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老太太,从外省来天津滨海新区帮儿子带孩子,4个月的时间却因为高血压2次看急诊。这位老人60多岁,发现高血压4年了。在农村老家时断时续的用药,头晕了就吃几天,头晕好了就停药,也不知道血压控制的怎么样。
来滨海新区后又说头晕,儿子带她来看我的门诊。当时我给她量血压180/100mmHg,详细检查发现尿微量蛋白高,已经出现了早期肾损害,没有发现其它严重的并发症。我给她用络活喜(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必洛斯(坎地沙坦片)联合用药,用药一周,血压控制正常。后来就没来复诊。
大约一个月后的一天晚上,她的家人给我打电话,说她头晕的厉害,天旋地转,已经送我们医院急诊了。急诊一量她的血压,又回升到了她开始的水平。当时担心她有脑梗,给她急查脑CT,没有发现大问题。急诊给静脉降压,折腾了大半夜回家了。
开始我有点纳闷,按理说用这两种药控制血压,不应该出现这么大的波动啊。第二天我问她家人具体的原因。她儿子也是才知道,说她前一段时间感觉血压完全正常了,头也不晕了,还吃药花钱干嘛。于是就自行停了药。这不,停了一周,血压就反弹了。
这次事情过后,她又恢复了原来的用药,血压也逐渐的稳定,我以为事情也就这样过去了。
前几天的一天晚上,她的家人又给我打电话,说她的高血压又犯病了,这次打120去了另一家医院,量血压仍是那么高,仍是在急诊做的脑CT检查,仍没有发现大问题,处理用药也差不多,也是折腾了大半夜回家了。
我以为她又自行停药了。第二天我了解情况,这一次怪她停药确实有点冤枉她了,她没有停药,但她换药了。
她是外地的新农合,在这里看病不报销。而我给她用的药都是进口药,价格相对有点高。她舍不得花钱,又不想增加孩子的负担,于是自己到药店买药。药店里没有必洛斯,就给她换了一种国产的沙坦类药物,剂量还不够;苯磺酸氨氯地平也换成了国产的,而且哪个便宜选哪个。虽然她也吃药,没想到血压还是没有控制住。
她的儿子了解了情况后,又惭愧又生气,惭愧的是自己没有照顾好母亲,生气的是她为省小钱花大钱。
高血压的最大危害是引起心脑肾并发症,治疗高血压,简单的目标是将血压控制达标,更重要的目标是通过降压,保护心脑肾等重要器官。高血压是个终身性的疾病,需要终身用药治疗。要用长效药,而且要联合用药。这些都已经成为常识,毋庸置疑。
我给她用的两个药物都是长效药,疗效维持时间长,而且两药合用相得益彰,所以血压控制的很好。但是这位老人的用药方法是错误的,难受了吃药,不难受就停药,这种“按需用药”的模式对治疗高血压而言是一大禁忌。科学的做法是按时吃药,我们推荐晨起空腹口服,每天到点就吃药。这样,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比较恒定,血压控制的也比较稳定。
最后,还得回到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用国产药还是用进口药?
我给她用的络活喜(苯磺酸氨氯地平)和必洛斯(坎地沙坦)是原研药,也就是俗称的进口药。这些原研药疗效肯定,但价格较高。我国也仿制生产苯磺酸氨氯地平和坎地沙坦,而且两个药都不止一个厂家,起的名字也五花八门,这些药我们称仿制药,也就是俗称的国产药,价格比进口药都要低一些。
不除外仿制药中也有好药,但这些药普遍的疗效较差。更有甚者,一些仿制药比照原研药剂量减半,比如说原研药是20mg一片,仿制药制成10mg一片。大部分患者以为两种药名字相同,都是一片药,其疗效也都是一样的,其实仿制药早已经偷工减料了。
临床工作中,是给患者用以疗效为导向的原研药,还是用以价格为导向的仿制药,对临床医生而言的确是个两难的选择。用原研药吧,说医生黑心,用仿制药吧,说医生治不好。
其实,每个人都应该冷静的思考一下,买菜、买肉、买衣服、买家具、买汽车、买电器,便宜的能买到好货吗?普通的生活用品都希望使用高品质的物品,那涉及生命和健康的药品为什么偏偏选择低品质的呢?
至于图便宜,这位老人少花钱了吗?两次看急诊,120的费用,输液费用,CT检查费等,加在一起比她用便宜药省下的钱要多得多。这还不算高血压折腾的她难受,折腾她的家人也操心难受。临床工作中,类似她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平时不控制血压,等出现心梗、脑梗、脑出血、肾衰竭了,花更多的钱治疗,但也挽不回健康。
其实,高血压的治疗,平时规律使用合适的降压药,将血压控制的平稳达标是一个不复杂的事情。可有些患者就是不遵从医嘱,不按照科学规律办事,把一个简单的事情搞得复杂化了。(作者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