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乙肝肝硬化后怎么办?监测、监测、监测!

作者:肝癌互助圈 2017-11-30阅读:2924次

确诊乙肝肝硬化后怎么办?监测、监测、监测!

监测,着眼的是未来,防范的是“不测”;监测,是要将“不测”变为可测,怎么强调其重要性都不过分。遗憾的是,不少病人及其家属,或因为不知,或因为懈怠,或因为怕麻烦,或因为经济困难,而疏忽了监测,常常酿成难以挽回的严重后果。读了老缪医生的文章后,请“痛改前非”。以下就监测的问题分类介绍。

一、自我症状监测。这可以由病人和家属分别或共同实施。肝硬化的病情变化,包括出现并发症,也包括使用药物的疗效反应和不良反应等,大多会有相应的症状表现出来,无论是病情改善、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只要在日常生活中略加注意就很容易被发现。比如,出现下肢浮肿、数天内体重突然增加、尿量逐渐减少、腹围逐渐增大等,都可能提示出现了腹水或腹水量快速增多;眼巩膜发黄或者黄色越来越重,这可以通过照镜子,并与健康的家人做对比就很容发现黄疸;没有特殊原因,出现胃口严重下降、全身没有力气,甚至还有恶心呕吐等,要小心是不是再次出现肝功能损害或电解质紊乱;大便呈黑色如柏油,或者甚至出现暗红的稀便,要当心上消化道出血;有腹水的肝硬化病人,出现低到中度发热,伴全腹部胀痛,腹围在短期内不断增大,要小心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不过,只要出现发热就要给予重视,除了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外,还可能是其他感染,甚至也可能是肝脏生了瘤子;如果出现右上腹持续疼痛,而且这种疼痛在休息之后不仅不能缓解而且还加重了,这可得当心了,要尽快去医院看病;脾气性格忽然有明显变化,比如性格开朗的人突然变得沉默寡言或者相反,忽然变得丢三落四、不分南北、不知时刻、计算能力下降,甚至整天想睡觉,就要警惕是不是发生肝性脑病了,得尽快去医院。以上说的这些情况都是肝硬化病人病情加重,或者很严重,或者出现某种并发症的表现,只要稍加留意就可以“自诊”。病人和家人自我症状监测,可以发现超过半数的异常情况。当然,疾病好转后的各种正面和积极的信号,也是自己首先感受到的,就不赘述了。

二、定期或不定期监测肝功能。所谓肝功能指标,实际上是与肝脏代谢相关的一些生化指标,包括一些重要的酶。其中胆红素、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时间代表肝脏的储备功能,检查到这几项指标的明显异常,表明病情是比较重的,大多数需要到医院治疗和调理。有一种叫谷胺酰氨转肽酶(GGT)的指标,肝硬化病人会有轻度升高,癌变者也可能升高,也要监测;当然还要包括转氨酶,毕竟它是肝细胞遭到破坏的定性和定量指标。肝脏生化指标检查必须定期进行,要视病情决定监测的密度。代偿期肝硬化者每3~6个月检查一次为宜;如果发生了肝功能失代偿或肝衰竭,检查的密度甚至要多达每周一次,或者数天一次。

三、乙肝病毒学指标检测。乙肝病毒基因(HBV DNA)定量检查,可以准确地反映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根据病毒量的变化还可以知道是否发生了耐药。HBV DNA含量在半年内下降少于2个对数值,或者一年后仍然可以测得出说明疗效不佳;或者早已“阴性”了的病毒DNA再度升高到较高水平,提示可能发生了耐药。发生这些情况都是要及时修改抗病毒治疗方案的,只要乙肝病毒在肝内活跃复制中,就别指望肝硬化有好转的可能,更别指望逆转。病毒达到不可测之后,不超过6个月做一次病毒DNA定量是必须的。乙肝病毒两对半也有必要监测。万一哪一天空中掉下个馅饼——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消失了,而且还出现了表面抗体,并不小心砸在你的头上,你不检查乙肝两对半,怎么晓得砸下来是饼呢还是石头啊?

