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生百病, 偏偏遇到溃疡性结肠炎, 怎么破?

作者:东方网 2017-07-05阅读:448次

今年64岁,家住北京市石景山区的姜大爷,早在5年前就总是拉肚子,三、四次稀便,自己也没当回事,不知不觉已经形成了多年的习惯。一年前,姜大爷拉肚子的次数越来越频繁,腹部也开始痛起来,而且大便居然有了脓血,到医院就诊后,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姜大爷就按医嘱吃药,刚开始效果比较好,但很快就复发了。

经人介绍,家人带着姜大爷找到了我,刚到诊室的时候看到姜大爷面色有些苍白,没有精神,招呼坐下后,我开始为姜大爷把脉问诊,查看舌苔,经过仔细斟酌后,给姜大爷开具了适合体质的药物,溃疡性结肠炎的特点是反复发作,治疗起来比较困难,严重者可导致癌前病变,因此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

溃疡性结肠炎也叫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属于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的一种,病变主要限于结肠的黏膜,表现为炎症或溃疡,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但可向近端扩展,以至遍及整个结肠。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见于任何年龄,20—40岁最多见。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至今仍不明,绝大多数观点认为,心理因素在疾病恶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如压力、暴怒、抑郁、恐惧等对该病影响非常大。

溃疡性结肠炎一般起病缓,症状以腹泻为主,排出含有血、脓和黏液的粪便,常伴有阵发性结肠痉挛性疼痛,并且里急后重,排便后可获缓解。轻型患者症状较轻微,每日腹泻5次以内,重型每日腹泻在5次以上,有发热症状。偶见暴发型,腹泻量大,经常便血。体温升高可达40摄氏度,严重者出现全身中毒症状。该疾病日久不愈,可出现四肢无力、消瘦、贫血、营养障碍等症。

中医学认为本病归于“泄泻”“下利”“肠风”“便血”的范畴。在治疗方面,中医辨证有不同的症候类型,主要分为:

湿热内蕴证:腹泻伴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舌苔黄腻,脉濡数,可伴有肛门灼热、腹泻、口苦口臭等。

气滞血瘀证:腹痛泻下脓血,嗳气食少,胸胁腹胀,舌质暗等。

脾肾虚弱证:腹泻便溏,有少许黏液脓血,可伴有腹胀肠鸣,腹部隐痛,神疲乏力,面色萎黄,舌质淡胖,舌薄白,脉细弱。

脾肾阳虚证:久泻不愈,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腰膝酸软,可伴有形寒肢冷,腹胀肠鸣,少气懒言等,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

肝郁脾虚证:腹痛即泻,泻后痛减,大便稀烂等,可伴有嗳气不爽,食少腹胀,失气较频。

从五脏病机来讲,该病主要是虚实夹杂,寒热并存,正气受损,邪气未除所致。脏器当中,牵涉到脾、胃、肾、大肠以及肝脏,治疗时需仔细分析正邪的关系、寒热的关系、分析虚实的关系。

注意事项及预防

1、肝气不调达,易引起脾胃失合,因此急躁、易怒、忧愁都会对胃肠造成影响,应减少精神压力,避免精神刺激,保持情志上的平和。

2、饮食要节制,进食柔软、易消化、富有营养和足够热量的食物,少食生冷,油腻食物,尤其冰镇饮料、冰淇淋等要避免。辛辣食物在患病及治疗期间,绝对要禁忌,病情恢复且稳定之后才可食用。此外,饮酒、吸烟都需禁忌。

3、随四时而养生,不同的季节应采取不同的养生方法,比如冬季要注意保暖,祛寒就温,肚子不能着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