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木兴/图
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
春季万物复苏,病菌也活跃起来,儿童更易遭受病菌侵袭,流感、肺炎等呼吸疾病高发。除了加强儿童日常生活看护,有针对性的预防手段也是必要的。但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流感疫苗接种率仅为2%。专家表示,流感疫苗接种率低,主要由于公众的认知存在误区。
■新快报记者 梁瑜
误区1
一类疫苗比二类疫苗更安全
《中国家长疫苗态度》的网络调查显示,83%的家长会选择免费疫苗,17%的家长则倾向于选择自费疫苗,主要原因是大多家长认为一类疫苗比二类疫苗更安全。约55%的家长以为疫苗划分一类和二类是按医学标准划分的,这是误解。
目前,我国市面上的46种疫苗分为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其区分不是以疾病的危害性、接种效果或安全性来区分的,有的二类疫苗预防的传染病可能危害更大。例如,流感是世界卫生组织开展全球实验室和流行病学监测的唯一传染病,肺炎球菌性疾病及疟疾是世卫组织极高度优先推荐使用疫苗预防的疾病。这些二类疫苗没有划为一类疫苗,主要原因是疫苗的成本高,价格相对较贵。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加强,现在的二类疫苗将来有可能变为一类疫苗。此外,国外进口的疫苗基本都是自费疫苗,在一个国家属于自费的疫苗,在其他国家也许已经都纳入了政府免疫规划免费范围,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都是可靠的。
误区2
疫苗百分百有效
北京儿童医院姚开虎教授介绍,很多家长错误地认为接种某种疫苗就能100%预防该疾病。“疫苗的有效率与疫苗本身的质量和受种者自身体质有较大关系,不能保证对每一个受种者都安全有效,但能保护绝大多数人接种后产生预防效果,即便有不良反应,大多也是轻微的。”
此外,是否通过疾病获得免疫比通过疫苗获得好?其实,通过疫苗获得免疫与自然感染产生的免疫类似,不过,疫苗不会导致疾病,也不会使接种者受到潜在并发症的威胁,而通过天然感染获得免疫可能会付出高昂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