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齿,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虫牙”、“蛀牙”,是儿时妈妈用来阻止我们吃糖果的“小恶魔“,也是很多人对牙病的第一印象。近期,一项怵目惊心的调研数据显示:在我国婴幼儿及儿童中,罹患龋齿的概率竟高达79.55%,而这其中,有绝大部分都不是因为吃糖造成的。那导致龋齿最大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牙齿的构造。牙齿是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三种钙化的硬组织和容纳牙髓软组织的髓腔构成的。从图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明白:牙釉质是所有牙组织最基础的屏障,所以牙齿健康的关键就在于最外层的牙釉质是否足够“强壮“。而牙釉质的主要成分就是钙!
如果在牙齿发育期,没有充足的钙质补充,牙釉质的保护力就会下降。常见细菌就会乘虚而入,利用口腔中的糖酵解产生酸性物质,破坏牙本质,导致龋齿发生。所以说糖只是给不好的牙齿提供了滋生病菌的环境,并不是造成龋齿的根本原因,造成龋齿的罪魁祸首是缺钙。
也许有人会说:我从孩子长牙起就一直在关注补钙,食补药补齐上阵,宝宝肯定没缺钙,为什么还会得龋齿呢? 这是因为牙釉质里的钙是在牙齿生长过程中造釉细胞吸收人体中的钙形成的,而这一过程从胎宝宝阶段就已经开始。
因此,在小儿的整个牙齿发育期 (乳牙发育是孕4月到出生后2岁,恒牙是宝宝1岁半到14岁),任何阶段如果缺钙,都可能会造成牙齿钙化不全,牙釉质保护力下降,使孩子易生龋齿,甚至为牙齿健康埋下一生的隐患,
想让宝宝将来有一口“好牙“,麻麻从孕期开始就应该注意饮食均衡应有意识地增加钙的摄入量。宝宝出生后,新妈妈们可以通过宝宝每日母乳、辅食的摄入情况计算每日钙的摄入量,如未达到推荐摄入量,则需要额外补充钙剂。需要注意的是:婴幼儿时期是宝宝味蕾发育和口味偏好形成的关键期,过重的口味会影响宝宝味蕾发育,导致偏食挑食。给宝宝选钙,应结合其味蕾发育特点,不要选口味太酸太甜的钙剂,天然无味或近似母乳的淡奶味钙剂最佳。
除了补钙以外,要想牙口好,还要注意教宝宝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纠正吮指、吐舌、咬下唇、下颌前伸、偏侧咀嚼、咬铅笔等不良习惯;坚持早晚刷牙,每次2-3分钟;饭后漱口;晚上刷牙后不要再吃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