四、甲胎蛋白监测。甲胎蛋白(AFP)是个什么鬼?老缪医生早有文章阐述。对于乙肝肝硬化患者AFP监测的意义需要重申以下几点:(1)如果AFP超过500微克/升,并发现肝脏有新的占位,几乎可以确诊肝癌;(2)如果AFP含量在200~500微克/升之间波动,持续升高超过2个月,或者下降后再度上升,升降曲线呈马鞍型者,就要警惕了;(3)AFP一开始仅有数十微克,但上升速度快、幅度大而且没有降低的迹象者,也要警惕了;(4)AFP与转氨酶同时升高,但转氨酶恢复正常之后AFP非但没有恢复正常,反而缓慢升高者,这个情况要高度警惕。凡是监测到的AFP结果如上四种情况者,都必须进一步做高灵敏度影像学检查,其中增强CT或增强核磁共振(MRI)检查是不可缺少的,必要时要做肝血管造影检查。但又千万要注意:AFP正常,不代表肝脏就是安全的,恶性程度很高的肝癌病人,AFP倒可能是正常的,这个现象并不罕见。

五、影像学检查。首推超声检查,它有很多优点,比如简单快捷、方便易行、无损无伤、花费不多、精确度高等,是肝硬化常规监测中不可缺少的选项。一旦被确诊为肝硬化,每3个月去医院做一次超声扫描是必须的,千万不要嫌麻烦。

CT和MRI检查不属于常规监测项目,但对存在“肝癌高危因素”慢乙肝肝硬化患者应定期做CT或MRI检查:第一,对于前述AFP异常的所有那些需要警戒的情况,不仅要在一开始做确认检查,还要定期或不定期复查。如果肝内没有发现占位性病变,甲胎蛋白没有恢复正常,甚至持续上升,那在三个月之后复查一下是必须的;即使AFP恢复正常了,那么在8个月后再复查一次也很有必要;第二,乙肝肝硬化的病程超过5年者;第三,在血缘关系的家族成员中有肝癌患者;第四,合并有其他肝病尤其是合并酒精性肝病和丙型肝炎的肝硬化病人;第五,肝内发现了新生的大结节样病灶一时不能定性者。对于上述高危人群一般2~3年左右检查一次是有必要的,不过应该以超声检查和甲胎蛋白检查为基础。请记住:仅仅做平扫CT或MRI是不够的,一定要做增强!MRI检查没有辐射,而且极少有造影剂过敏之虞,有条件者可首选MRI。

六、血液常规检查。血细胞“三系”,即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的数量的变化,是反映脾脏功能亢进的主要指标。对于病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乙肝肝硬化病人,脾功能亢进可能会不断加重,而血液常规定期监测可以起到预警作用:血小板降低会增加出血尤其是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机会,低到一定程度甚至会出现自发性出血;白细胞低于一定数值会增加感染性疾病的机会;红细胞严重减少的后果是贫血,进而导致全身缺氧。根据血液常规监测的结果,可以决定是否需要采取更积极的干预措施,比如脾脏切除或脾脏栓塞等。

关于肝穿刺组织活检,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开展,比如肝内占位性质不能确定者,可以在超声引导下做定位活检,但它一定不是肝硬化病人的常规监测项目。

很多专家在讨论肝硬化逆转的话题,很多病人和家属在期待肝硬化逆转。客观地说,试图让硬化了的肝脏组织结构发生根本性的“逆转”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老缪医生负责任地说:至少在代偿期肝硬化,切实抑制病毒复制后5年左右时间,从F4(肝硬化)逆转为F1甚至F0是有事实根据的。得给自己留有足够的时间,去迎接逆转或“变软”的那一天到来。加强监测,出现异常及时正确和有效处理,是赢得时间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