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0月8日为第一个“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10月8日,即将迎来第20个全国高血压日。
著名健康科普学者、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心血管病专家江凤林指出,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
常常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共存,是重要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可损伤人体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是一种慢性病、多发病、终身疾病。
近年来,导致我国居民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不断增多,如吸烟、有害饮酒、高脂、高盐饮食、身体活动不足、超重和肥胖等,而男性在这些不良生活方式方面更加严重。
再加上现代生活节奏快,年轻人压力大、不爱运动、对健康的关注度低,这又使得高血压患病开始年轻化。
江凤林表示,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正在迅猛增加,据测算目前高血压的患病人数已达到2.7亿,即每四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是高血压患者!
尤其令人担忧的是,高血压的控制率却一直较低。
直接导致高血压相关疾病不断增加,心血管病的死亡率跃居首位,成为“头号杀手”,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的健康及生命。
高血压是整个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的第一道防线。
因此,如何有效防治高血压,始终是医务工作者及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来不得半点马虎和松懈。
江凤林指出,血压管理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患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
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掌握正确的降压理念,坚持规律服药,服用长效平稳的降压药,才能最终控制好自己的血压,远离心脑血管疾病的困扰。
简而言之,高血压的治疗一靠健康的生活方式,二靠降压药物,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关键,两者缺一不可。
江凤林强调,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态平和,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健康四基石”。
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五大类:利尿剂如吲达帕胺缓释片,β受体阻滞剂如比索洛尔片,钙拮抗剂如氨氯地平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片,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阿利沙坦酯片。
为了帮助高血压患者掌握正确的降压原则,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推出了患者健康教育口诀:
要长效,不短效,一天一次更重要;
要规律,不随意,测完血压再吃药;
要和缓,不求快,四到八周是常态;
要坚持,不停药,平稳长效保心脑。
最近热衷健康科普宣传的江凤林,又被邀请做客长沙市电视台新闻频道。
根据他多年的临床经验,列举出大量病例,总结了高血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以下四大误区,高血压患者应引起重视,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
高血压治疗四大误区:1、不愿意服药:
有不少的病友,高血压已经确诊,即使出现了头昏头痛等不适,就是不肯服药。
医生好言相劝也不予理睬,甚至一脸的不悦,而对一些诸如保健品、降压表等“高科技产品”却情有独钟。
究其原因,一是“是药三分毒”的观念根深蒂固,惧怕药物的毒副作用;二是错误地认为“高血压药物会成瘾”。
其实,病友的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目前已有许多安全有效的降压药物问世,其副作用是可逆的、轻微的。
另外,降压药不是毒品,不会成瘾!
但是,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终身疾病,需要终身服药,目前主要还是依靠药物,对血压加以控制,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不难受不服药:
广大高血压患者,千万不要错误地以为,没有感觉、没有不舒服,就没有高血压,就不需要治疗。
其实,无症状的高血压更危险!
一般来说,未经治疗的高血压3~5年,肯定会造成人体重要器官的损害,即心、脑、肾和眼等“四大危害”。
3、不按医嘱服药:
患者在应用降血压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血压降至正常,即自行停药。
结果在不长时间后血压又升高,还要再使用药物降压这样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而且由于血压较大幅度的波动,损害重要器官。
正确的服药方法:
服药后出现血压下降,可采用维持量,继续服药;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将药物进行调整,而不应断然停药。
4、不测血压服药:
高血压的症状与血压水平虽有一定的关联,但与病情轻重并不一定一致。
不能以症状的轻重来估计血压的高低和决定降压药物的服用剂量。
凭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往往是错误的,也容易延误治疗。
点击“了解更多”,关注【湖南医聊】头条号!湖南医聊特约作者:中南大学 周科际
湖南医聊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获取更多健康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hnyiliao。
湖南医聊每日提供专业、靠谱、实用、及时的权威健康科普资讯,让我们一起收获健康,收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