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就是分析、辨认疾病的证候。而证侯是综合分析各种症状,对疾病处于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变性质以及邪正双方力量对比等各方面情况的高度概括。辨证是认识疾病、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只有辨证精确,才能恰当论治,而药到病除。前列腺病的辨证也是如此,以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等基本理论为依据,对通过四诊所取得的症状、体征等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来了解前列腺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预后,从而得出正确的诊断,作为准确治疗的前提。辨证的方法很多,但用于前列腺疾病的以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和局部辨证为主。
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是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这八类证候归纳说明病变的部位、性质以及病变过程中正邪力量对比等情况的辨证方法。因八纲是从各种辨证方法中概括出来的,因而它又是各种辨证的总纲。
阴阳辨证
《内经》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用以统括其余的六个方面,即表、热、实证属阳证;里、寒、虚证属阴证。前列腺病的辨证也应首先辨清阴阳。
前列腺病的阳证
常见发病急骤,多伴全身症状,小便热涩刺痛,会阴部及睾丸胀痛,甚则小便不通、少腹拘急,小便混浊,尿血色鲜红,或小便中带血丝,发热,出汗,周身酸痛不适,大便干结,口干苦、舌质红、脉沉实,肛门指检可触及肿大的前列腺,质地较硬,压痛明显。
前列腺病的阴证
一般发病较缓,病程较长,小便不甚热赤,常淋沥不已,时作时止,遇劳即发,会阴部隐痛,尿血色淡红,自汗,大便不调,口不渴,气短心悸,舌质淡红,脉沉虚。肛门指检前列腺较软,压痛不明显。
表里辨证
表里辨证是辨别病变部位和病势趋向的一种辨证方法。前列腺疾病属里证,一般无表证可言,但常有由表及里的过程,在一定条件下,表证不解,内传入里,出现里证,如外感湿热之邪,初见身热不扬,身困重,脘痞纳呆,若治疗不当或失治,湿热下注侵犯前列腺,可见小便淋沥涩痛之里证。又如感受风热之邪,见发热恶风头身痛,经用药表证解,但邪热入里,前列腺为热邪所扰可见小便淋沥刺痛,会阴部胀痛,大便干结等里证。若表证不解而发热恶寒,又见小便频数涩痛,口干渴等里证,此为表里同病。在前列腺疾病中表里同病较常见,因本病病程较长,内环境紊乱,卫外功能降低,易招致外邪侵袭,常常是内外合病,如慢性前列腺病、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感冒、咳嗽、风温、秋燥等病证。
寒热辨证
寒热,是辨证疾病性质的纲领。因“阳盛则热,阴盛则寒”,辨证之寒热,实际上就是辨阴阳之盛衰。前列腺疾病热证较多,但寒证也并不少见。
前列腺病的热证
多见小便热涩刺痛,会阴部热痛,遇辛辣刺激则加重,发热,口渴饮冷,面红,烦躁不宁,大便燥结、出汗、舌质红,舌苔黄燥或黄腻,脉数。
前列腺病的寒证
多见小便混浊淋沥,或尿后滴白,会阴部冷痛,每遇寒冷刺激加重,面色白,口不渴,静而少言,大便正常或溏,舌质淡,舌苔白或白腻,脉沉迟。
虚实辨证
虚实,是分析辨别邪正盛衰的纲领。虚指正气不足,实指邪气过盛。前列腺病在虚实方面表现的较为复杂,有单纯的虚证和实证,还有虚实错杂,由实转虚、因虚致实、虚实真假等。
