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要重视儿童腹泻写在前面:
在各种儿童健康社群里,经常有人问,孩子拉肚子了吃什么可以治疗?甚至看到有“专家”说吃苹果、胡萝卜可以帮助缓解儿童腹泻。
小G老师想说,最怕的就是不懂装懂,特别是幼儿健康问题上,错误的行为可能导致危险。所以,请各位爸爸妈妈在孩子出现病症时,不要随手百度一下就当作医嘱开始着手实行,也别一味听信老经验、老道理,最安全的方法永远是直接就医。
儿童腹泻又称小儿腹泻(infantile diarrhea),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疾病。
目前,小儿腹泻仍是世界上5岁以下儿童的第二大死因。家长们应当引以重视,而不是简单归结为受凉拉肚子,吃点热食、吃点药就可以的事情。
小儿腹泻的病因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从而造成细胞损伤,引起腹泻。
轮状病毒每年在夏秋冬季流行,感染途径为粪-口途径。轮状病毒感染从无症状、轻微发病到严重发病,严重时发生致命性胃肠炎、脱水及电解质平衡失调。
轮状病毒胃肠炎的症状包括发烧、呕吐、腹痛以及无血色水样腹泻,症状可持续 3~9 天。
全世界每年因轮状病毒感染导致的婴幼儿死亡的人数大约为900000人,其中大多数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在我国,0~2 岁以内的婴幼儿人数约为 4000 万人(含新生儿),每年大约有 1000 万婴幼儿患轮状病毒感染性胃肠炎,占婴幼儿人数的 1/4,是引起婴幼儿严重腹泻的最主要病原。
小儿腹泻在每年10-11月的秋冬季期间会达到一个高峰,因此也常被称为“秋季腹泻”。腹泻发生时,孩子除了上吐下泻的情况,通常还伴有发热症状。腹泻物呈蛋花汤样或黄色水样,偶尔会还会有少量黏液。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很快引起脱水症状,必须及时就医。
治疗对于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目前缺乏特异性有效治疗方案,一般的抗病毒治疗无明显效果,而抗生素治疗反而会加重疾病进展。
因病毒感染为一自限性疾病,目前常规治疗为纠正电解质紊乱、防止脱水、避免合并其他感染等对症治疗。
所以小G老师再次强调,一旦发现孩子可能患有小儿腹泻,请即刻送医诊治!
预防的关键点关于预防秋季小儿腹泻,想必家长们都有一套方案,在这里,小G老师着重说一下一个家长容易忽略的问题——避免摄入不耐受食物和FODMAP。
就像开头说的小儿腹泻发生时,除了最基本的补液,我们更要关注的是不要给孩子吃什么,而不是吃什么能缓解病症。
澳大利亚一项研究表明,低可发酵寡聚糖、二糖、单糖、多元醇(FODMAP)饮食可有效减少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功能性胃肠道症状,支持其作为IBS的一线治疗。文章发表于《胃肠病学》(Gastroenterology)杂志1月刊。
那什么是FODMAP呢?可以理解为富含果糖、乳糖、果聚糖、低聚半乳糖、麦芽糖醇、木糖醇等的食物,是高FODMAP食物,在腹泻时应当避免。下表可以详细说明:
其他常见预防要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不仅饭前便后要洗手,外出回家后也要洗手漱口;
家长注意给孩子的玩具、用具消毒;
按时接种疫苗;
保证营养,补充维生素A、D,补锌;
加强运动锻炼提高抵抗力。
及时就医(这是小G老师一再强调的);
适时补液,当孩子腹泻或是发烧时,容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对于孩子来说非常危险。所以家长可以提前在家常备含有电解质的口服补液盐,帮助生病脱水的孩子维持内体水和电解质的平衡;
不要乱用抗生素药物;
护臀霜,孩子腹泻拉肚子频繁,可能造成屁股的发红、溃破,护臀霜可以帮助保持孩子臀部的清洁和干燥,避免屁股“受伤”;
正常饮食,很多家长一旦孩子腹泻就手忙脚乱了,甚至胡乱在网上找一些偏方,这都是极其错误的行为!这时只需保持孩子的日常饮食即可,不要吃生冷的食物,也不要强迫孩子进食。
说回食物,之所以苹果、胡萝卜被一些“专家”认为是帮助治疗小儿腹泻,是因为前者纤维比较细腻,对肠道刺激少,后者含有果胶,帮助大便成型。本身对于治疗并无有效帮助,家长选择时还是酌情而定。
最后小G老师还要强调一点就是,对于孩子的各种病症,家长要优先帮助孩子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实现预防。
运动是增强抵抗性价比最高、最简单、最经济、最便捷有效的方式。
淋巴系统是人体初期最重要的防御体系,适量运动可以帮助淋巴循环,促进淋巴系统发育。10岁以前,机体对各种疾病抵抗能力不强,需要强有力的淋巴系统来进行保护,10岁后,淋巴系统迅速发育,进入青春发育期后,随着身体各系统的发育和机体对疾病抵抗里增强,淋巴系统又逐渐萎缩。
平时加强孩子的饮食营养和运动锻炼,是有效的增强孩子抵抗力的方式,真正做到防治合一。
参考资料:
UN, Sanitationis vital for good healt:
http://sanitationdrive2015.org/wp-content/uploads/2013/03/Planners-Guide-Fact-Sheet-4_English.pdf
焦富勇等 小儿腹泻病治疗新进展 [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7)
Gastroenterology2014,146(1):67
版权声明:本文由格姆思原创,并拥有版权。授权首发于公众号“格姆思GAMES”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