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自觉有“冠心病”,女儿却认为是心病!检查结果令人震惊!

作者:湖南医聊 2017-08-28阅读:2981次

衡阳李先生今年59岁,50岁之后就退休在家养老,平时在家种种菜,打打球,和三五好友吹拉弹唱,打打麻将,日子过得好不惬意。

老人自觉有“冠心病”,女儿却认为是心病!检查结果令人震惊!

(网络图,仅供参考)

8年前因为自家兄弟借钱未按期归还(没打欠条),怕得罪兄弟不好开口要,一直心情压抑,只要儿女提起这个事,就感觉心慌、胸闷,但每次去医院检查又没查出什么毛病。

后来,兄弟拖了两年把钱还了之后,李先生就没有再讲心脏不舒服了。

隔了段时间,有两个邻居接连因为心肌梗死突然去世了,一时之间周围邻居都在谈论冠心病要命快。李先生买了一本冠心病的保健书,看了之后就断定自己是患了冠心病

这下,李先生麻将也不敢打了,因为每次做大胡的时候就开始心悸;乒乓球也不打了,运动多了就心跳加速;种菜也不行了,抡起锄头就心里发慌。

李先生始终认为自己就是得了冠心病,为了打消父亲的疑虑,女儿带李先生去医院做了心脏冠脉造影,仍显示心脏没有任何的异常。“我爸这是心病,说白了就是怕死,对自己的身体过度担心。”

老人自觉有“冠心病”,女儿却认为是心病!检查结果令人震惊!

(网络图,仅供参考)

近日,李先生来到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心内科就诊。心内科主任刘翔接诊了李先生,仔细询问了李先生的病史后,刘主任却开出了不同于其他医院心内科的检查项目——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

刘翔主任解释,心脏神经症是心血管内科门诊的常见病,心内科患者中无躯体疾病的心理障碍发病率为1/3,多数为心脏神经官能症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由于焦虑、紧张、情绪激动、精神创伤等因素的作用,中枢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发生障碍,受自主神经调节的心血管系统也随着发生紊乱,引起一系列交感神经张力过高的症状。

以阵发性胸闷、憋气、心前区不适等“冠心病“症状为主要表现,可兼有神经官能症的其他表现。

更进一步来讲,精神心理问题可以引发或加重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同样会导致精神心理问题的出现,精神心理问题也可能以心血管的躯体症状为表现形式。

老人自觉有“冠心病”,女儿却认为是心病!检查结果令人震惊!

(网络图,仅供参考)

刘翔说,“所以我们不仅要关注患者心脏,更要关注患者的心理,从而‘双心同治’达到‘心身’协调,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新的‘双心医学’的理念。”

检查结果出来,李先生果真有中度焦虑、轻度抑郁。结合其病史,医生判断李先生是典型的“双心疾病”

刘翔提醒,双心疾病主要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患者一定遵医嘱坚持规律服药;规律的有氧运动有助于心理健康,可减少包括焦虑、抑郁在内的消极反应,降低心理应激水平,对改善心理状态有积极作用。

要注意适度饮食;避免重体力劳动及劳累过度;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家庭成员一定要多关注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时疏导或寻求专业的心理医生帮助。

什么是双心医学?

双心医学又叫精神心脏病学,是研究心脏疾病与心理疾患相关性的学科。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确立,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逐渐为人所知,在心血管科就诊的患者同时合并精神心理问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情况。

因此形成了心血管与心理医学交叉并综合形成的一门学科——双心医学,而具有与不良情绪、心境相关的心血管躯体症状,伴有或不伴有器质性疾病的情况被归为“双心疾病”的范畴。

双心疾病患者的表现形式

1、以胸闷、心悸等常见心血管躯体症状就诊,同时存在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而经系统检查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或仅为与症状无关的轻度异常。

2、罹患慢性难治性心血管或其他严重疾病,症状长期反复发作,经济压力过重,家庭、社会支持不足,身心备受折磨,生活质量差,而激发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

3、患有器质性心脏病,成功接受介入、外科手术等有创治疗,但由于患者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缺乏认识,心血管躯体症状未见缓解甚至加重,排除了手术及躯体疾病的原因,同时伴有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李彩

湖南医聊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获取更多健康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hnyiliao。

湖南医聊每日提供专业、靠谱、实用、及时的权威健康科普资讯,让我们一起收获健康,收获幸福。

点击“了解更多”,关注【湖南医聊】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