虚证多因患者本身为虚损性体质,加之后天失于调养,或七情劳倦,内伤脏腑气血,房室过度,耗伤肾精,或用药不当,伤及正气,或久病,正气受损,除小便不利等必有症状外,还常见面色萎黄,精神萎靡,身疲乏力,心悸气短,脉虚无力等证,这在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症中常见。而实证多因感受湿、热及特殊毒邪所致,发病较急,除见小便淋沥或点滴不通等症,还常见发热、头身痛、烦躁、大便秘结等全身表现。这在急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性病中多见。
前列腺病往往由实证转虚证,主要因为目前对本病的认识不足或误治,或治疗不够彻底病程延长,加之易复发,故邪气渐去,而正气亦伤,逐渐成虚证,如前列腺炎常由急性转成慢性。而因虚致实者亦不少见,患前列腺病日久,脾肾多虚,脾虚无以运化,水湿内生,肾虚无以气化,水液排泄障碍,使湿浊等实邪内停,前列腺疾病的后期还可见虚实真假,如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常因性活动后而小便突然不通,窘迫难忍,看似大实之证,实为肾虚之表现,用大补元气之法,可使小便通利。
从上述虚实之间影响和联系可以看出,前列腺病以虚实夹杂者最为多见,这也是由其生理、病理特点所致。虚实还常通过寒热反映出来,临床上常见实寒,虚寒,实热与虚热。
前列腺病的实寒证
症见小便淋沥,或点滴而下,小腹冷痛恶寒肢冷,苔白,脉沉伏。其病机为寒邪过盛阳气被遏。
前列腺病的虚寒证
症见小便淋沥,小腹冷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气短乏力,舌苔白,脉沉虚或沉迟无力。其病机为阳气虚衰,温化无权。
前列腺病的实热证
症见小便热涩刺痛,壮热烦渴,大便干结,会阴部灼痛,舌苔黄,脉滑数,其病机为热邪炽盛,热扰下焦。
前列腺病的虚热证
症见小便淋沥而不甚热赤,会阴部隐痛,潮热,盗汗,口燥咽干,腰酸痛,舌质红少苔,脉细数,其病机为阴液亏耗,虚热内生。
病因辨证
病因辨证,就是通过分析疾病的症状与体征,根据各种病因的致病特点,来推求病因之所在,从而给治疗提供依据。前列腺病的病因辨证常见以下六种证型。
湿热下注证
主证:小便淋沥频数热痛,尿黄赤混浊或尿血,或小便点滴不通,小腹及会阴部胀痛,或发热,渴不欲饮,舌苔黄腻,脉滑数。
分析:湿热下注,壅积下焦,导致气化失调,则小便淋沥热痛,或不通。邪阻气滞,郁而不通则会阴部胀痛,热伤血络则尿血,热郁于内则发热,舌脉等征象都是湿热内盛之征。
热毒侵犯证
主证:小便频数灼热刺痛,或有脓浊或尿中带血,会阴部灼痛,口渴多饮,便秘,发热,烦躁,舌质红,苔黄燥,脉洪数。
分析:热灼下焦可见小便频数,热伤脉络可见尿血,热盛肉腐,故小便可见脓浊之物,热扰气机则会阴部灼痛拘急,舌脉等征象均为热伤津液、热毒内盛之征。
寒湿外袭证
主证:小便不利而混浊,小腹及会阴部冷痛,拘急不适,或恶寒肢冷,口不渴,舌苔薄白或薄腻,脉沉紧或浮紧。
分析:寒湿之邪侵犯下焦或寒冷刺激会阴部,影响下焦气化,故小便不利,寒则凝滞故见局部冷痛,寒邪束表可见恶寒肢冷,舌脉之象为寒湿侵犯之征。
瘀血内阻证
主证:小便不利,或尿有血块,或小便点滴而下,会阴部刺痛拒按,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沉涩。
分析:瘀血内停阻滞或压迫尿道,络脉不通,气机受阻不通则痛,因其为有形之邪,故局部刺痛拒按,小便不利,或尿中有血块。舌脉之象为瘀血停滞于内之征。
砂石阻塞证
主证:小便不利,或时而通畅,或时而阻塞不通,射精不利,会阴部及小腹部时有拘急疼痛、舌质淡红、脉沉。
分析:热灼湿聚日久而成砂石,砂石阻滞尿道故见排尿,排精不利,时通时滞,气机被遏故局部拘急疼痛难忍,脉沉为病在里之征。
痰湿内停证
主证:小便不利或尿中白浊,小腹隐痛不适,头晕目眩,脘痞厌食,或恶心呕吐,肢体困重,舌质淡红,舌苔腻,脉沉滑而濡。
