。

这些疾病一旦得上,怎么也治疗不好,不管你在大医院折腾多久,这些疾病总是好了又复发了。

三级寒湿:在骨骼,即是骨寒湿

症状:肩周炎,颈椎病,肩痛 .硬,腰痛,风湿关节炎,变天关节就痛

如果你对身体那些小毛病还是不在意,那么,接下来恶性疾病就会接踵而至,肩周炎,颈椎病,肩痛 .硬,腰痛,风湿关节炎,变天关节就痛,这其中任何一种疾病都够你受了,这时候你将不得不永远和药物为伍。

四级寒湿:在脏腑(子宫、卵巢、睥胃、肺)

症状:脾胃虚弱,便秘,多痰,妇科炎症;

因为湿气是很多疾病的诱因,湿气会影响一个人的脾胃,会阻止营养药物的吸收,而且它是疾病的帮凶和诱因,让有些疾病反复发作。

湿气下袭会造成男性阴囊潮湿,功能低下。女性湿气下注胞宫可致白带增多,瘙痒异味,日日洁阴,还是会反复发作,因为湿气会提供细菌的繁殖环境,让你无法彻底消灭病菌。

中医对湿气有一个非常深入的认识:体内湿气不除,吃再多的药品保健品也如同隔靴搔痒,隔山打牛。

冬病夏治,养生最佳的季节是夏季,错过一夏,再等一年

五级寒湿:在身上(肿瘤)

症状:肿瘤,切了又长,长了又切的

当体內"寒湿气"时间长了,就容易出现身体"凝"的现象;"凝"的意思是循环慢和代谢慢;身体容易酸痛。

然后就会发生於堵,"淤"的时间长了,会怎样?

会长瘤,长"瘤"也不可怕,怕的是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容易变异形成癌症,这是个很恐怖的事情,那就不要等了。

祛湿:赶快护住寒湿入体的5个“排湿口”

1、大椎穴

从“大椎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我们的“肩颈酸痛,肩周炎,颈椎病,头晕头痛,感冒发烧失眠多梦。

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理一身之阳气,而大椎为‘三阳、督脉之会’,也就是说,全身的阳气都在大椎穴处交汇。艾灸或按摩大椎穴,能达到调节全身阳气的目的。

位置:颈后正中,位于颈部和背部交接处突出的骨头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取穴时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上方即是。

按摩方法:低头,双手十指交叉放到大椎穴的部位,用双手大拇指同时用力来回揉擦大椎穴,直至大椎穴发热。

功效:大椎穴受湿气入侵,易造成肩颈病症如肩膀颈椎酸痛不适等。刺激该穴位可避免风寒湿邪的侵袭,提高免疫力。

2、膻中穴

从"膻中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乳腺肿痛,乳腺管道阻塞,小叶增生乳腺纤维瘤等。

膻中穴是心包经的募穴,是人体重要的一个穴位,过去的说法叫中丹田,气都在这汇集,是气之会穴。是治疗乳腺增生的要穴。

位置:膻中穴位于两乳头之间,胸骨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

按摩方法:按摩时,先用大拇指按揉膻中3分钟,由轻到重,以能承受为度。然后把手掌伸直,用手掌靠小指的一侧,以膻中为中心上下按摩12次(一上一下为一次),每日早晚各2回。

功效:按摩膻中,可以疏肝理气,开胸解郁,使得肝气及全身气机条畅,利于情绪的稳定,对养肝护肝有好处。

3、神阙穴

从“神阙位”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存积在盆腔,尤其女性,当盆腔内的寒湿气“严重”引起各类妇科疾病,妇科炎症,痛经,月经不调,血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

位置:脐中部,即肚脐眼处。

按摩方法:顺时针揉动腹部,也可点燃艾炷来灸熏穴位;或者涂抹艾草精油于腹部后用热水袋温敷;或使用艾盒,将其点燃后固定在腹部20分钟,注意温度不要太烫。

功效:该穴位受湿气入侵,则脾胃不适、腹胀、大便粘腻,女性还容易引发妇科炎症如白带增多、经血不畅等。腹部本身就要以保暖为主,刺激神阙穴有助于健脾祛湿、强健身体。

4、命门穴

从“命门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我们腰酸背痛,腰膝酸软,各种肾虚,性功能下降等。

肾是先天之本,而命门就是通往这先天之本——肾的门户,是人体补肾的大穴。

位置:命门穴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系裤腰带的地方,和肚脐眼是对应的)。

按摩方法:按摩命门穴之前,将双手掌心搓热,然后擦命门穴及两肾至感觉发热发烫,再将双手搓热,捂住腰部两肾的位置,用意念守住命门穴10分钟。这是中医里所说的“意守法”。也可以直接用拇指指腹或手指关节去按压、按揉命门穴,力度以感觉酸胀为宜。不论是哪种方法的按摩,都可以刺激命门穴,温补肾阳,强壮腰膝。

功效:治疗腰痛、肾脏疾病、夜啼哭、精力减退、疲劳感、老人斑、骨质疏松、青春痘、遗尿、尿频、泄泻、遗精、白浊、阳痿、早泄、赤白带下、胎屡坠、五劳七伤、头晕耳鸣、癫痫、惊恐、手足逆冷、肾寒阳衰、行走无力、四肢困乏、腿部浮肿、耳部疾病等,改善性冷感,平衡和恢复性功能。

5、涌泉穴

从“涌泉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膝关节酸痛,风湿关节炎、便秘、体臭、脚臭等。

涌泉穴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即源头。把气血引到脚上,实际就是引到涌泉穴去,叫引血归源。引血归源有什么好处呢?它使人不容易衰老,这是最大的好处。

位置:足底,足前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于足底掌心前面正中之凹陷处来找到穴位。

按摩方法:点按早晚各一次,每次点揉3-5分钟,以有酸痛感为佳,两侧交替进行。也可用温热水泡脚后艾灸,双足穴位各灸15-20分钟。

功效:涌泉穴受湿气入侵,会导致膝关节痛、风湿及全身疲劳、浮肿。常按此穴有助促进睡眠,对肾亏引起的眩晕、失眠、耳鸣、头痛、腰痛等有一定的疗效。

穴位贴敷法也是目前祛湿效果最好的一种方法,晚上贴,早上撕,非常方便,不经消化道,不走肝肾,通过刺激五大穴位,激发经络之气,祛湿散寒,补虚清热,改善亚健康。你也可能听过,生姜能够祛湿,但是用发酵姜根粉做穴位贴敷疗法,效果最好。

更多养生和需要了解使用的读者可以加微信:380180708备注:一点湿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