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里的“药引子”是什么?有什么用?

作者:医寿延年 2017-08-07阅读:5399次

什么叫药引?《辞海》中解释:“处方中选用某种药物以导诸药达到病所”,称之为引经药,俗称“药引子。

药引起于何时,这就得从中医开列处方遣药使引的原则和要求说起。大约在两千多年前成书的医学经典名著《内经》中就说明了方剂配伍的原则,这就是“君、臣、佐、使”四类诀,它要求每个方剂应由四类药物组成,即君药是方剂中主药,起主攻疾病的作用;臣药是方剂中仅次于主药而居于第二位的药物,起加强主药疗效的作用;佐药是协助和制约以上两种药物的第三位药物;使药,就是俗称的药引,起率领诸药抵达病所,调和诸药的作用。所以“引经报使”这就是药引的来历。

药引也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开始,只是在“相使”的指导下,指两种药物相互配台时,一种药物对另一种药物有增强其作用的功能,如“滑石、石韦为使”,就是说,石韦有增强滑石利水通便消肿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药引的作用和意义都有了新的见解,最后发展到如何使整个方剂都能起到作用的全局上来。

医药学史发展到唐代,使药引与日益明朗的“归经”学说结合在一起,引经就常常具有引导诸药归入某一脏腑经络的意义,如黄连归心经,柴胡归肝经、麻黄归肺经、枸杞归肾经等。到了宋代,随着药物炮制的进一步发展,药引又与各种炮制方法结合在一起,既扩大了它的范围,又提高了它的作用。如蜜制药归脾胃经、醋制药归肝经等等,在药引的选用上更加灵活,因病因药而制宜,出现了根据药物性味的升降沉浮与药物主治结合的药引法,如菊花、蔓荆均引药上行,能治头之病;朱漆、五加皮则引药下行,能治下足之病等等。

明清时期,温病学家继承和发展了一些药物的引经作用,一些引经药成了约定俗成的用法,如常用作药引的有葱白,生姜、大枣、荷叶.藕节、蜂蜜、侧茅根、饴糖、甘蔗汁、粳米、桑叶,淡竹叶等。如治疗一些感冒发烧和胃病的中药汤剂,常以生姜汁为引,其治疗效果比单独用主药明显,因为生姜汁本身具有发汗和胃等功效,与主药配合,可谓锦上添花,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

药引发展到今天,由于受医学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影响,人们对药引的认识也不断深化,范围也不断扩大,作用也不断提高。临床上沿用俗成的,如头痛以川芎为引,四肢痛以桑枝为引,前额痛以白芷为引感冒发烧以生姜为引等。经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而新作药引的,如高血压类的症以芡实、金樱子为引等,还有些特定的中药剂型,如中药水针可以将药物直接注射到相关的经络穴位上,人为直接“引经”法。

总之,药引是以“君臣佐使”为依据,在中医经络学说和中药升降浮沉的理论指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的重大作用主要有三:一是引药入经作用,使药物直达病所;二是起增效作用,使主治药物发挥更大的药理作用,以提高疗效;三是制约作用,可以使方剂中某些药物降低或减少毒副作用,调和诸药。

在实践中,不一定每方都必须用药引,有的药引已开列在处方之中了。还应指出的是,药引在运用上也出现过一些故弄玄虚的神秘做法,鲁迅先生曾写文章,对旧社会借行医而榨取钱财的庸医,进行了严肃的批评。鲁迅说,他们平常惯用的药引是“蟋蟀一对”,旁边又加注小字说: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之中者”。可见这完全是欺人之谈,已失去了药引的科学含义,此类神乎其神、玄而又玄的所谓“药引”在民间医生中,在江湖游医中,在缺医少药的偏僻乡村中,还时有耳闻,应引起注意,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