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嗜酒人口的逐年增加,酒精性肝病已成为肝脏“二号杀手”,仅次于甲肝、乙肝等病毒性肝炎。
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肝脏疾病。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严重酗酒时,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甚至是肝功能衰竭。
影响酒精性肝损伤进展或加重的因素较多,目前国内外研究已经发现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饮酒量、饮酒年限、酒精饮料品种、饮酒方式、性别、种族、肥胖、肝炎病毒感染、遗传因素、营养状况等。
空腹饮酒比伴有进餐的饮酒方式更易造成肝损伤。女性对酒精介导的肝毒性更敏感。女性与男性相比,更小剂量和更短的饮酒期限就可能出现更严重的酒精性肝病。肥胖或超重也可增加酒精性肝病进展的风险。
肝炎病毒感染与酒精对肝脏损害起协同作用。在肝炎病毒感染基础上饮酒,或在酒精性肝病基础上并发乙丙肝病毒感染,都可加速肝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酒精所致的肝损伤达到一定饮酒量或饮酒年限,就会大大增加肝损害的风险。
长期饮酒应警惕
有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折合乙醇量男性≥40g/d,女性≥20g/d;或2周内有大量饮酒史,折合乙醇量>80g/d。临床症状,化验支持,肝脏B超或CT检查有典型表现。排除嗜肝病毒现症感染以及药物、中毒性肝损伤和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早期如何发现酒精性肝病?有饮酒史,常规体检检查(肝功、血脂、影像学等)。肝硬度检查是目前对于肝脂肪变以及肝纤维化程度的一项无创检查,是一种半定量的方法。
何谓戒断综合征
戒酒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最主要措施。但戒酒后可能会出现酒精戒断综合征:一般情况下在患者戒酒后24小时至1周内出现,患者四肢与躯干的急性震颤,患者不能静坐或稳定握杯,易激动和心跳,常见恶心、呕吐、出汗。严重时可有短暂错觉、幻觉、视物变形、发音不清或狂叫,甚至癫痫发作。所以,应缓慢戒酒,或在医生监护下戒酒。
酒精性肝病的晚期可以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肝硬化或肝癌晚期还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如门脉高压所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顽固性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性脑病、肾衰竭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