分析:脏腑气化功能障碍,如脾失健运,津液输布失常,水浊停聚而成痰湿,痰湿停滞下焦,气机升降失常,故见小便不利,局部气机不通则小腹隐痛,舌脉等征象均为痰湿内停,脏腑功能失调的表现。
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对疾病进行分析归纳,借以推究病机,判断病变的部位、性质,正邪盛衰情况的一种辨证方法。它是临床各科的诊断基础,同样也是前列腺病辨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前列腺病的脏腑辨证常见以下九种证型。
肺热壅盛证
主证:小便不畅或点滴短赤灼热,小腹胀满拘急,咽干、烦渴欲饮,呼吸急促,或咳喘,舌苔薄黄、脉数。
分析:热邪犯肺,肺热内盛,失于肃降,不能通调水道,故小便不畅或点滴而下。肺热津液不能输布,故咽干,烦渴欲饮。热邪之气壅滞于肺,肺气上逆则见呼吸急促或咳喘,舌脉等象都是热邪内郁之征。
心火亢盛证
主证:小便短赤热痛,心胸烦热,失眠多梦,面赤口渴,大便干,舌尖红绛,或生舌疮,脉数有力。
分析:多因所欲不遂,气郁化火,心火内炽,故自觉心胸烦热,热扰神明则失眠。小便短赤热痛、便干、口渴面赤、脉数有力,这是里热伤津征象,心开窍于舌,故火热循经上炎而舌尖红绛,灼伤脉络则生糜点。
肝气郁滞证
主证:小便不通或通而不爽,情志抑郁,胁腹胀满,胸闷善太息,舌苔薄白,脉弦。
分析:七情内伤,气机郁滞,肝气不能疏泄,水液排出受阻,故小便不通或通而不爽;胁腹胀满为肝气横逆之故,舌脉等象均为肝气郁结之征。
肝胆湿热证
主证:小便频数短赤热痛,会阴及睾丸胀痛,胁胁胀痛,口苦泛恶、厌食、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分析:肝胆湿热下注,下焦气化失司,故见小便频数短赤热痛,肝脉绕阴器,邪阻经络气血,故会阴及睾丸胀痛,肝气横逆,胆胃之气上逆故见口苦泛恶,舌脉等象均为肝胆湿热之征。
脾虚湿阻证
主证:小便不利或尿后滴白,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四肢困重,脘痞纳呆,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舌质淡胖,脉濡缓。
分析:脾虚则水湿内生,湿浊下注,影响气化功能,故见小便不利或尿后带白浊;湿困中焦,健运失常,饮食不化精微故面色萎黄,神疲乏力;湿浊内停则四肢困重,舌脉等象均属脾虚湿邪内阻之象。
脾气下陷证
主证:小便不利或小便不通,小腹坠胀,气短乏力,头晕目眩,肢体倦怠,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弱。
分析:脾气虚则清气不升,浊阴不降故小便不利,甚则点滴不通。气虚下陷升举无力则小腹坠胀,清阳不升则头晕目眩,舌脉等症为脾气虚弱,全身机能活动减退的表现。
肾阴亏虚证
主证:小便淋沥,时作时止,腰膝酸痛,眩晕耳鸣,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脉细数。
分析:肾阴不足,阴阳失调影响气化功能故小便淋沥。肾阴亏虚腰膝失养则见酸痛,阴不敛阳、虚热内生则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脑海失充则头晕耳鸣,舌脉等象均为阴虚内热之征。
肾气亏虚证
主证:小便不通或点滴不爽,或夜尿频作,或小便失禁,腰膝酸软,面色晄白,舌质淡,舌苔白,脉沉弱。
分析:肾气亏虚气化无力故见小便不通或点滴不爽,肾气虚膀胱失约可见夜尿频作,甚则小便失禁,舌脉等象均为肾气虚衰之征。
脾肾阳虚证
主证:小便不利或不通,腰腹冷痛,纳少腹胀,或大便溏薄,或周身浮肿,面色晄白,畏寒肢冷,舌质淡舌体胖,舌苔白腻,脉沉细。
分析:久病损及脾肾阳气,肾阳不足而气化无力则小便不利或不通;脾阳不足运化失健则腹胀纳少,或大便溏薄,阳虚失于温煦则畏寒肢冷,面色晄白,阳虚水湿不化则周身浮肿,舌脉等象均为阳虚之征。