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是疾病中比例最大的一类慢性疾病,而它的并发症是最恐怖的,很多乙肝患者死亡都是由于并发症恶化。下面来看看乙肝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乙肝的危害
1、肾炎:部分病人,尤其是儿童,患病毒性肝炎后肾脏损害较重,病人脸面浮肿、尿中出现尿蛋白和红细胞等,常被误诊为病毒性肝炎合并肾炎,但按肾炎治疗却久治不愈。但病毒性肝炎治愈后,肾炎症状就会逐渐消失。
2、血液病:病毒性肝炎症状可引起轻度的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近年来还发现可引起全血细胞减少和再生障碍性贫血。
3、血管病变:病毒性肝炎可引起结节性多动脉炎,表现为发烧、肌肉痛、皮疹、全身关节痛等。
4、关节痛:约有10%以上的病毒性肝炎病人是以关节痛开始的。病毒性肝炎伴有关节痛的达50%,常累及大关节,少数人还有红肿和活动障碍。在病人的关节液中可查到病毒性肝炎抗原颗粒。病毒性肝炎好转后,关节痛也会随之消失。
5、皮肤病变:有人称之为“肝皮综合征”。病人可表现为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斑丘疹等,一般几天内即可消失。病毒性肝炎病人可表现为皮肤瘙痒、痤疮、毛发脱落等。
6、心脏病变:病毒性肝炎病毒可引起心肌炎、心包炎,表现为心悸、胸闷、心前区痛、面部肿胀,一般随病毒性肝炎病情好转而康复。
中医治疗乙肝的三种方法
1、毒为实邪,解毒排毒
乙肝多因郁、瘀、毒形成,“郁”为气病,有木土之分。“瘀”为血病,在经在络。而毒为实邪,是乙肝的主要致病因素,故贯肝病之始末。肝脏是一个强有力的解毒器官,能将人体代谢过程的有害废物进行解毒,排出体外。如肝功发生障碍,其解毒功能降低,有毒物质即对机体,尤其是特适性的肝脏产生损害,在治疗上“不离于肝、也不止于肝”——扶土抑木,佐金平木,滋水涵木,泻火疏木。重在利胆,因肝胆相照,胆为肝脏排泄胆汁,为肝排邪泄毒。在上者因而越之,在下者引而竭之,在胆者自当利之。
2、气滞血淤,活血化瘀
几乎所有的乙肝患者的肝脏都有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的病理改变,大多由气滞血瘀造成,情绪不畅,并非肝郁的唯一原因,湿热痰浊、瘀血阻滞、经络气机不畅可以致郁致瘀,肝之清阳被遏,也是一种郁滞,气为血帅,气滞血瘀,血脉不通,则瘀血内生,临床上两胁疼痛,肝脾肿大,肝掌、蜘蛛痣,舌质暗有瘀斑,面色黑或晦暗,皮肤发硬甚至开裂说明瘀血阻滞,是乙肝的基本病机之一。
3、脾气易虚,顾护脾胃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因此,治疗乙肝,尤其应重视益气健脾,因为益气健脾法具有补充元气,健运脾胃,升清阳,固卫表,止虚汗,退虚热,解毒,利水、生津救脱等扶正作用。尚有生血、摄血(止血)、活血祛瘀、消肿排脓等间接作用。能调节机体多种免疫功能,促进细胞的转化,增强细胞免疫,促进抗体生成,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为落实国家新医改,实施精准扶贫,减轻慢性病患者医疗负担,让更多肝病患者“能治病、治好病”。四川肝病患者可申请由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产业扶贫委员会出台的慢性病肝病补助政策(可申请7200元),可用于门诊治疗和购买抗病毒药物。(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