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欧洲心脏病学会指南变迁看中药治疗冠心病的优势

作者:医学界心血管频道mp 2018-03-27阅读:972次

快速发展的医疗新时代,祖国医学将走向何方?

来源丨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从2006年至2013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发布的《稳定性冠心病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变迁来看,人们已从只重视阻塞性冠心病逐步开始关注冠脉痉挛和冠脉微循环异常等非阻塞性冠心病。大量临床研究不断在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上为冠心病诊治提供科学依据,而一向神秘的祖国医学又有哪些耀眼之处呢?

3月17日,在济南召开的第十四届国际络病学大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尤士杰教授作了题为《从ESC指南的变迁看冠心病治疗的现状与出路》的精彩报告,详细阐述了祖国医学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干货满满,赶紧看过来吧~

尤士杰教授现场汇报

冠心病概念和机制的变迁

冠心病的传统概念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即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而概念强调的病理机制是冠脉狭窄或阻塞,需要通过冠脉造影诊断。

但临床实践中,人们逐渐发现相当部分患者冠脉正常或未见严重病变,仍存在心绞痛症状

瑞典1项注册研究发现超过60%的女性胸痛患者和30%的男性胸痛患者,冠脉造影无狭窄,冠脉正常的心绞痛的概念由此提出。

2006年ESC指南就提出冠脉正常的心绞痛是冠心病的特殊类型,通常包括X综合征和冠脉痉挛/变异性心绞痛两大类。2013年ESC指南进一步明确将冠心病分为阻塞性和非阻塞性,其中冠脉正常的心绞痛就属于后者,指南还根据发病机制重新将X综合征定义为微血管功能异常。

因此,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微血管功能异常以及冠脉痉挛这三种机制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2013年指南指出微血管病变常合并于严重狭窄(≥70%)的冠脉,这就可以解释为何近20%冠脉严重狭窄的患者在成功完成血管重建治疗后仍存在心绞痛症状。而冠脉痉挛部位常存在不同程度的狭窄,痉挛也可促进斑块形成。

以上结论提示了非阻塞性冠心病普遍存在,意味着该类型心绞痛值得我们重视,且越来越多的临床数据为我们敲响警钟。Gulati M等研究对比了540例怀疑缺血但无冠脉阻塞证据的女性患者和1000例年龄匹配的无症状女性的心血管事件风险,结果显示有缺血症状但无阻塞证据的患者,远期心血管事件风险显著升高。

不可小觑的非阻塞性冠心病,如何应对?

根据传统冠心病的概念和发病机制,主要以控制危险因素和血运重建作为治疗方案。而针对目前发现的冠心病发病机制,2013年ESC指南提高了药物治疗的地位,并提出三大治疗原则:稳定斑块、解除痉挛和改善微循环

当然以上原则代表西方医学思维模式,而祖国医学对于冠心病又是如何理解的呢?在这次大会上,络病学创新提出“搜剔疏通”组方,而并非目前人们普遍理解的“活血化瘀”,令国内外学术界震惊的是前者理论竟与西方观点不谋而合。其中基于此络病学说的药物——通心络胶囊令学术界眼前一亮,多项临床研究证实,通心络在稳定斑块、解除痉挛和改善微循环三方面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通心络治疗冠心病的机制与临床研究

1.稳定斑块

通心络可通过对斑块高危因素、结构、组织学和易损程度的影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其中一项研究发现通心络可抑制斑块内炎症性血管形成,减少斑块破裂率,这项研究发表在2015年《欧洲心脏病杂志》上。

2.解除痉挛

国家973计划项目研究发现,通心络既能修复冠脉内膜,解除血管痉挛,亦能保护外膜抑制血管痉挛,有效治疗血管痉挛性疾病。通心络成为唯一入选《2015中国冠脉动脉痉挛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的中成药。

3.改善微循环

2017年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的研究发现通心络可显著减少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无复流的发生率和术后6个月心肌梗死面积。同年《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也引用了这一研究结果。

基于通心络治疗冠心病的研究不仅没有终止,还不断有新的研究结果公布。随着ESC指南的变迁我们了解了冠心病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等方面的进展,也看到了祖国医学在冠心病治疗方面的优势,是对现代医学的一次重要挑战。

参考文献:

1.Fox K, Garcia MA, Ardissino D, et al.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table angina pectoris: executive summary: The Task Force on the Management of Stable Angina Pectoris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ur Heart J. 2006 Jun;27(11):1341-81.

2.Montalescot G, Sechtem U, Achenbach S, et al. 2013 ESC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the Task Force on the management of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ur Heart J. 2013 Oct;34(38):2949-3003.

3.Johnston N, Schenck-Gustafsson K, Lagerqvist B. Are we using cardiovascular medications and coronary angiography appropriately in men and women with chest pain? Eur Heart J. 2011 Jun;32(11):1331-6.

4.Gulati M, Cooper-DeHoff RM, McClure C. et al. Adverse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women with non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 report from the Women's Ischemia Syndrome Evaluation Study and the St James Women Take Heart Project. Arch Intern Med. 2009 May ;169(9):843-50.

5.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基础研究学组,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女性心脏健康学组,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学组.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循环杂志. 2017, 32(5):421-30.

6.向定成, 曾定尹, 霍勇. 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5,23(4):181-6.

7.Ma LY, Liu XL, Lu HX, et 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tion Tongxinluo inhibits inflammatory angiogenesis via Bmx/NF-kB/MAPK pathways. Eur Heart J. 2015; 17:B13-B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