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筛查肝癌,血清AFP疑似已无价值,国内外改用这2个指标

作者:健康讲坛 2017-09-29阅读:1552次

肝细胞癌(HCC)起病隐匿,大部分患者发现时已错过治疗机会,因此,肝病医生一直强调早发现早治疗。而在肝癌的早期筛查方面,影像学灵敏度强,但一次检查费用基本在200-300,甚至更高,倘若每3个月检查一次,显然费用昂贵!

早期筛查肝癌,血清AFP疑似已无价值,国内外改用这2个指标

于是,医学界将早期筛查肝癌的目标投向【血清学检测——潜在的新型肿瘤标志物】,如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异常凝血酶原(DCP,或PIVKA-Ⅱ)、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等,相继被应用于肝癌的筛查与临床辅助诊断。

早期筛查肝癌,血清AFP疑似已无价值,国内外改用这2个指标

血清AFP,早期肝癌筛查有缺陷

自上世纪70年代发现AFP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升高以来,AFP一直被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血清学诊断指标,但该指标在早期肝癌筛查和诊断中存在灵敏度和特异度低的问题。

比如:约30%~40%的确诊肝癌患者AFP并未有明显升高,而在一些非肝癌患者中却有AFP升高。

早期筛查肝癌,血清AFP疑似已无价值,国内外改用这2个指标

而且,研究发现,原发性肝癌和慢性肝病患者的血清AFP水平常有重叠,肝硬化中约有10%患者的血清AFP轻度升高(20~200ng/ml),这种慢性肝病患者血清AFP升高的现象为其在高危人群中监测和早期发现肝癌造成一定困难和干扰。

因此,近年来欧洲肝脏研究学会和美国肝病研究学会在其更新的诊疗指南中不再将AFP作为肝癌的筛查与诊断标准。

早期筛查肝癌,血清AFP疑似已无价值,国内外改用这2个指标

Tips:虽然血清AFP在原发性肝癌种存在缺陷,但在HBV感染相关肝癌中仍然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且在HBV感染相关肝癌患者,其术前AFP越高,术后生存率越低,呈现出术后1、3、5年的生存率随术前AFP值升高而逐渐降低的趋势。

早期筛查肝癌,血清AFP疑似已无价值,国内外改用这2个指标

血清DCP,逐渐替代AFP

DCP(异常凝血酶原)是一种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其γ-羧基谷氨酸结构中1个或多个谷氨酸残基不完全羧化为γ-羧基谷氨酸,导致其失去正常凝血功能。

1984年Liebman等首次提出DCP水平在肝癌患者中升高。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表明DCP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因此DCP逐渐地作为肝癌筛查和诊断的指标用于临床诊断。

早期筛查肝癌,血清AFP疑似已无价值,国内外改用这2个指标

研究发现,DCP与AFP联合准确性高

Kim等的研究发现,肿瘤直径≥5cm的患者,血清DCP浓度显著升高,且DCP浓度与肿瘤TNM分期呈正相关性。

Li等对49篇AFP及DCP诊断HCC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同样显示DCP诊断HC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优于AFP。

由于AFP受多种因素调控,约1/3的HCC患者的血清AFP水平正常。而对于这些患者,DCP诊断肝癌的曲线下面积达到了0.834(95%CI:0.779~0.891),灵敏度为63.2%,特异度达90.7%,提示DCP对AFP阴性的HCC患者的早期筛查有一定作用。

早期筛查肝癌,血清AFP疑似已无价值,国内外改用这2个指标

以上研究均提示,AFP与DCP两者间具有互补关系,其诊断肝癌的准确性明显优于DCP或AFP单独应用。因此,二者联用未来将是国内外常用的诊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