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知识都在这了,这么运动,血糖不降才怪

作者:贝塔糖 2018-04-27阅读:5804次

对于糖友们来说,运动是永远都不可丢弃的一个治疗方法,只有通过坚持运动,我们的血糖水平才能达到正常标准,而且并发症来临速度也会慢很多。但是,运动也是有讲究的,比如运动项目选择、运动时间选择、运动量等,都要因人而异。

专家提倡运动一定要坚持科学、规律的方法,这样才能达到通过自主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影响人体内环境的平衡,从而达到控制血糖和抵御并发症的效果。那么,怎样才算是科学、规律的运动呢?今天塔哥就跟大家好好聊一聊这个问题。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知识都在这了,这么运动,血糖不降才怪

★运动的好处

1、很多的有氧运动,能够促进肌肉组织对糖的利用,从而可以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

2、运动能够增加血管的弹性,从而能够防治高血压、冠心病等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同时还有明显的减肥、降脂作用,有利于控制体重。

3、2型糖尿病患者大多存在肥胖的问题,存在着胰岛素抵抗,而体育锻炼不仅有益于控制体重,还可以起到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4、长期坚持科学的体育运动,可以明显改善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可以减少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的发生。

5、运动还能够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它可帮助大家培养生活情趣、放松紧张情绪,从而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糖友该如何运动

什么样的运动最适合糖尿病患者呢?一般来说,适量、全身、节奏性的运动为好,比如常见的散步、慢跑、快走、骑自行车、太极拳、健身操、游泳和跳舞等。糖友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病情和身体情况进行自由选择。

在进行运动之前,糖友应当进行5到10分钟热身运动。正式运动的时间应当持续20到40分钟,时间太短看不到效果,太长则容易损坏关节等。运动结束前宜做5到10分钟的整理运动。

除此之外,运动的频率也十分重要,对普通人而言,一般每周运动4到5次为宜,对于糖友们而言,每天的餐后运动是必不可少的。

不同运动方法所消耗得能量是不同的,血压、心率升高的水平也不尽相同。糖友们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运动量,千万不能太大,也不能过小。运动强度可以根据运动时心率评估,即心率=170 - 年龄。可逐渐增加,以身体能耐受、有无不良反应和能否达到效果为度。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知识都在这了,这么运动,血糖不降才怪

★运动前要注意的问题

1、运动之前要去医院做一次全面体检,包括血糖、糖化、心电图、血压、眼底、肾功能和心脏功能等。让医生进行评估,看能否进行运动,能进行多大量的运动等。

2、选择合适的鞋子和袜子,特别注意鞋的密闭性和通气性,运动过程中要确保鞋子里没有进入沙子、石子等,还要保证通气。

3、应当避免单独运动,尤其是去荒无人烟的地方,寻找一个运动伙伴,让同伴知道你是一位糖尿病病人,还要让他了解如何应对低血糖等紧急情况。

★运动后要注意的问题

1、固定运动时间和强度

饭后半小时到1小时左右参加运动最为合适,因为这个时候人体血糖相对较高,不易发生低血糖,注意运动量不要忽高忽低。

2、注意补充水分

在运动的过程中要注意适当补水,避免因运动出汗过多而导致的脱水,同时随身携带糖果和干粮,以方便在低血糖出现时得到救助。

3、随身携带病情卡

最好随身携带一张“糖尿病低血糖求助卡”。而且卡上最好写着自己的姓名和家人联系方式,而且要写明自己的病情,以及应对紧急情况的方法,同时保证卡片放在容易发现的地方。

4、注意检查足部

在运动的前后,糖友都要仔细检查一下自己的足部。因为运动时,糖友的双脚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因此每天都要坚持洗脚,并且细心检查脚部有无红肿、青紫和水疱等症状。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知识都在这了,这么运动,血糖不降才怪

★警惕运动中低血糖

运动能够消耗大量的热量、降低血糖,有时身体能量不足就会引起低血糖,所以在运动的整个过程中,糖友都要警惕低血糖症状。

1、尽可能在饭后半小时到1小时参加运动,因为这时血糖较高,因而不易发生低血糖症状。

2、糖友们千万不要在空腹时进行运动,否则很容易导致低血糖。

3、如果要进行中等度以上的运动,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则可以适当减少运动前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剂量,当然也可以在运动前和运动过程中适当加餐。

4、胰岛素的注射部位尽量不要选择大腿等部位,因运动时这些部位血流量会增大,胰岛素吸收速度更快,导致降血糖作用在短时间内增强。

5、糖友可以在运动前后各测一次血糖,以便了解哪种运动形式、多大的运动量可起到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6、如果在运动中或运动过后出现饥饿感、心慌、出冷汗、头晕及四肢无力等低血糖症状,则应当及时停止运动,并及时补充食物(糖果、坚果等),轻度的低血糖一般休息10分钟左右即可缓解。严重的话,还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

★哪些糖友不宜运动

专家建议,出现以下这些情况的糖尿病患者,不宜进行体育锻炼:

1、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急性并发症、严重感染等。

2、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

3、已经出现神经病变。

4、足部已经出现严重的溃疡。

5、已经并发心功能不全、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心肌梗死、脑梗死或脑溢血等。

6、血压异常,如收缩压大于16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大于100毫米汞柱。

7、血糖控制不稳定,经常出现大幅度波动的糖尿病患者。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