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型(乙型)肝炎传染极强,甚至比爱滋病(HIV)还容易传染。由于亚裔易患B型肝炎,因此建议肝指数(ALT,丙氨酸转氨酶)不要用美国的数据作为标准,而是要用华人的数据当标准,华人女性肝指数需控制在20以下,男性则是30以下。
胃肠肝胆专科医师赖嘉基(C. George Lai)介绍,病毒性肝炎常见的A型、B型、和C型(又称为甲肝、乙肝、丙肝)。其中华人最常见的是B型肝炎,华人肝炎感染率大约为10%至15%。肝脏是人体最大和最重要的内脏器官,约有1.5公斤,处理饮食并转换为能量和营养素,抗击感染、去除血液中的有害化学物质、制造帮助消化食物的物质,而B肝可导致严重的肝脏疾病。
赖嘉基说,B型肝炎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肝脏感染,它由B肝病毒(HBV)引起。 B肝感染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若急性感染第一次感染B肝病毒时,身体本身可能抵抗;而慢性感染不会消失,可能会持续六个月以上。慢性B肝会缓慢导致肝脏损伤,如果不治疗,慢性B肝患者中,每四位就有一人会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等肝脏疾病。大多数慢性B肝患者可能没有发病症状,但即使没有任何感觉的情况下,病毒可能正在损伤患者的肝脏,且具有传染性,因此慢性B肝有时被称为「无声的杀手」。
慢性B肝症状包括:黄疸(眼睛和皮肤发黄)、流感样症状、恶心和呕吐、关节痛、胃右上部疼痛、没有食欲、疲劳、浅色大便/深色尿液。而全世界有2.4亿人患有慢性B肝,主要在亚洲地区如中国、台湾、日本。美国大约有200万人是慢性B肝患者,他们绝大部分来自亚洲、太平洋岛国和非洲部分地区,比例大约为每12位患者中就有一人来自亚洲或太平洋岛国。
赖嘉基介绍,B肝高危人包括出生时母亲已感染B肝,出生在B肝高发国家或前往这些国家旅行,工作中接触血液如医护人员,B肝患者的性伴侣,接触受感染的液体比如血液、精液或阴道分泌物,共用针头、注射器或其他毒品注射器具,与受感染人员共用剃须刀或牙刷等物品。
有些人因为害怕被传染,对B肝患者过度紧张。赖嘉基表示,B肝传染不可能来自接触、拥抱或亲吻、接触打喷嚏、门把手、马桶座垫等,或是饮酒、食物、水和空气、共用杯子和餐具。感染B肝最常见的途径就是出生时从母体感染。
不同于胃部、肠子、肾脏有方法和器具清洗,肝病是无法清洗的,因此严重患者只能换肝。大多数B肝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患病,做一次简单的B肝血液筛检可了解是否患有B肝,所以检查非常重要。检查完后,若从未感染B肝,可以接种疫苗预防;已经感染B肝但抵抗住了感染,需及时复查;若患有慢性B肝,要向医师了解如何控制慢性B肝、定期看医师、以及鼓励亲人也要去做检查。
赖嘉基说,现有治疗慢性B肝的处方药物,但有可能不适合每个患者。患者有必要定期复查治疗,比如检查B肝病毒DNA,显示体内B肝病毒的数量;检查肝指数,评估肝脏是否处于发炎状态;以及超音波和甲胎蛋白检查,查看是否患有肝癌。患者每三个月至六个月检查一次,看看肝脏的健康状况,从而减少肝脏发病的风险。
通常来说,B肝疫苗是预防B肝感染的唯一安全有效方法,疫苗在六个月内分三次注射,三针注射完毕后,95%的人都能达到抗体效果,但是肥胖者的抗体效果可能较弱。
吃喝玩乐游购在美国,请关注华人生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