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在糖尿病人群中非常普遍,它既可能发生在糖尿病出现之前,成为糖尿病的伴发病,又可能发生在糖尿病出现之后,成为糖尿病的并发症,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当两者同时存在时,患者的心血管风险都将显著增高。这也是国家首先将高血压和糖尿病作为慢病分级诊疗对象的原因之一。下面就让我们认识一下各种名称的高血压。
假性高血压
假性高血压指由于严重的动脉硬化导致经袖带测量的收缩压数值高于经动脉穿刺直接测得的血压值,使得收缩压测量值假性升高的现象。假性高血压可导致过度降压治疗,而收缩压过低在高龄患者可能引起跌倒、衰弱等不良预后的增加。
白大衣性高血压
白大衣性高血压指诊室血压升高,但诊室外血压不高的现象。以往认为白大衣高血压主要是因为人到诊室精神紧张引起的,只要平时测血压不高就没事儿,近年来则认为白大衣性高血压是介于正常和高血压之间的状态,同样会对血管和各脏器产生损伤,只是损伤程度低于持续性高血压,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则要根据风险评估而定。
隐蔽性高血压
与白大衣性高血压正好相反,隐蔽性高血压患者在诊室内血压正常,而动态血压或家庭自测血压升高。相比于白大衣性高血压,隐蔽性高血压有着更高的心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风险,与持续性高血压相近。
【特别提醒】增加家庭血压监测频率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发现白大衣性高血压和隐蔽性高血压。
难治性高血压
在生活方式改善的基础上,规律服用足量3种作用机制不同的降压药,其中之一是利尿剂,而血压仍不能达标,被定义为难治性高血压,这是高血压治疗中最难达标的人群,可占到接受规范降压治疗者的10%,一般在高龄、肥胖、糖尿病、肾脏疾病和左心室肥厚者中多见。
【特别提醒】难治性高血压首先要排除“假性难治性高血压”:(1)测血压方法不当(如测量时姿势不正确、上臂较粗者未使用较大的袖带),白大衣性高血压,结合家庭自测血压、动态血压监测可使血压测定结果更接近真实;(2)药物相关原因:患者的依从性差(漏服或自行减量),降压药物选择不当(剂量偏低、联合用药不够合理),以及服用有升压作用的药物(如口服避孕药、肾上腺类固醇类、可卡因、甘草、麻黄等);(3)未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或未控制其他危险因素(肥胖、吸烟、重度饮酒、高脂血症、长期紧张失眠等);(4)容量负荷过重(利尿剂治疗不充分、高盐摄入、肾功能不全进展);(5)伴慢性疼痛和长期焦虑等(这些问题在糖尿病患者中较为常见)。
继发性高血压
目前90%以上的高血压原因尚不明确,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如果血压高是由于某些疾病(如肾脏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夜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引起的,则称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服药治疗的效果差,应当针对病因治疗,去除病因后血压能有效降低甚至恢复正常。
【特别提醒】对于血压难以控制的患者,除了检测诊断的准确性、治疗的合理性和依从性、排除可能影响血压控制的因素(如睡眠差、合并使用影响血压的药物等)以外,还应进行相应的检查,明确有无继发性高血压。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如果收缩压≥140毫米汞柱(mmHg)而舒张压<90mmHg,被定义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这种情况多见于老年患者,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大家常说的脉压差大(脉压是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正常为30~40mmHg,脉压增大是动脉硬化的一个指标。——本刊注),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硬化加重,血管弹性降低,舒张压会逐渐降低,一些老年人的舒张压甚至不到60mmHg。有不少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脉压差可达70~100mmHg,研究显示,脉压与总病死率和心脑血管事件呈正相关,脉压增大还预示患痴呆的风险增加。
【特别提醒】与舒张压相比,收缩压与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更为密切,是心血管事件更为重要的独立预测因素。因此,老年患者降压治疗更应强调收缩压达标。
高龄高血压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发布的《高龄老年人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将高龄高血压定义为:年龄≥80岁,血压持续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鉴于我国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高龄高血压确实值得关注。根据2013年的统计,80岁及以上的高龄人口超过2300万,并在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与糖尿病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的患病率也将显著增加,有调查显示,80岁及以上人群中70%~90%患有高血压,而ISH占到了高龄高血压的67.6%~90.0%。
【特别提醒】与80岁以下老年患者有所不同,高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更易随情绪、季节、温度、体位变化、进餐等而出现明显波动。
儿童高血压
儿童高血压通常没有不适感觉,即使有,孩子也可能不会表达,除非定期体检,否则很难发现。然而,儿童高血压与成年后高血压及其靶器官损害密切相关,所以除了应对儿童高血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预防高血压也应当从儿童抓起。
【特别提醒】导致儿童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肥胖,50%以上的儿童高血压伴有肥胖,而肥胖儿童患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6倍。由于儿童自制力差,家长在孩子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方面负有重要责任。
清晨高血压
清晨高血压指患者清晨醒后1小时内的家庭自测血压或起床后2小时的动态血压记录≥135/85mmHg;或早晨6~10点的诊室血压≥140/90mmHg。清晨血压高,会增加靶器官损害及临床事件发生的风险。
【特别提醒】喜欢晨练的人需要特别重视清晨高血压,因为运动本身以及寒冷天气等因素都可能进一步升高血压,引发危险。
体位性高血压
体位性高血压即体位由卧位转为直立后的3分钟内收缩压升高超过20mmHg,这也是老年人血压调节能力下降的表现之一,所以在高龄患者中更为常见。
【特别提醒】相比于高血压伴体位性低血压的患者,体位性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肥厚、冠心病、无症状性脑血管病的发生率更高。
觉得有用?可记得收藏转发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