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5年,我国14岁以下儿童有2.27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6.52%。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新生儿人数将快速增长,很多医院的儿科看病已是人满为患。儿童用药短缺、儿童医疗服务资源等问题再次浮出水面。
先来说说儿童药短缺
近年来,药物研究者在儿童用药剂型开发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儿童用药新剂型所占比重仍较小。有数据表明,国内市场90%的药物没有“儿童版”;全国5000多家药品生产企业,约10余家专门生产儿童用药,其他药企也只有30来家生产儿童用药。儿童用药安全问题突出,如果用成人药替代儿童药对儿童健康造成很大影响。
为何会出现儿童用药短?症结在于儿童药研发成本太高,企业无力或不愿意投入;另一方面儿童新药临床试验难,我国儿童多为独生子女,且缺乏临床试验受试者的保障机制,绝大多数父母不愿意将孩子作为临床受试者。
那怎么解决这问题呢?解决儿童用药短缺的矛盾,需要建立申报审评专门通道,发挥医疗保险对儿童用药的保障功能,按规定及时将儿童适宜剂型、规格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等。政府切实为儿童药研发、生产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
儿童医院少、儿科医生更是不足
据统计,我国共有儿童医院110余所,儿科床位约48.3万张,医疗机构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约为11.8万人,每千名0-14岁儿童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为0.53人,也就是说,目前平均1800多个儿童有一个儿科医生。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儿科执业(助理)医师存在较大缺口,全国儿科医生缺口约20万人。据介绍,医疗机构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日均承担的门诊人次数约为17人次,是医疗机构其他执业(助理)医师工作量的2.4倍;年均承担的出院人次数近200人次,是其他执业(助理)医师的2.6倍。
据了解,有关部门考虑采取多方面措施,如:加强儿科医务人员培养,完善价格、薪酬等激励机制,开展儿童健康管理,促进儿童预防保健,共同做好儿童医疗卫生工作。
儿童医学国家队已经在路上
已经明确了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为主体设置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以下简称儿中心)为联合主体设置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共同构成国家儿童医学中心。此举将充分发挥南北区域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完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优化优质儿童医疗资源区域布局,有效提高儿童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还将设立6个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在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各遴选1所儿童医院或儿科实力突出的综合医院作为主体,牵头整合区域内儿科资源。
儿科跨区域专科联盟,协同解决疑难杂症
儿科跨区域专科联盟由北京儿童医院牵头成立,以湖北、湖南、安徽、山东、河北等全国20家省市级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为核心成员单位,覆盖全国875家基层儿科医疗机构,形成从国家到地县的四级儿科分级诊疗体系。联盟内实现专家共享、医疗共享、科研共享、教学共享等四个共享。联盟内实现医院儿科点对点科主任会诊、病情探讨,保证危急重症和疑难杂症患儿及时。实行“专家动病人不动”,通过远程会诊、专家巡诊巡讲等形式,协助指导基层医院开展手术,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将大量非疑难重症的普通病人留在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