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詹姆斯·戴森制造出自己的第一台吸尘器样机,这台非常具有后现代色彩的粉红色产品,被命名为“G-Force”。此后,开始在欧洲寻找合作伙伴,然而,意想不到的是无人愿意去打破市场固有的产业链。最后只得前往亚洲的日本,没想到获得了支持,1986年开始销售G-Force,并在1991年,这一发明获得了日本举办的国际设计大奖。在当时的日本,拥有一台G-Force成为有钱人身份的象征。
在日本获得成功后,1993年辗转回到英国创立了Dyson公司。如今,已成为国际性的家电设计制造公司,在2006年进入到了中国市场。
之前曾经剁手过戴森的无线吸尘器,并且在尾巴与大家分享过。本次再接再厉剁手了戴森的新出的扫地机器人,官方给它取了个英文名称叫“Dyson 360 Eye”。
打开包装盒,可以看到 360 Eye,它与传统扫地机器人的造型相似,只不过直径更小,高度更高。
把机身高度做高的原因在于保证机身的吸尘能力,这是戴森的核心科技之一。至于工作原理,360 Eye 与一般扫地机器人几乎完全类似,机身底部扫把转动的同时进行吸气,将尘土吸进灰尘盒。
除了说明书之外,配件主要有充电底座,电源插头,算是比较的简单。
将底座打开至90度,并放在靠墙壁的位置,将充电线插入底座的任意一侧,通电后底座的蓝灯将亮起。将多余的线可以绕在插头上,并确保底座的 50cm 半径范围内没有其它物件。
然后,将机器人放在底座上,充电时灯将闪烁,完全充好电后则会稳定不变。
使用机器人之前,需要提前将地板上的例如电线,杂志,遥控器等体积较小的琐碎东西收拾干净,清理出一个无小物件障碍物的地板。
扫地机器人的发展也有好几年了,实际使用中有几个痛点直接关乎到整体体验:1.最为核心的清扫能力;2.不同路面的行进能力;3.路线的规划能力。
目前市场上的机器人在路线规划上大致分为两种:
1.属于随机碰,当碰触到前方物体的时候,扫地机器人转一个角度,继续清扫,问题在于并不能覆盖室内的灰尘死角。
2.通过传感器对周围空间进行探测,规划路线进行清扫。这样的技术与无人驾驶汽车类似,需有一个收集外部环境的过程,之后机载电脑处理做出判断。只不过扫地机器人的运算量要少很多,路线更简单,对避障的要求没那么高。
Dyson 360 Eye 顶部有一个广角的摄像头,前部有传感器用于感知障碍,在规划路线时,以走“回”字形为主。
通过下载的 Dyson Link 应用APP到手机上,可以对其机器进行吸力,导航路线规划,设定定时打扫的时间段。
实际体验中,Dyson 360 Eye 的规划水平整体感受属于中游水平,有一些地方还是会存在漏扫的问题,需要配合吸收器来搭配使用效率会更高一些。
除了路线规划之外,作为扫地机器人最重要的职责,当然就是清理能力了。强力的吸尘能力绝对是360 Eye的强项,在屋子已经使用了吸收器大致打扫之后,将机器人打开扫了十多分钟,竟然发现集尘盒依旧可以吸到满满的灰尘,着实惊讶。
360 Eye 有着类似戴森吸尘器的集尘盒,只要轻按气旋装置释放按钮,就可以将其分离。
将集尘盒中的垃圾倒入垃圾桶后,可以利用水龙头的水压直接冲洗,但是分离出的左边气旋集尘器是不能浸泡在水中的,这个需要特别注意。
经过简单几秒的水压冲洗就可以很干净的再次放入到机器中了,所以日常使用维护上来讲,难度并不大。
日常使用的时候,也会碰到没电,来不及返回充电座的现象,这个时候需要手动将其放回。
扫地机器人的家庭应用环境,首先还是需要一个比较整洁的地面,屋子也需要有足够的空间让其可以施展。如果房子太小地面杂乱,或许机器人并不是一个好用的吸尘器,实用性会大打折扣。另外如果家中有宠物,也必须做到合理引导,不然也会容易出现状况。
作为家庭清洁的主要工具,扫地机器人可以简化一些人力上的操作,大范围的清理地面灰尘,但还是需要传统吸尘器的辅助,细节上需清洁纸巾等清理才行。所以说,相互的搭配才能事半功倍,最终将家里打扫得更加干净,远离过敏原的困扰。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