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生理特点为脏腑娇嫩,行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明代万全的《育婴家秘》云“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虚”,故小儿多口舌生疮等心系疾病,发热、咳嗽等肺系疾病,积滞、腹泻等脾胃疾病,抽搐、惊厥等肝风内动疾病,遗尿等肾气不足疾病。
小儿常因脾胃功能不足,饮食无节制,出现积滞、腹泻等疾病,那么应如何调理小儿的脾胃功能呢?首先,应注意饮食卫生,食品应新鲜、清洁,不吃变质食品,不暴饮暴食;其次,注意科学喂养,提倡母乳喂养,不宜在夏季及小儿有病时断奶,遵守添加辅食的原则,由单纯到混合,由稀到稠,量由少到多,质地由细到粗,不强迫进食;最后,儿童饮食应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蔬菜为辅,肉类适量,主食应粗细搭配,蔬菜应品种丰富,肉类以脂肪含量少为宜,平素宜清淡饮食,少食甜食、油炸、烧烤等刺激性食物,按时进食,避免饥饱无常。
小儿常食用小米粥、党参鸡汤、白术茯苓鸡汤可以补脾胃之气,健脾温中,其中党参有补脾气作用,白术有健脾渗湿的作用,茯苓有健脾宁神的作用。
除了饮食调护外,宝宝脾胃功能虚弱时,还可以进行中医外治疗法,如小儿推拿,按揉中脘、气海、天枢、足三里、脾俞、胃俞、三焦俞、捏脊等,可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流通,平衡阴阳,调整脏腑功能,对脾胃系统疾病效果最佳。针灸疗法,取中脘、内关、公孙、足三里常规针刺,可行灸法或隔姜灸,其中姜,味辛,性微温,如肺、脾、胃经,具有调和营卫、散寒发表、调中和胃的功用,隔姜灸可以发挥艾灸和生姜两者的功用,疗效更好。根据小儿症状也可以进行中药调理,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俗语讲“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小儿的日常饮食调护及适应环境能力提高,即小儿“养胃”的关键。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仅供参考)
(作者:郭景阳,河北中医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