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在非小细胞肺癌癌细胞中鉴别出了一种名为miR-124的分子,该分子或在癌细胞的命运决定中扮演着调节性的角色,其能够帮助确定癌细胞的特殊亚型是否会经历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相关研究或为后期研究人员开发抵御非小细胞肺癌的新型靶向疗法提供新的思路。
新研究有益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肺癌具有广泛的遗传,分子及表型可变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异质性,理解癌症的异质性对于鉴别并且开发有效的靶向疗法以及临床诊断策略非常重要;阐明肺癌细胞中和表型异质性相关的机制或许也能够帮助研究人员鉴别出关键特性差异,以便开发出更加有效的选择性靶向疗法,这些表型异质性主要就是上皮细胞和间质样细胞之间的特殊差异。
据美国癌症协会数据显示,2017年在美国大约有222,500新发肺癌病例,而且因肺癌死亡的患者数量为155,870,80%至85%的肺癌患者都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研究人员希望本文研究能够帮助他们在临床前以及早期临床试验中有效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然而后期他们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来深入揭示可能性的治疗靶点。
肺癌靶向治疗要满足哪些条件?首先患者要有相关的基因突变;其次该基因突变,也即“靶点”,有能“命准”对该“靶点”的治疗药物。
例如:检测EGFR基因发生突变,该患者用靶向药物治疗肿瘤的有效率可达70%~80%;另外,检测出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发生融合的患者,目前也可以使用克唑替尼(crizotinib)进行分子靶向治疗,有效率可达70%。因此治疗肺癌,有必要提取肿瘤细胞DNA进行基因检测,进行基因分型,发现是否存在“靶点”可以进行靶向治疗。
有多少人适合靶向治疗?靶向治疗在整个非小细胞肺癌人群中占多大比例,要看有多少病人适合靶向治疗,这可以分为不同的人群。如果患者是白种人、高加索人群,平均人群中EGFR总体突变率约为10%,但在亚裔人群中平均突发的阳性率为30%,如果排除腺癌患者、女性、不吸烟患者,那么亚裔患者人群中,包括中国、韩国、日本、台湾、香港,大概有60%的阳性率;如果患者晚期检测出阳性,适合靶向治疗,欧美人群因为检出率很低所以不适合,因此靶向药物治疗所占比例是根据EGFR突变率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