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 凭症状估计血压情况,凭感觉用药
有的人认为,高血压没有症状,就不用治疗。这是非常错误的。血压的高低与症状的轻重没有明确的关系。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没有症状,有些人即使血压明显升高,因为患病时间长,已经适应了高血压,仍没有不适的感觉。但血压处于较高水平,对心脑肾靶器官的损害在不知不觉中持续进展。高血压是用血压计量出来的,不是感觉出来或估计出来的。高血压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每周至少测量血压1次。
误区二 降压治疗,血压正常了就停药
有些患者血压降至正常后就停药。停药后,血压很快会复原,甚至会急剧上升。血压波动过大,对心脑肾靶器官的损害更严重,有时会成为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导火索,非常危险。正确的做法是,在长期的血压控制后,可小心地逐渐减少药物的剂量和种类,一般只对那些能够严格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患者可以减药量。在减药的过程中,必须监测血压的变化。
误区三 盲目自行购药服用,不看医生
有些人患高血压后,不按医嘱服药,而是按照病友或药店的推荐用药,或者偏信广告中的“好药”;有些人认为价格越贵的药越是“好药”,一味追求那些新药、特药;有些人看别人服用什么降压药有效,就照搬过来为己所用,自行购药服用,这些做法都是盲目性的,有害的,也不安全。
误区四 担心用药过早,长期用药产生耐药性
部分患者认为,降压药用得太早会导致以后用药无效,趁现在症状不重就不要用药。这种想法非常错误,而且十分危险。降压药不会产生耐药性。血压升高的主要危害是不知不觉中损害心脑肾等多个器官的功能,血压控制得越早,越能预防心脑肾的功能障碍,其远期后果越好。如果等到脏器功能已经损害再用药,就已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后悔莫及了。
误区五 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
很多患者担心“是药三分毒”,只要没有症状,就不愿意服药;看药品说明书有副作用就不敢服药;出现了不良反应后自行停药。这些都是错误的做法。
药物的副作用一般较轻,发生率很低。而且降压药的不良反应均是可逆的,停药后不良反应可逐渐消失。有些降压药的不良反应还可以通过合理的联合用药来抵消。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一般是安全的,可长期应用。
误区六单纯依靠药物,忽视生活方式改善
有些高血压病人认为,得了高血压病后只要坚持服药就行了。其实药物治疗应该建立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之上,两者缺一不可。吸烟、饮酒、吃得太咸等不良习惯不加以控制,继续损害血管,药物再好也难有良效,很多人血压难以控制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正确的做法是除合理用药外,必须要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误区七 迷信保健品、保健仪器能降压
有些人认为西药副作用大,不愿意长期服用西药。某些企业针对患者的这种心理,宣传鼓吹某些保健品、保健器具及天然纯中药的“降压疗效”,可使高血压患者既不需终生服药,又能摆脱西药副作用的困扰。实际上,保健食品、饮品、降压器具如降压枕头、降压手表、降压项链、降压帽、鞋垫等等,大多不具备明确的降压作用,即使有,降压作用也很轻微,不能达到治疗目标。
误区八 某些灵丹妙药可根治高血压
高血压病一经确诊,绝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服药治疗。不少广告宣称,某种药物、高科技产品、保健食品或保健仪器能根治高血压,不必再吃降压药。病人必须明确:目前,全世界尚没有哪一种药物、仪器能够根治高血压。不管何种场合、何种媒体宣传的根治高血压的“灵丹妙药”,都是虚假宣传,干扰高血压的规范治疗,很多人因此延误治疗而使病情恶化或丧命。
*
2月6日专家
陈洁 副主任医师
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
心内科
专家
介绍
擅长心内科常见病的诊治及危重症、疑难病的抢救治疗,尤其在危重、疑难病例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咨询方式:15:00-17:00直接拨打12320咨询
17:00-17:30收听调频FM97.5老年之声《健康最重要》栏目
同时每天您可以通过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与北京、山西、江苏各领域医学专家进行一对一咨询,接下来,小编将今日在线专家给您进行简单介绍。
吴承东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肛肠科
在线时间:18:30-19:30
擅长领域:直肠癌、结肠癌、内痔、外痔、混合痔、肛瘘、肛裂、肛门周围感染、坏死性筋膜炎
庞 冲 副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
耳鼻喉科
在线时间:19:30-20:30
擅长领域:儿童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在儿童过敏性相关疾病和儿童腺样体扁桃体肥大引起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治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尹辛成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骨科
在线时间:20:00-22:00
擅长领域:治疗脊柱劳损性疾患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关节炎、腰椎管狭窄症等腰腿疼痛疾病。
邱玉芳 主任医师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在线时间:14:30-16:30
擅长领域: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呼吸道疾病尤其婴幼儿哮喘、慢性咳嗽的诊治,营养性疾病、消化道疾病的诊治及早产儿的综合管理。
您只需要关注健康太原12320公众号,点击“专家咨询”专栏进行登录,找到“专家排班”,便可与自己想咨询的专家进行一对一咨询!
如果您的时间和专家在线时间正好冲突,您可以提前提问,专家在线后将一一解答,同时您也可以点击“查看全部”,提早安排自己的时间。
编 辑:姜罗 赵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